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深吸一口气,指着天幕,声音洪亮,像是说给群臣听,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看见没有?”
“这才是朕的家事!”
“朕看这天幕,要的就是这份父慈子孝,要的就是让后世看看,朕是如何疼爱太子的!”
“至于那些神神鬼鬼的血字……”
刘彻冷哼一声,满脸不屑。
“不过是些吓唬人的把戏,朕不信,你们也休想拿这些来动摇国本!”
刚刚选择了第一个选项的群臣也暗自松了一口气,我就说嘛,陛下这般宠爱太子和卫霍,怎么可能会晚年凄凉呢。
「七岁那年,父亲在未央宫前殿授我太子玺绶。」
礼乐声中,卫子夫替儿子扶正冠冕,手指冰凉,贴着儿子的耳廓,谆谆教道:
“据儿,记住。你先是陛下的臣子,然后才是儿子。”
「元狩元年四月,父亲在柏梁台召见我和大将军卫青,他指着新制的《击匈奴诏》说:
太子当习兵事,明日随你舅父去北军大营。」
「母亲却私下告诫于我:
“陛下让你接触军务,你需记得所有将士只认虎符不认人。”」
汉景帝时期
刘启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家的小胖娃,眼底情绪复杂。
想他当初亲政的时候何其艰难?
想他宠爱的妃嫔又一个个何其胆大?
他感叹自己儿子的好命,感叹自己孙子的好命。
但,事情真能如愿吗?
“卫家那丫头,以后就放你祖母宫里养着。”刘启敲了敲桌案,“等你了冠礼,直接抬进门。”
他又想起之前的安排,笑笑道:
“看到了这里,我已经对卫家女彻底放心了。”
鬼机灵的小刘彻闻言扬了扬脑袋,一脸的得意:“父皇,儿臣从小眼光就好。”
「三年后,舅父卫青、表兄霍去病相继离世。
父皇在宣室殿召见我,案头摆着漠北战报。」
天幕中,刘彻半躺在榻上,发丝间已见斑白。
抬眼看了看长成的儿子,嘴角一勾露出笑意后又极快的收敛下去,眼底深处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他没看其余人,换了个姿势继续舒服的躺下,眼皮半耷着。
“匈奴虽败,然军费损耗国库过半。”
刘彻随手将竹简扔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太子以为当与民休息,还是续征西域?”
二十二岁的刘据,身形挺拔,仁厚有礼,眉眼间尽是英睿之气。他上前一步,长揖到底:
“晁错曾言,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
“儿臣以为,当止戈。”
大殿里人们垂着脑袋都在等待皇帝的赞叹,仿佛就像往常一样欣慰大笑。
刘彻没有笑,也没有怒,只是闭上了眼,手指在膝盖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
许久。
“退下吧。”
「三日后,父皇下诏增设盐铁税,以此充军资,图西域。」
明朝
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天幕里的故事被演绎到了这里,牙根发酸,眯着眼看去太子爷:
“刘彻这皇帝当得舒服啊!”
“想收钱就收钱,想打仗就打仗!”
“不想老头子我啊!后宫被儿媳妇管着,花个钱还得看儿子脸色,干点啥事还要让你们这群糟老头给管着!”
“朕这皇帝,岂不是太憋屈了?”
殿内众人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没听见。
太子爷只是笑笑不语,杨荣站出来拱了拱手,冲着皇帝笑了笑后道:
“陛下想要做唐太宗那样的皇帝,所以就要学会克己。”
“天幕将您赞叹为永乐大帝,这说明您的功业是成功的,天下百姓对您是认可的。”
“若是您想要做汉武帝那样的君主,怕是那‘独夫’之名,您也不愿担着。”
“陛下,岂不闻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朱棣笑笑不置可否,目光放在太子身上,“爹准备出征漠北,这事儿你怎么说?”
“爹,没钱。”
朱高炽回答得干脆利落,连磕巴都没打。
民谚:伸手不打笑脸人。
朱棣额角青筋直跳,顺手抄起一本奏章砸去。
朱高炽肥胖的身子却灵活地一扭,那书擦着袍角飞了出去。
“那桑弘羊管着汉武帝的钱袋子,都能想着为皇帝开源以供西征,你这个管朕钱袋子的太子爷,脑袋里装的都是水吗?”
“爹,真没钱。”朱高炽一脸无辜,摊开双手,十分光棍的表示:
“您就是把我卖了,也没钱。”
密码!
朱棣气得直磨牙,指着胖儿子半天说不出话来。
学汉武帝?算了吧。
他可不想放着永乐大帝不当,去做一个独夫。
别说死了以后到了九泉之下,还有老子会揪着他的耳朵踹他呢。
大唐
受到天幕影响后的,已经发生了改变的武德年间。
李渊和太子李世民、秦王李建成端坐在一处偏殿上,一家三口品着茗看着天幕。
李建成剥了一颗葡萄,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可惜了。”
“二郎若是生在汉武朝,给刘彻当儿子,那才叫精彩。”
“反正二郎在这天幕里头,也给不少人当过儿子了。”
李世民嘴角一抽,不解:“大哥,这是何意?”
“你看啊,刘彻晚年,脑子糊涂,穷兵黩武。二郎你呢,能打仗,心又狠,正好替那个刘据完成所不能及之事。”
“刘彻又是一个爱权胜过其他任何事物的皇帝,等到刘彻对你起了疑心,想动刀子的时候……你直接率领长乐宫八百卫士,给他来一个甘泉宫之变!”
“岂不美哉?”
李世民:......
哥,这辈子我又没发动什么玄武门之变,太子不是你主动让给我的吗?
一旁听着兄弟俩谈话的李渊听得头皮发麻,略感尴尬的缩了缩手,总感觉好大儿是在暗戳戳的骂他。
什么叫晚年昏聩不如儿子英明啊?
李二当然知道大哥是在开玩笑,当即回怼了过去:“那不行,我喜欢走玄武门。”
骄傲的二凤心想:教我读书的先生曾说刘据面对的是刘彻布下的死局,呵呵!
死局?
那是吾未壮也!
壮,则有变!
三十多岁的刘据换成三十多岁的李世民,怎么看怎么赢!
喜欢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