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走回实验室时,天光已经大亮,晨雾尚未完全散去。
他刚推开二楼的门,就听见走廊尽头有几个学生在低声议论。声音不大,但在空旷的走廊里格外清晰:你看了吗?网上那篇报道。哪个?说陈默老师和那个女记者半夜见面,还说什么技术可能外泄……真的假的?
他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回头,只是默默地把背包往肩上提了提,径直走进办公室。
桌上的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三条未读消息。第一条是沈如月发的,问他在不在学校,说林晚晴要请大家吃饭。第二条是公安辛打来的未接来电提醒。第三条是苏雪发来的链接,标题很简短:《天才科学家情史混乱,核心技术恐已外流》。
他点开文章。
配图是一张偷拍的照片。夜色中,他和苏雪站在教学楼后的小路上交谈,距离不远不近,灯光昏黄。照片拍得有些模糊,但足以辨认出是他们两人。文中写道:知情人士透露,该女记者多次深夜探访实验室,与当事人关系暧昧。而其所涉项目为国家重点科研任务,是否存在泄密风险,值得警惕。
文末署名是记者己。
陈默看完,将手机轻轻扣在桌上。
不到半小时,校门口就来了好几拨人。扛着摄像机的,拿着话筒的,把实验室楼下围得水泄不通。有人高声喊道:陈老师,请您回应一下感情问题是否影响科研公正!还有人直接对着镜头说:我们掌握新证据,这位科学家与至少三名女性有密切往来,背后或牵扯更大利益链。
围观的学生越聚越多,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陈默坐在桌前,专注地翻阅着手里的资料。纸页翻动的声音盖过了窗外的喧闹。他早就料到这些人会来。港商戊一倒台,王振国那边必然会改变策略。舆论战比技术战更伤人,他们想用口水把他淹没。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苏雪的号码。
电话只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他们动手了。他说,用的是你我那次谈话的照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我知道了。
别让他们把你也拖进去。
这不是拖不拖的问题。她的声音很沉稳,是有人想毁掉你正在做的事。我不可能袖手旁观。
电话挂断后,陈默放下听筒,继续审阅手中的材料。外面的吵闹声更大了,但他没有再抬头。
那天晚上,当整座城市即将沉睡时,苏雪的文章发布了。
标题只有十个字:《请尊重科学家的隐私与尊严》。
她写得清清楚楚。第一,陈默参与的项目从立项到实验全程受国家监管,所有数据加密存储,无关人员无法接触;第二,所谓深夜密会实为讨论一篇即将投稿的技术综述,内容已在内部备案;第三,科学家也是普通人,有权拥有私人生活。公众可以监督权力,但不能以道德之名践踏基本权利。
文章发布后两个小时,阅读量突破百万。
评论区开始出现反转。有人留言:我爸妈是工厂退休工人,看到卫星新闻时都哭了。这种人凭什么被骂?也有人说:你们记者不去查贪官,盯着一个搞研究的人谈恋爱?还有学生自发转发原照片的时间戳——那是晚上七点四十二分,根本不是深夜。
但风波并没有立即平息。
第二天上午九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准时播报早间新闻。
第一条就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制通信卫星于今日凌晨成功入轨,信号传输稳定,各项指标达标。该项目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紧接着,《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消息,文中明确提到:青年科技工作者陈默同志,在核心算法与信号压缩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项目顺利推进作出突出贡献。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
原本还在质疑的人迅速闭上了嘴。社交平台上,话题#还陈默清白#冲上热搜第一。有人翻出记者己过去写的其他报道,发现他曾在三年前捏造过一起校园丑闻,导致一名教师被迫辞职。这次更是直接扒出他的联系方式,质问他为什么要靠踩别人上位。
报社很快发表声明,称记者己严重违反职业操守,即日起予以开除处理。
中午,陈默在食堂吃饭。
几个学生端着餐盘坐到他旁边。没有人说话,只是默默地把一份红烧肉放到他碗里。其中一个低声说:老师,您多吃点。
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下午三点,他收到苏雪发来的新消息。是一张截图,来自某论坛的热帖。标题是:那个造谣的记者,现在怎么样了?
下面有人回复:听说他今天去报社收拾东西,门口一堆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骗子滚蛋还有人拍到他低着头走出来,帽子压得很低,手里拎了个纸箱。
陈默看着手机,许久没有动作。
最后回复了一句:谢谢你又一次替我挡枪。
傍晚时分,他回到住处。
屋子里很安静。桌上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是他早上出门前泡的。他走过去,拿起杯子,倒掉残水,重新洗了一遍。
窗外天色渐暗,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
他站在窗边,看见楼下有几个年轻人蹲在路边抽烟。其中一个拿着手机,声音不小:你说那个记者,是不是被人收买了?谁知道呢,反正现在没人理他了。活该,为了流量什么都敢写。
陈默轻轻拉上了窗帘。
他坐到书桌前,打开台灯,拿出一张空白稿纸。笔尖落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关于下一代通信协议的设计思路。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屋外的风有些大,吹得窗户轻轻晃动。
他停下笔,抬头看了眼玻璃。
一道细细的裂缝从窗角延伸下来,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击过。
喜欢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