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语文课在武秋水老师精彩的讲授和苏轻语带动起的活跃氛围中结束。下课铃声响起,武老师满意地拿着教案离开教室。
课间十分钟,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还在奋笔疾书补充笔记,有的热烈讨论着刚才没完全听懂的知识点,也有的在闲聊放松。苏轻语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翻看着刚才的笔记,神态专注。
十分钟转瞬即逝。上课铃声再次响起,喧闹声渐渐平息。
只见班主任夏红英面色严肃地拿着一本数学书和一份文件夹走进了教室。她将书本放在讲台上,却没有立刻翻开,而是双手撑在讲台边缘,目光扫视全班,清了清嗓子。
“同学们,在上数学课之前,我们先开一个简短的班会。”她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同学都抬起头,好奇又略带紧张地看着她,不知道班主任要宣布什么重要事情。
夏红英的目光最终锐利地定格在苏轻语身上,语气带着明显的指责:“今天这个小班会,主要针对我们班苏轻语同学的一个问题。”
苏轻语闻言,从容地放下笔,抬起头,清澈的目光迎向夏红英,语气平静无波:“夏老师,我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错误,能有什么问题值得开班会专门针对?”
夏红英见她毫不怯场,眉头皱得更紧,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这里是一中,是学习的地方!不是你炫耀家世的地方!你每天开着那辆几百万的红色法拉利来上学,像什么样子? 这会在同学中造成多么恶劣的攀比风气!助长爱慕虚荣的歪风邪气!你觉得这妥当吗?”
她的话音刚落,早就对苏轻语心怀不满的鲁紫茗立刻出声附和,语气带着煽风点火的意味:“夏老师说的太对了!学校是清净之地,某些人开着那么扎眼的豪车招摇过市,这不是赤裸裸的炫富是什么?严重破坏了学校的学习氛围!”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苏轻语身上,有好奇,有担忧,也有少数幸灾乐祸。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和指责,苏轻语却不慌不忙。她甚至微微笑了一下,目光直视夏红英,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反问:
“夏老师,我有几个问题不太明白,想向您请教一下,可以吗?”
夏红英没想到她不但不认错,反而要反问自己,愣了一下,硬邦邦地说:“你问!我欢迎同学们提问。”
苏轻语站起身,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一,请问学校校规的哪一条、哪一款,明确规定了学生不能开车上学?第二,我已经年满十八周岁,拥有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驾驶合法车辆上路,是否违反任何法律法规?第三,如果学校确有此类规定,为什么我昨天开车来上学时,门口的保安予以放行,年级主任余安基老师也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她每一个问题都掷地有声,直指核心,尤其是最后搬出了年级主任,让夏红英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她确实向余安基反映过,却被对方一句“校规无此规定,学生合法驾驶无权干涉”给挡了回来。
夏红英被问得一时语塞,强辩道:“可…可这里是学校!要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你看看其他同学,谁像你这样开车来上学?”
苏轻语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些许傲气的弧度,脑海中闪过顾轩寒那句霸道的话,她稍稍改动,平静地说了出来:“其他同学不开车,那是因为他们暂时没有这个条件。而我拥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能合理利用?难道有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不坐,非要每天去挤公交才叫朴素吗?我的车来源合法,驾驶行为合法,我想我有权使用它。如果夏老师坚持认为我违反了校规校纪,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一起去年级主任办公室,请余主任来主持公道,评判一下究竟是谁的理解有误,好吗?”
“年级主任办公室”这几个字,像一根针,瞬间戳破了夏红英强撑起来的气势。她知道自己根本不占理,去找余安基只能是自取其辱。她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像是真的吞了只苍蝇般难看,站在那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有学生敢这样直接、甚至可以说是“犀利”地反驳班主任夏红英,而且句句在理,逼得老师哑口无言!
为了缓解极度尴尬的气氛,夏红英猛地深吸一口气,生硬地转移了话题,语气也软了下来:“…好了,这件事暂时不谈了。我们来说说另一个事情。”
她转向全班,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样子,但仔细听,还能听出一丝不自然:“现在已经三月份了,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一百天。在这最后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她开始例行公事地强调努力学习、注意休息、饮食规律等事项。
但谁都听得出来,她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话上。草草讲完,她立刻宣布:“班会就到这,现在开始上数学课。”
整节数学课,夏红英都显得心神不宁,讲课时眼神闪烁,几乎不敢与台下苏轻语那双清澈却又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对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教书这么多年,会在一个转校生身上栽了跟头,而且输得如此彻底、如此难堪。
下课铃声对夏红英来说,如同赦令。她几乎是立刻收拾好东西,低着头快步走出教室,但在门口时,她停下脚步,回头叫了一声:“鲁紫茗,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班主任办公室里,夏红英对着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鲁紫茗,语气充满了期望和一丝不甘:“紫茗啊,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下周就要月考了,你一定要稳住,继续保持你的‘辉煌战绩’,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鲁紫茗自信地点头:“夏老师您放心,我会的。您别为苏轻语那种人生气,她不值得。她不是狂妄地要跟我争第一吗?等到月考成绩出来,她输了,就得愿赌服输,乖乖离开一班!”
夏红英叹了口气:“那个苏轻语,仗着家里有点背景,太嚣张了,在社会上早晚要吃大亏!算了,不说她了,她绝对不是你的对手。你回去一定要专心学习,切记戒骄戒躁。”
“我明白,夏老师。”鲁紫茗郑重地答应。
当鲁紫茗回到教室时,第三节课已经开始了。这节是政治课,授课老师是王正明。王老师看到有人迟到,本想批评几句,但见是成绩优异的鲁紫茗,只是皱了皱眉,便换上温和的表情示意她赶紧回座位坐好。
苏轻语翻着政治课本,看着那些对于其他同学可能枯燥,但她却早已深入了解过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目录,心里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是高三才转学,只需要跟上这最后三个月的复习节奏,不用从头去学那些早已掌握的基础知识。
想到昨天英语课走神被提问的尴尬,她立刻强打精神,坐直身体,认真听讲。
然而,她专注的神情似乎太过显眼。讲台上的王正明老师注意到了这个眼生的、听课极其认真的漂亮女生,便想提问看看她的理解程度。
“后排那位新来的同学,我看你听得很认真,请你来回答一下课本第35页的这道选择题。”王正明点了苏轻语的名字。
苏轻语内心无奈一笑:(唉,不认真听课会被提问,认真听课也会被提问,我真是太难了…)
但她还是迅速起身,看向黑板(或课本)上展示的题目:
【题目】 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 )。
1真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3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4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13 b.23 c.24 d.14
苏轻语快速浏览完题目和选项,几乎没有停顿,清晰地回答:“老师,这道题选b。”
王正明老师有些惊讶于她的速度,饶有兴趣地问:“哦?为什么选b?请你解释一下你的解题思路,也让其他同学听听。”
苏轻语点点头,逻辑清晰、语言精准地分析道:“1:题干中马克思的话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和时代、人民的关系,并没有直接涉及哲学‘指导生活’的功能,所以1不符合题意。23:‘哲学家是时代和人民的产物’,‘人民精髓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直接说明了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且源于实践中的思考和总结,所以2和3完全符合题意。4: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并非所有哲学都具备,所以4说法错误,属于常见干扰项。综合以上分析,排除含1或4的选项,正确答案是b,23。”
她的分析条理分明,切中要害,每一句都精准地扣住了题干和选项的关键点,完全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或模糊不清的地方,简直就像是标准答案的解析复述!
王正明老师听完,眼中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惊喜!他教政治这么多年,很少见到思维如此清晰、表述如此精准的学生!
“非常好!分析得非常透彻!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王老师的语气充满了肯定。
“老师,我叫苏轻语。”苏轻语礼貌地回答。
“苏轻语同学,你的回答非常精彩!请坐。”王老师满意地让她坐下。
课堂上响起了一些细微的惊叹声。而坐在不远处的鲁紫茗和苏轻舞,脸色则更加难看了一层,尤其是鲁紫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紧接着,王老师或许是想平衡一下,或许是想看看其他学生的水平,他点名让苏轻舞回答下一个问题。
苏轻舞虽然基础不错,勉强回答了上来,但有了苏轻语珠玉在前,她的回答显得平淡甚至有些磕绊。王正明老师显然不太满意,又重新补充解释了一遍。
感受到老师语气中那细微的失望,苏轻舞坐下后,立刻将怨毒的目光投向了苏轻语!在她看来,全是苏轻语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关注和赞赏!
(苏轻语感受到这股恶意,内心更是无语:唉,真是人在教室坐,锅从天上来…我好好回答问题也有错吗?)
然而,这股无形的硝烟,已然在平静的课堂下愈发浓烈起来。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新来的转校生苏轻语,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忽视的存在。
喜欢褶皱里的银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褶皱里的银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