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下旬的青岛,空气粘稠得能拧出水来。
热浪混合着海水的咸腥味,扑在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欧洲士兵脸上,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是被塞进了一个巨大的蒸笼。
阿尔瓦雷斯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感觉自己的皮质军靴里已经灌满了汗水。
他引以为傲的军队,此刻正乱糟糟地散布在滩涂上,完全没有一支精锐之师应有的模样。
西班牙士兵们在他的副官呵斥下,勉强维持着方阵的雏形,但许多人已经解开了领口的扣子,用手不停地扇着风。
荷兰人则彻底放飞了自我,他们的军官正带着一群士兵,围着一辆从船上卸下来的补给车,为了一桶淡水争论不休。
至于葡萄牙人,他们干脆找了片稀疏的树荫,三五成群地坐下,嘴里不停地抱怨着这鬼天气,还有那些无处不在的蚊虫。
“将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一名西班牙副官走到阿尔瓦雷斯身边,压低了声音。
“士兵们的情绪很糟糕,再不想办法整合,恐怕会出乱子。”
阿尔瓦雷斯没有说话,他的脸颊肌肉在微微抽动。
就在这时,远处荷兰人的营地里,一阵喧哗声陡然拔高。
一名身材高大的西班牙军士长,正试图纠正一个荷兰火枪手的持枪姿势。
那名荷兰兵显然不吃这一套,嘴里用荷兰语嘟囔着什么,一脸不屑地推开了军士长的手。
军士长被激怒了,他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但那轻蔑的表情他看得一清二楚。
他一把抓住了荷兰兵的衣领。
荷兰兵毫不示弱,挥拳就打了过去。
两个人瞬间扭打在一起,周围的士兵非但没有拉架,反而围成一圈,大声地起哄叫好,用各自的语言为自己人加油。
“够了!”
阿尔瓦雷斯发出一声怒吼。
他拔出腰间的指挥刀,指向混乱的源头。
“把那两个人给我抓起来!”
亲卫队冲了过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扭打的两人分开,押到了高台下。
两个人都鼻青脸肿,还在互相怒视,嘴里不干不净地咒骂着。
阿尔瓦雷斯看着他们,感觉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
这就是他要率领去战胜汉贼的军队?
一群连基本队列都无法维持的流氓。
“大人,巡抚大人到了。”
马齐派来的协调官,一个名叫李封的清廷官员,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脸上堆着谦卑的笑容。
阿尔瓦雷斯收刀入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服,强行压下怒火。
山东巡抚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小心翼翼地走上沙滩,他那身华丽的官服,在这混乱的军营里显得格格不入。
“阿尔瓦雷斯将军,本官奉皇上之命,前来为贵军接应。”
山东巡抚通过翻译,客气地说道。
“粮草和骡马,都已经为将军备下了。”
“在哪里?”
阿尔瓦雷斯直接问道。
“就在……就在后面的营地里。”
巡抚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每日万斤粮,千匹骡马,绝不会短缺。”
阿尔瓦雷斯冷哼一声,他带着巡抚,走向所谓的后勤营地。
营地里,所谓的粮草堆得稀稀拉拉,那些骡马更是瘦骨嶙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几名清军绿营兵正在费力地将一袋粮食搬上马车,袋子破了个口,洒出来的不是饱满的麦粒,而是混杂着沙土和糠麸的杂粮。
“这就是你们大清的待客之道?”
阿尔瓦雷斯用马鞭指着那堆杂粮,声音里充满了嘲讽。
“用这种东西喂我的士兵?还有这些马,它们恐怕连走到陕西的力气都没有。”
山东巡抚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身边的官员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巡抚连忙解释。
“山东今年大旱,收成不好……能凑出这些粮草,已经是……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他不敢说,为了凑齐这“每日万斤粮”,他已经下令官兵挨家挨户地去搜刮百姓的存粮。
青岛周边的村庄,如今已是十室九空,百姓怨声载道,许多人拖家带口,向西逃难,逃往那个据说能让人吃饱饭的汉军控制区。
“那是你们的问题。”
阿尔瓦雷斯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我只管我的军队。如果我的士兵因为吃不饱而无法作战,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山东巡抚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作揖。
“本官……本官再去想办法,一定,一定满足将军的要求。”
阿尔瓦雷斯看着这个点头哈腰的清廷大员,内心的轻视又加深了几分。
一个连自己军队的粮草都无法保障的帝国,难怪会被一群反贼打得节节败退。
他甚至开始怀疑,与这样的盟友合作,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在远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穿着本地农夫衣服的汉子,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蹲在地上,假装在修补一个破旧的鱼篓,但他的耳朵却捕捉着营地里的每一个声音,眼睛记录下了每一个细节。
他是青蛇卫的一名斥候。
他看到了不同国家士兵之间的隔阂与冲突,看到了清廷官员的卑躬屈膝,也看到了那些瘦弱不堪的骡马和劣质的粮草。
一个清晰的判断在他心中形成。
这支所谓的联军,不过是一头纸老虎。
夜幕降临,这名斥候悄然离开了海岸,融入了无边的夜色之中。
几天后,一份加急密报被送到了千里之外的银川,李信的案头。
燕九站在一旁,将斥候传回的情报详细地复述了一遍。
“……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清廷后勤补给乏力,青岛周边民怨沸腾。根据斥候探查,其西进路线大致是经潍县、济南,再由泰安入陕西,意图与盘踞在潼关的清廷绿营汇合。”
李信静静地听着,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地图上,从青岛到陕西,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红线。
“传我命令,接通周大勇和贺连山。”
很快,通过特殊的通讯设备,两个全息投影出现在李信面前。
一个是龙骧军团长周大勇,他身形魁梧,面容刚毅。
另一个是驻守四川的贺连山,他相对斯文一些,但眼神同样锐利。
“情况你们都清楚了。”
李信开门见山。
“这五万西夷军,是个麻烦,但也是个机会。”
“王上,您下令吧,末将早就手痒了。”
周大勇瓮声瓮气地说道。
“保证把他们全留在陕西,一个都别想跑。”
李信微微点头,看向地图。
“大勇,你的龙骧军团,在渭南设伏。”
他的手指点在了渭水南岸的一片开阔地带。
“这地方,适合他们排队枪毙,也适合他们的方阵冲锋。就让他们把自以为是的战术,都摆出来。”
“王上,这……”
周大勇有些不解。
“我们不是应该利用地形优势,打他们的侧翼吗?”
“不。”
李信摇头。
“我要打一场歼灭战。就得先让他们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进来,让他们以为自己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他的手指移动到渭南两侧的山岭上。
“我们最好的后装线膛炮,全部署在这里。等他们进入伏击圈,就用炮火告诉他们,什么叫射程之内,遍地真理。”
“贺连山。”
李信转向另一个投影。
“你的部队,从四川出子午谷,北上,给我死死地钉在他们的退路上。我要的,是一个都不能少。”
“遵命!”
贺连山沉声应道。
“燕九。”
李信最后看向青蛇卫指挥使。
“派人沿途散播消息,就说汉军的铁甲车,专克西夷的火炮方阵。把我们之前缴获的那些佛朗机炮被铁甲车碾碎的画面,刻成图版,传得到处都是。”
“我要让这支联军在抵达战场之前,士气就先垮掉一半。”
“属下明白。”
燕九躬身领命。
就在汉军紧锣密鼓地布置着天罗地网时,远在京城的马齐,刚刚收到了山东巡抚的奏报。
奏报上说,五万联军已全数登陆,不日即可开拔西进。
马齐拿着这份奏报,兴冲冲地跑进乾清宫。
“皇上!大喜啊!”
康熙正在批阅奏折,闻言抬起头。
“何事如此慌张?”
“皇上,西夷联军已全部抵达青岛,阿尔瓦雷斯将军称,不日即可入陕,西北危局可解了!”
康熙听后,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轻松。
这段时间,汉军占领甘肃、四川的消息,如同两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现在,这支援军总算是到了。
他却不知道,此刻在陕西,奉命与联军协调的陕西提督,正被阿尔瓦雷斯弄得焦头烂额。
提督建议联军分兵,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阿尔瓦雷斯却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坚持要以西班牙方阵为核心,全军集中,长驱直入,与汉军主力决战。
双方的协调会议,几乎每天都在争吵中不欢而散。
这支被清廷寄予厚望的联军,西进的速度,远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缓慢。
他们每一步,都踏进了李信为他们预设的节奏里。
作者深知大家的期待,正全力以赴赶更中,认真打磨每一个细节!恳请各位朋友多留下催更和书评,你们的鼓励能让我更有冲劲,在这里跟大家说声万分感谢!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