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铮的手机在凌晨三点十七分炸响。
韩明哲的声音从瑞士跨过大半个地球,带着刚被吵醒的沙哑:“你们到底得罪了哪位大仙?全球芯片峰会的拒信,是我见过最扯的操作。”
苏砚正蜷在程砚铮办公室的懒人沙发上啃冷掉的三明治,闻言把面包屑喷在茶几上:“周鸿业那老东西。”
“周鸿业?”韩明哲倒抽一口凉气,“他现在是美国资本扶持的‘全球科技伦理联盟’技术顾问。这联盟表面讲伦理,实际在推动针对中国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你们的‘星芒’,正好卡在禁令名单第一位。”
程砚铮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残影,屏幕上迅速弹出联盟官网。
苏砚凑过去,看见首页大标题《警惕东方技术威胁》,配图正是程氏实验室的卫星照片。
“多管闲事。”她抄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大叉,“明天让桐桐发稿,标题我都想好了——《伦理联盟?不如叫‘芯片城管’》。”
“先别急着翻脸。”韩明哲突然压低声音,“我买了明早的机票,带着联盟内部文件。见面说。”
上午十点,程氏顶楼会议室拉着遮光帘。
韩明哲推开门时,苏砚正把程砚铮的西装袖口卷到手肘——他昨晚在实验室熬了通宵,衬衫上还沾着焊锡的焦痕。
“程首席这是要扮成技术流流浪汉?”韩明哲把公文包拍在桌上,“看看这个。”
文件第一页是周鸿业的签名。
苏砚扫了眼日期:2023年12月,正是程氏启动“星芒”二期研发的时间。
第二页是联盟会议记录,“程氏科技掌握的7纳米制程技术,可能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平衡”的字样刺得她眼疼。
“他用‘曙光γ’的名义把你们列为威胁。”韩明哲指节叩了叩“曙光γ”四个字,“那不是他十年前吹过的牛吗?说要研发国产超级计算机芯片,结果最后用的是台积电淘汰的生产线。”
“所以他怕我们真搞出‘星芒’,砸了他‘技术权威’的招牌。”苏砚捏扁了矿泉水瓶,“这老东西的棺材板,我今天必须给掀透了。”
赵一鸣推门进来,领带歪在锁骨处——他昨晚接了三十七个媒体电话。
“我有个疯狂计划。”他晃了晃平板,“主动申请加入联盟当观察员。进去了,我们就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反制。”
“卧底式谈判?”苏砚眼睛亮得像开了闪光灯,“这活儿我熟啊,当年在缅北端毒窝,我还伪装成军火商二太太呢。”
程砚铮推了推眼镜:“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技术白皮书、专利清单、近三年财务报表——”赵一鸣掰着手指头数,“最重要的是,得有个能镇住场子的谈判代表。”
“我去。”苏砚和程砚铮同时开口。
韩明哲笑出了声:“程首席负责用技术碾压,苏小姐负责……嗯,战术型甜妹式威慑?”
下午三点,林疏桐的长文准时上线。
标题《从“光之眼”到“伦理联盟”:一场披着科学外衣的战争》直接挂在热搜第一。
评论区炸开了锅:“原来周老当年和程总他爸说‘要稳’,是怕程总他爸发现他收了国外咨询费?”“建议周老改行当编剧,这出‘我为你好’的戏码,比八点档还狗血!”
配图里,程父2010年写给周鸿业的信格外刺眼:“老周,国产芯片等不起十年磨一剑。再等,市场都被别人抢光了。”周鸿业的回信被红笔圈出关键句:“老程,年轻人总爱贪大求全,还是得听老人言。”
“当年我爸信了他的‘老人言’,把芯片研发预算砍了一半。”程砚铮盯着屏幕,喉结动了动,“后来他转投新能源,说‘芯片是死胡同’——结果呢?”
苏砚握住他冰凉的手背:“现在我们走通了死胡同,他怕了。”
凌晨,赵一鸣的律所邮箱弹出一封加密邮件。
发件人显示“cIA - 档案”,主题是“黑曜石计划”。
他手一抖,咖啡泼在键盘上。
“砚铮!苏砚!”他踹开程砚铮办公室的门,“你们看这个——”
苏砚凑过去,邮件内容让她呼吸一滞:“周鸿业的真实身份是‘黑曜石计划’最后一名幸存者。该计划始于冷战时期,目标是渗透并摧毁东方国家高端科技项目。”
落款是“磐石档案管理员”。
“磐石?”程砚铮转头看她,“你退役前的代号?”
苏砚没说话。
她盯着“磐石”两个字,前世执行任务时看过的密档突然在眼前闪回——档案库里确实有“黑曜石计划”的卷宗,只是当时她以为那是过时的冷战遗产。
窗外的月光爬上她的手背,那枚从碎纸机里抢救出来的戒指泛着微光。
她摸出手机,给林疏桐发了条消息:“帮我查程氏老仓库,找1998年的档案箱。”
日内瓦的机票躺在桌上,印着明天上午十点的航班时间。
苏砚望着程砚铮微乱的发梢,突然想起前世牺牲前最后一幕——她护着的芯片资料里,好像也夹着“黑曜石”三个字的残页。
有些旧账,该翻出来晒晒了。
喜欢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