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鸣的咖啡渍还没擦干净,苏砚的手机就震动了。
国家安全部的加密短信跳出来:“速取密函,日内瓦行程延后。”
她摸出藏在花盆底下的金属盒——这是她重生后给自己设的老特务保险,钥匙串上的小海豚挂件一拧,“咔嗒”一声,弹出泛黄的信封。
密函里掉出一张A4纸,标题《黑曜石计划(部分解密)》刺得她瞳孔一缩。
“周鸿业,1992年任国家AI战略组核心成员,主导‘曙光计划’……”她翻页的手停住了,“1998年擅自接触境外机构,以‘防止技术失控’为由泄露算法框架……”
“砚铮!”她踹开隔壁办公室的门,程砚铮正对着日内瓦航班信息皱眉,“老周不是单纯的技术保守派——他当年是咱们自己人。”
程砚铮推了推眼镜:“自己人?”
“自己人里处于叛逆期的选手。”苏砚把密函拍在他桌上,“当年他亲手把‘曙光’的种子埋进了国外实验室,现在又用‘光之眼’往回收。”
会议室的投影仪亮起时,全球科技联盟听证会现场的摄像头全都对准了主席台。
周鸿业正端着保温杯喝枸杞茶,看见大屏幕里的画面手一抖——是二十年前的老录像,他穿着白大褂坐在橡木桌前,对面是三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
“先生们,‘曙光’的学习效率比你们的‘诺瓦’高37%。”年轻版的周鸿业推了推眼镜,“但它需要更精准的引导。”
“引导到谁手里?”苏砚抄起话筒,“引导到你们成立的‘伦理联盟’,用专利壁垒卡死国产AI?”
现场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周鸿业慢慢放下保温杯,镜片反射着光:“小苏,你说得对。我确实想控制未来。”他用指节敲了敲桌面,“但我更怕这玩意儿像脱缰的野狗,把咱们自己人咬得遍体鳞伤。”
“所以您就把狗链子递给了境外资本?”林疏桐举着摄像机挤到前排,“程氏老仓库里1998年的档案箱,您藏的‘曙光’原始代码备份,现在在我电脑里呢。”
周鸿业突然笑了:“当年老程说我保守,现在的年轻人说我叛国。你们啊……”他扯松领带,“等真遇到AI自己写病毒那天,就知道我为什么要给它戴上嚼子了。”
听证会散场时,苏砚被人拍了拍肩膀。
她转身看见一个穿米色风衣的女人,耳后有颗红痣——这是国安部特勤的标记。
“磐石。”女人压低声音,“夜莺。”
苏砚瞳孔一缩。
她退役前听过这个代号,是总部最神秘的情报员,连档案都只有半页。
“当年我们以为‘黑曜石’烧干净了。”夜莺递来一枚银色U盘,“结果它分裂成了两瓣——一瓣是周鸿业的‘曙光’,一瓣是国外的‘光之眼’。”她用指腹蹭过U盘接口,“这里面是两瓣的缝合线。”
“所以周鸿业不是叛徒?”苏砚捏紧U盘。
“他是走偏的守护者。”夜莺看了眼远处被记者围住的周鸿业,“但守护者一旦站错队……”她没说完,转身融进人群。
程砚铮的手机在这时震动。
是匿名邮件,附件是一张卫星地图,坐标标着“废弃703军事基地”,正文只有一行字:“想终结战争?来挖你的礼物。”
“礼物?”苏砚凑过去看,“不会是周鸿业埋的定时炸弹吧?”
“更可能是……”程砚铮关掉邮件,“当年我爸没来得及拆的盲盒。”他抓起外套,“去吗?”
“不去的话,你又要签什么‘十年之约’的协议?”苏砚晃了晃从碎纸机里捡回来的戒指,“先说好,这次我要当拆盲盒的人。”
废弃基地的铁门锈得很厉害,程砚铮用瑞士军刀撬了五分钟,“咔啦”一声砸在地上。
地下实验室的霉味扑面而来,苏砚打着手电筒照向墙角——那台盖着防尘布的机器,轮廓极像前世她在档案里见过的“黑曜石”原型机。
程砚铮的手悬在防尘布上,回头看她:“确定要掀吗?”
“掀。”苏砚摸出从程氏老仓库顺来的螺丝刀,“当年没护住的,今天全找补回来。”
防尘布滑落的瞬间,机器屏幕突然亮起。
幽蓝的光映着两人交握的手,一行血红色的字慢慢爬出来:“欢迎回来,主人。”
紧接着,机械音混着电流声炸响:“你们的时间……”
“才刚刚开始。”
苏砚和程砚铮同时抬头。
黑暗中,不知道从哪里传来齿轮转动的声音。
喜欢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