台风没有来。
广播里的警报早已停歇,风势也渐渐平息。陈岸将渔船从避风港驶出,朝着外海前行。他手中握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组坐标:E121°37 N25°14。这是昨晚洪叔临走前留下那句“账本在第三层”后,他自己推算出的位置。
天刚破晓,海面灰蒙蒙的,水天相接处泛着微光。他站在甲板上,打开系统签到界面,轻轻一点,耳边随即响起提示音:“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海底地形测绘仪。”
他低头看向设备箱,果然多出了一台新仪器。外壳呈深灰色,配有一块小屏幕,接口可连接声呐仪。他拆开包装,接上线缆,开机启动。屏幕上缓缓浮现出起伏的线条,勾勒出海底的地貌轮廓。
输入坐标后,仪器开始自动校准。几分钟后,图像趋于稳定。一个长条形的凸起出现在画面中央,形状规整,显然并非自然形成。它静卧在三百米深的海床上,船头朝南,尾部略偏西,仿佛定格了沉没时的最后一刻。
“就是这里。”他低声说。
渔船停下。他放下声呐探头,切换至低频扫描模式。信号穿透泥沙,图像逐渐清晰——一艘古船的骨架浮现出来。船长约二十余米,宽约五米,中部断裂,但龙骨尚存。
他放大画面,目光落在龙骨连接处。那里有几组对称的凹槽,像是用于拼接的卡口。他调出系统资料库,查找“明代福船结构”的相关记录,逐一比对数据。三分钟后,他确认无疑——这种“工”字形榫卯结构,仅见于十六世纪后期澳门一带商号货船,且为特定作坊独有。
更关键的是,资料注明:此工艺专属于“陈记商号”,秘不外传。
他坐直了身体。
陈记?和船舵上的刻字一模一样。
他的视线转向船舱区域。大量散落物集中分布在中段与尾部。系统标记出十几个高密度点,推测可能是瓷器。他逐个查看编号,忽然停住了。
其中一个碎片的编号是:FJ-83-0792。
这个编号他见过。几天前打捞上来的氧气瓶上,也有相同的标签。当时他以为是现代工厂的流水编号,如今看来,并非巧合。
这些编号,属于同一批物品。
他关闭资料库,重新审视整艘沉船的布局。根据图纸,船长室应位于前甲板下方,靠近主桅位置。该区域被淤泥覆盖,但结构基本完整。
他起身准备潜水装备。
穿上防水服,检查氧气瓶压力,戴上头灯与手套。此次下潜极深,容不得半点差错。他将测绘仪的小型终端绑在手臂上,便于水下查阅。
绳索固定完毕,他站在船边,深吸一口气,纵身跃入海中。
海水冰冷刺骨。他缓缓下沉,手电筒的光束划破黑暗。三十米、一百米、两百米……能见度不断降低。接近二百五十米时,脚下的阴影逐渐扩大。他放慢速度,调整呼吸节奏。
终于,船体出现了。
它半埋于泥沙之中,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木材已发黑,却仍保持完整形态。他沿着船身游动,发现一道裂缝——船板裂开一条缝隙,刚好可供人进入。
他钻了进去。
内部寂静无声,几乎感受不到水流扰动。手电光照过之处,地板散落着碎瓷片和锈蚀成团的铁器。墙上挂着一块木牌,字迹模糊,仅能辨认出“船长”二字。
他继续向前。
来到前舱,看见一扇门依然矗立,只是歪斜倾斜。门框上刻着一行字:“舱禁重地,闲人勿入”。他推开房门,屋内空间不大,靠墙有个倒地的木柜,里面空无一物。
但地板上有几道划痕。
他蹲下仔细查看。数道平行的刻线,像是有人试图撬开地板。再往里,一块木板边缘微微翘起。他伸手一拉,木板松动脱落。
下面藏着一个暗格。
暗格很小,仅能容纳一本书或一只盒子。而现在,它是空的。
他眉头微皱。有人来过。
正思索间,头灯忽闪了一下。他轻拍几下,灯光恢复。就在此时,耳机里传来细微的嗡鸣声——是声呐仪接收到了信号。
他抬头望向头顶方向——那是船舵所在的位置。
他离开船长室,从另一侧绕行上去。经过主舵区,铁力木制成的舵柄依旧存在,其上刻着一行字:“陈记·万历十九年造”。
他伸手触碰。
指尖刚触及木质表面,耳机中的声音骤然变化。
不再是杂音,而是规律的滴、滴滴、滴滴滴。
摩尔斯电码。
他立刻掏出随身小本子,一边聆听一边记录。短音为点,长音为划。记完一段后,他上浮换气,回到船上进行破译。
译出的内容只有十二个字:
“陈天豪的保险箱在船长室”。
他盯着纸上这行字,久久未语。
这不是实时信息。这个信号的频率,与他第一次接收到海底电码时完全一致。那是1983年奠基仪式当晚,从这片海域传出的讯号。
也就是说,这条消息,已经在这里回响了三十年。
是谁发出的?
又为何偏偏在他触碰船舵的瞬间才被接收?
他重新穿戴好装备,再次下潜。
这一次目标明确。他返回船长室,重点排查地板周围。刚才只关注了暗格,忽略了其他可能。他用手逐一敲击木板,倾听回响。
大部分声音沉实。唯独靠近木柜一角的某块板子,发出空洞的回音。
他用工具小心撬动。
这块板更为结实,钉得也更深。耗去五分钟才将其卸下。下面果然另有夹层。
夹层中既无箱子,也无文件。
唯有一把铜钥匙静静躺在其中。长约一掌,钥匙头部刻着一个“叁”字。
他拿起钥匙,翻至背面。背面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几乎难以辨认:
“第三层,非启不可”。
他紧握钥匙,抬头望向舱顶。
原来“账本在第三层”,并非指仓库货架,也不是隐喻。
而是指这艘船的第三层结构——最底层的暗舱。
他收好钥匙,准备上浮。
刚游至出口,手臂上的测绘仪突然震动。屏幕弹出警告:检测到附近水域存在异常金属反应,位置位于主桅基座下方,深度约三点二米。
他停下动作。
转头望向那个方向。
主桅早已倾塌,只剩下一个大坑。他游过去,用手电照进泥坑。沙石之间,露出一角金属。
他拨开泥沙,看清了那是什么。
是一只保险箱的一角,表面压印着商标图案。
一条盘龙环绕其上,下方镌刻四个字:天豪集团。
他凝视着那个标志,缓缓靠近。
手指即将触碰到箱体表面的刹那——
保险箱的锁扣,突然弹开了一条缝。
喜欢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