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刚踏进教学楼大厅,就看见公告栏前已经挤了十几号人。有人正指着报纸上的照片高声议论,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他没有停下脚步,甚至没有抬眼去看那些刺眼的标题,径直朝着电梯口走去。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
是苏雪发来的消息:别理会那些报道。今天我会去见主编,把真正的稿子交上去。
他回了个字,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又添了一句:你自己小心。
刚按下发送键,电梯门的一声打开了。还没等他迈步进去,侧门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是相机快门此起彼伏的咔嚓声。
一群记者像潮水般涌了进来,手里举着话筒和摄像机,瞬间就把电梯口堵得水泄不通。
陈默!请解释一下你和校报记者之间的关系!
你们在实验室深夜会面,是否涉及技术泄密?
多位女性围绕在你身边,这会影响科研工作的公正性吗?
问题像雨点般砸来,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他。有人甚至把打印出来的照片直接举到他眼前——正是昨晚被偷拍的那张,他和苏雪在窗前握手的画面。
陈默不动声色地后退了半步,保持沉默。
他知道,在这种场合,说什么都会被曲解。
他转身走向楼梯间,步伐不疾不徐。记者们紧追不舍,话筒几乎要戳到他的脸上。
二楼的实验室外有个小阳台,连着走廊,外侧围着铁艺栏杆。他推开玻璃门走出去,站上台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黄色的手持喇叭。
人群顿时安静了些许。
他举起喇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的感情生活是私事,但我的技术成果属于国家。
底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那你如何证明你的技术没有问题?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记者高声质问,有没有监管机制?有没有第三方验证?
陈默没有立即回答,目光缓缓扫过人群。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红色风衣的身影从人群外围挤了进来。林晚晴一手拨开挡路的人,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一份文件。
她走到最前面,将文件对着镜头展开。
我是林晚晴。她的声音清脆利落,这位科学家的技术成果,半年前就由我旗下的科技基金完成了投资备案。所有流程都经过法律审核和第三方审计,完全合法合规。
记者们一时语塞。
有人认出了她,低声交头接耳。
这是投资合同原件,盖了公章,编号可查。林晚晴直视着镜头,我不懂技术,但我懂得评估风险。如果这项技术有问题,我不会投入一分钱。
她转头望向阳台上的陈默,嘴角微微上扬。
我相信他。
现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这时,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记者突然往前一步,举着话筒追问:谁能保证这不是洗白的手段?也许你们早就串通好了!你拿什么证明技术本身没有问题?
这是个致命的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默身上。
他知道,此刻不能再回避,也不能含糊其辞。
他轻轻闭了下眼睛。
就在那一瞬间,脑海中闪过一段清晰的画面: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响起,主持人正襟危坐,严肃地播报:我国首颗自主通信卫星今日清晨八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画面真实得如同亲眼所见。
他睁开眼,看着提问的记者,微微一笑。
明天。他说,全世界都会知道答案。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记者们面面相觑。
你说什么?明天?那人皱起眉头,你以为这是猜谜游戏吗?一句就想打发我们?
我不是在打发谁。陈默握着喇叭,语气平静,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明天早上八点,国家会发布一条重要消息。你们可以去核实,也可以拭目以待。
他顿了顿,到时候,一切自有分晓。
林晚晴站在下面没有说话,但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她认识陈默这么久,从没见过他在这种场合如此笃定。
记者们开始交头接耳。
有人觉得这是在拖延时间,有人说他疯了,也有人悄悄记下了这个时间点。
你说的是真的?刚才那个记者的声音低了几分,要是明天没有消息呢?
如果有呢?陈默反问。
那人一时语塞。
陈默放下喇叭,转身准备返回实验室。
该说的我都说完了。他回头看了眼人群,你们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做的事,从来不怕检验。
他推开门,身影消失在走廊的阴影里。
阳台空了下来。
记者们还停留在原地,没有人立即离开。
有人拿出笔记本匆匆记录,写下明日八点四个字。
林晚晴在被助理接走前,最后回头望了一眼二楼的窗户。窗帘轻轻动了一下,像是有人刚刚拉上。
她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
人群渐渐散去,但还有几个人留在楼下,拿着手机联系编辑部。
喂,主编,这边情况有点奇怪......那个科学家说明天国家要发布卫星消息,你们能查到相关线索吗?
他说得特别肯定,不像是虚张声势......
要不要先准备一版预告?万一真有其事,咱们能抢到头条。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先别登,盯紧他们实验室的动静。另外,查一下最近航天系统的公开日程,看看有没有相关安排。
挂了电话,记者庚抬头望向二楼那扇紧闭的窗户。
天色渐晚,实验室的灯光亮了起来。
他站在原地,手中的笔无意识地敲击着记事本的边缘。
突然,他想起什么,快速翻到前面几页。
一页纸上写着:三月十七日,港城核电站事故技术复盘会议,内部通报提及系统旁路接口设计异常。
当时他只是随手记下,没太在意。
现在他盯着那行字,眉头越皱越紧。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备注:原始结构疑似出自某高校学生旧稿,待查。
他抬眼望向实验室的方向。
窗后的灯光稳定地亮着,看不出任何异常。
他合上本子,朝门口走去。
走到一半,他又停下脚步,从包里翻出一张旧资料的复印件——是几天前从拍卖市场获得的,一张泛黄的电路草图,右下角有个小小的三角标记。
他一直不明白这个标记的含义。
此刻他凝视着它,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快步走出大楼,迎面遇上刚赶来的摄像师。
去哪儿?对方问。
回去。他说,把昨天拍的所有素材重新剪辑。特别是阳台那段,我要听清他说的每一个字。
摄像师愣了一下,真信他那句?
我不知道。他收起资料,声音低沉,但我总觉得,我们错过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暮色渐浓,校园里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
实验室二楼,陈默坐在桌前,面前摊着几张旧图纸的复印件。他没有看那些复杂的线条,只是凝视着墙上的挂钟。
指针指向七点五十三分。
还有七个小时。
他将图纸往旁边推了推,抽出一张空白纸,开始书写。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几乎被窗外渐起的风声淹没。
校外,一辆贴着媒体标识的黑色轿车缓缓驶离。车内,记者庚按下录音笔的播放键。
阳台上的声音再次响起:
明天,全世界都会知道答案。
他反复听着这段录音,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车子拐出校园道路,驶入主干道。
路灯的光影从车窗掠过,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条纹。
他突然开口:停车。
司机踩下刹车。
他解开安全带,抓起背包就要下车。
你去哪儿?司机问。
回社里。他说,我要调一份三年前的科研项目备案记录。
车门打开,冷风灌了进来。
他一只脚踏上人行道,另一只还留在车内。
远处教学楼的灯光依然亮着,二层那扇窗户依旧透出温暖的黄光。
喜欢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