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重庆向日葵

首页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配总在我怀里撒娇原神:开局成为璃月阴阳两仪仙君搬空钱财,我反手给继妹报名下乡陆沉周若雪全文免费恃宠而骄的他每天都在作死边缘从艾克斯开始的路基艾尔王瑾爷的小祖宗是大佬,杀疯了极武圣医归隐火影:开局无敌,怒叛木叶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重庆向日葵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文阅读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txt下载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84章 科举改革的 “总设计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雍正五十五年冬的山东章丘,寒风卷着雪粒,打在村级医点的木牌上,发出 “簌簌” 的响。新科进士王翰裹紧了身上的锦袍,却对着桌上的药材采购清单皱紧了眉头 —— 他刚被派来推医点扩建,可眼前这张 “当归 1 斤 5 两银、甘草 1 斤 3 两银” 的清单,算来算去,总把 “10 斤当归” 的预算算成 150 两,比实际该花的 50 两多了整整 3 倍。

“王进士,这账不对啊。” 章丘知县李正凑过来,指着清单上的数字,“1 斤 5 两,10 斤就是 50 两,您怎么算成 150 两了?”

王翰脸一红,把算盘往桌上一推:“本就是些末技算术,算错了又何妨?反正朝廷有钱,多拨些银子就是。”

这话让李正哭笑不得。医点扩建本就缺银子,这么一算,预算直接超支,工程只能停着。他无奈地写了封奏报,快马送回京城:“王进士虽经义答得好,却连基本账都算不清,医点扩建已停滞 10 天,恳请派懂算术的能吏来。”

几乎是同一时间,河南洛阳的漕运码头也闹了笑话。新科进士张谦,是江南士绅之子,靠 “八股文写得妙” 中了榜,被派来管漕运。可面对堵在码头的三艘漕船,他只会拿着律书喊:“尔等堵塞码头,按律当杖责!”,却不知该去协调堵船的痞子王三,也不会联系瑞祥号的刘旺。漕船堵了 5 天,船上的粮食都快发霉了,农户们围在码头骂:“这进士只会念书本,不管百姓死活!”

消息传到京城,御书房里的气氛格外凝重。胤禛拿着山东、河南的奏报,手指在 “算错账”“解不了漕堵” 的字样上反复摩挲:“兰丫头,你看看,这三年的新科进士,十有八九是只会背经义的书呆子,要么就是靠关系上来的,连新政的实务都做不了,再这么下去,你之前铺的地方结对、应急营,没人推有什么用?”

江兰接过奏报,指尖划过王翰、张谦的名字,心里早有了主意。她刚从兰馨学院回来,寒门考生李砚的话还在耳边 —— 那是个佃农之子,靠兰馨助学基金读完了私塾,这次江南乡试,他答的时务策里,把 “漕运堵塞怎么解” 分析得头头是道,却因为没门路递 “关节”,连乡试的门槛都没摸着。

“皇上,问题出在科举上。” 江兰走到御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旧科举只考经义、八股,选的是‘书虫’;还净是舞弊的,寒门子弟没出路。臣想改 —— 加算学科,考新政要用的算术;加时务策,考解决实事的本事;再搞殿试糊名,防舞弊,这样才能选出真能推新政的人。”

胤禛眼睛一亮:“加算学、考时务、糊名?这主意好!可守旧派那边,怕是要反对。”

“臣去找张廷玉大人。” 江兰胸有成竹,“张大人历两朝,懂选官的重要性,他会支持的。”

三日后,江兰带着江小宝编撰的《兰馨算术要义》,去了张廷玉府。68 岁的张廷玉,头发已白了大半,却依旧精神矍铄,正在书房看新政的奏报。

“张大人,” 江兰递过算术书,“您看这书里的内容 —— 算粮价、算漕运账、算医馆预算,都是新政要用到的真本事。旧科举选的官,连这些都不会,怎么推新政?”

张廷玉翻开书,看到 “平准基金粮种调配” 的例题 ——“100 石玉米分 5 个村落,按人口比例分配,甲村 30 人、乙村 20 人、丙村 25 人、丁村 15 人、戊村 10 人,每村该分多少?”,旁边还附了详细的计算步骤。他笑着点头:“这才是有用的学问!不是空谈经义,是能帮百姓办事的。”

江兰又拿出 “时务策样题”——“如何解决士绅囤粮?请结合平准基金、地方结对提方案”,张廷玉看后,更是赞不绝口:“考的是实事,选的是能吏,江大人这改革,利国利民!老夫陪你在朝堂上撑着。”

不出所料,改革方案一提出,刘宗儒就跳了出来。67 岁的他,拄着拐杖,在朝堂上叩首:“皇上!算学是商贾的末技,时务策是离经叛道,糊名制更是违了祖宗‘知根知底选官’的成法!江兰一介女流,竟敢改科举,是要乱我大清的根基啊!”

他身后,五个守旧官员也跟着跪下,齐声附议:“请皇上驳回改革!”

江兰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刘编修,章丘王进士算错药材账,医点扩建停滞;洛阳张进士解不了漕堵,农户缺粮 —— 这些‘经义优’的官,能帮百姓吗?算学是新政的账本子,没它,医馆预算算不清、漕运成本算不准;时务策是新政的药方子,没它,士绅囤粮解不了、码头堵塞疏不通;糊名制是选官的公平秤,没它,寒门子弟永无出头之日,这哪样违了祖宗‘选贤与能’的本意?”

张廷玉也站出来,手里举着《兰馨算术要义》:“老夫阅此书,含‘民生日用之算’,与《周礼》‘保民’之旨相合;时务策考实事,与孔孟‘经世致用’相通,何来离经?若守旧派觉得经义重要,为何不看看那些‘经义优’的官,把新政办得一塌糊涂?”

胤禛当庭拍板:“就按江兰、张廷玉的方案改!明年春闱,推行算学科、时务策,殿试搞糊名制!”

改革的消息传到民间,寒门考生们都炸了锅。李砚在兰馨学院听到消息时,正帮着先生整理算术教材,他激动得手里的笔都掉了:“俺们寒门子弟,终于有机会了!”

江小宝带着兰馨学院的教师,去了全国十省的府学、私塾,教考生们学算术。在苏州府学,江小宝拿起算盘,一边算一边讲:“大家看,漕船 10 艘,每船装粮 50 石,运费 1 石 2 钱银,总运费就是 10x50x0.2=100 两 —— 这就是你们以后管漕运要算的账,一点都不难。”

李砚听得入迷,课后追着江小宝问:“江先生,这算法能算俺们村的粮种分配吗?俺们村有 50 户,今年分了 100 石玉米种,俺想算每户该分多少。”

江小宝笑着教他:“按人口算,你先把每户的人口数记下来,加起来是总人数,再用 100 石除以总人数,算每人该分多少,最后乘以每户人口 —— 这样分,最公平。”

李砚拿着小本子,一笔一划地记,心里想着:“等俺中了进士,就用这法子给村里分粮种,让大家都能好好种地。”

张廷玉则在京城翰林院开了 “时务策讲习会”。他拿着章丘医点扩建的案例,对考生们说:“推医点,不能只说‘要扩建’,得想清楚 —— 药材从哪来?瑞祥号分铺能调;钱从哪来?算准预算,别超支;农户愿不愿去?要上门讲医馆的好处。这些都是实务,答策论时写清楚,才算好答卷。”

考生们听得频频点头,以前他们答策论,只会引用经义,现在终于知道该怎么 “办实事” 了。

雍正五十六年春闱,终于来了。殿试当天,江老实带着木工组的人,把一摞摞 “防篡改纸” 送到考场 —— 每张纸的边角都印着小小的 “兰” 字暗记,是江老实特意刻的木戳,别人仿不来。

“大家放心写,这纸防换、防改,好好答,别辜负了自己的苦读。” 江老实看着考生们,笑着说。

考生们接过纸,开始答卷。李砚拿到算学科的题,是 “算医馆药材采购预算:当归 1 斤 5 两银,甘草 1 斤 3 两银,要给 3 个医点各买当归 5 斤、甘草 3 斤,总预算多少?”,他拿起算盘,“噼里啪啦” 一算,很快就算出 “3x(5x5+3x3)=3x34=102 两”,心里松了口气。

时务策的题是 “如何解决漕船堵码头?”,李砚想起江小宝教的 “联动法”,写下:“1. 找商帮(瑞祥号)协调漕船停靠顺序;2. 请地方官拘痞子,罚没非法所得;3. 设‘漕运信息牌’,提前通知农户取粮,减少码头拥堵”,每一条都写了具体步骤。

答卷收上来后,糊名官们开始忙起来。他们用江王氏织坊做的糊纸 —— 这种纸涂了防水胶,黏性足,撕毁会留痕 —— 把考生的姓名、籍贯严严实实地糊住,只在右上角写个编号,比如 “天字 1 号”。

阅卷时,江兰和张廷玉分坐两案,各自打分。看到 “天字 1 号” 的答卷,江兰拿起笔,在算学科那栏写 “9 分(计算精准,步骤清晰)”,时务策那栏写 “9 分(方案具体,可落地)”,经义那栏写 “7 分(中规中矩,无亮点)”,总分 25 分。

她刚写完,张廷玉也看完了同一份答卷,笑着说:“江大人,老夫的分数跟你一样 —— 算学 9 分,时务 9 分,经义 7 分,总分 25 分。这考生是个实干的料。”

拆封的时候,丫蛋拿着密码本,核对编号:“天字 1 号,对应 tY-1,考生李砚,江南苏州府,佃农之子,兰馨助学基金受益者。”

江兰看着 “李砚” 两个字,笑了:“果然是他,没看错。”

春闱放榜那天,京城的午门前挤满了人。李砚挤在最前面,当看到榜单上 “李砚” 两个字时,他激动得哭了 —— 他是佃农的儿子,以前连私塾的门都快进不起,现在竟成了新科进士!

他在兰馨医馆找到了江兰,“扑通” 一声跪下,磕了三个头:“江大人,若不是您改科举,俺这辈子都中不了榜!俺以后定好好推新政,帮百姓办实事,不辜负您!”

这次放榜,新科进士 100 人,寒门子弟有 52 人,占了一半还多。其中 40 人是兰馨助学基金的受益者,35 人精通算学科,能上手就干实务。

李砚被派回了山东章丘,这次他没再闹笑话。他用算学精准核算了 5 个村级医点的预算,还帮着李正协调瑞祥号分铺调药材,只用了 5 天,医点就扩建好了。农户们去看病时,都夸:“李进士算得清、干得实,是个好官!”

被派往河南洛阳管漕运的王磊,是铁匠之子,他用时务策里学的方法,先找刘旺协调漕帮,再请知县拘了痞子王三,罚了他 50 两银,3 天就疏通了码头。刘旺笑着说:“王进士懂实务,漕运比以前快了 40%,农户再也不用等粮等得着急了。”

江南巡抚的奏报里写着:“新科寒门进士,在地方推新政的平均效率,比旧进士高 50%,士绅囤粮、漕堵等问题,解决周期从以前的 10 天缩到了 3 天内。”

刘宗儒看着这些成效,再也没提 “改回旧科举” 的话。以前他的门生们,靠经义中榜,却干不了实事;现在寒门进士成了主力,新政推得又快又好,他就算想反对,也没人听了。

江兰站在午门,看着新科进士们捧着 “算学科合格证”“时务策优评” 的答卷,向百姓们拱手致意。远处的农田里,农户们正用新政的粮种播种,春风吹过,绿油油的苗晃得人心里暖。

“姐姐,” 丫蛋走过来,递上一份 “寒门进士分配名单”,“李砚、王磊他们,都申请去地方推新政,没人想留在京城享清福。”

江兰接过名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笑了。

“爹做的纸,娘织的糊纸,小宝编的教材,没白费。” 江兰轻声说,“这科举改革,不是为了改制度,是为了让寒门子弟有出路,让新政有能吏,让百姓有盼头。等这些进士能撑起新政,等新君能靠他们稳天下,我才算真的放心。”

江老实和江王氏也来了,站在人群里,看着放榜的热闹场面。江老实笑着说:“俺这木工活,能帮寒门子弟中榜,比做啥都值。”

江王氏手里拿着李砚母亲送的手工布鞋,鞋面上绣着小小的兰草,她说:“这布鞋暖脚,是百姓的心意,咱们的改革,没做错。”

春风里,新科进士们的笑声、百姓们的欢呼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歌。江兰知道,这歌声里,藏着新政的未来,藏着大清的希望。而她,还要继续守着这份希望,直到新君能接过担子,直到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神医御兽后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诸天武侠大穿梭天庭典狱长老子是条龙名柯:毒唯恋爱手册爱在东南枝午后香茶新书巅峰宝鉴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战龙归来林北盛宠之嫡妻归来纵横都市鬼眼道长总裁前妻很抢手欲行都市侯门福妻
经典收藏退婚夜,疯批大佬撩她吻她失控了漫威开局带着旺达闯生化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地府驻外临时工世子爷的心尖宠:长公主婚后日常轮回者:从乐园逆子到亲儿子!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武祖之巅逃荒后,我怀孕了被休后:我带娘家登顶为王综影视之我靠生子变强极品男漂亮女柯南世界里的异人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第五人格之在庄园中嗑到嗨!鬼王的画皮娘子约战之原初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最近更新穿越到星际,成了指挥官文明导师龙族:有精神疾病的我竟然是小龙我继承了魔女的百万遗产青君[全职]再不败家就要被迫继承家业的我决定买下嘉世寒刃旧青囊四合院:说好的诸天却大多是杂院火影:邪恶医师,他能改变性别!纲铁与灵根:我的修仙降维打击武侠: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索命阎罗快穿之龙主的快穿之旅灰烬中的薇光蝴蝶骨下的新娘四合院:傻柱他舅来了,逆天改命博士娘亲带娃逃荒:灵灵泉在手年代弹幕剧透:我家没一个好人我靠香艳误会,卷成天下第一欢迎你们来到童话小镇被吃绝户七杀女,迫嫁疯王杀疯了修仙从修仙学院开始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重庆向日葵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txt下载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最新章节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