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琴社”的灰烬,连同那幅诡谲的星象图与相关邪说记载,在宫苑一隅彻底化为青烟,随风散去。李越以此举,向朝野内外昭示了其摒弃虚妄、励精图治的决心。安王及其“云”字组织的覆灭,标志着持续数年、牵连甚广的逆党之乱,终告彻底终结。笼罩在帝国上空的最后一片阴云,似乎已彻底消散。
朝堂之上,因逆案牵连而空缺的职位被迅速填补,李越大力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背景清白的官员,吏治为之一清。南境在韦睿的镇抚下,日渐安稳,推行新政亦初见成效。四海宾服,万民乐业,一派中兴气象。
转眼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按照惯例,平定南境叛乱、功勋卓着的安南大都督韦睿,将奉旨班师回朝,接受封赏,并参加朝廷为其举办的凯旋盛宴。
消息传开,京城上下皆翘首以盼。韦睿此番不仅平定南境,更在清除安王余孽的最后关头立下大功,其声望如日中天。此番回京,陛下将如何封赏,成为朝野热议的焦点。
坤宁宫内,柳黛烟的心情却并非全然轻松。她正细致地检查着为承珩新裁的春衫,小家伙如今已能满院子奔跑,口齿也越发清晰,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纪。璎珞在一旁帮着整理丝线,她的身子经过数月调养,已恢复大半,只是到底伤了根本,比以往更容易疲倦些。
“娘娘,韦将军不日便要抵京了。”璎珞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她深知韦睿与林家旧案、与皇后娘娘那隐秘身世的诸多牵扯。
柳黛烟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淡淡道:“嗯。韦将军乃国之柱石,此番凯旋,陛下自有厚赏。”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并非毫无波澜。韦睿是知晓她身世秘密的极少数人之一,虽然后来他选择归顺,并在此番风波中立场坚定,但此人刚毅执拗,心结深重,此番回京,面对可能触及旧事的场合,是否会再生出什么枝节?还有他那份对林老将军、对德妃娘娘深埋心底的愧疚,在功成名就之后,又会以何种方式宣泄或表达?
她将这些隐忧压在心底,并未表露。如今朝局初定,实在不宜再起波澜。
李越对韦睿的回京亦是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凯旋仪典及封赏事宜。他意在借此机会,不仅褒奖功臣,更要向天下展示大梁君明臣贤、四海升平的盛世景象。
半月后,韦睿率领部分精锐,抵达京城。凯旋仪式比之上次归降时,更为盛大隆重。朱雀大街两旁,挤满了欢呼的百姓,旌旗招展,鼓乐喧天。韦睿一身戎装,端坐于骏马之上,虽风尘仆仆,但腰背挺直,目光沉静,接受着万民的瞻仰与欢呼。
李越率文武百官,再御承天门。当韦睿步行至丹陛下,行三跪九叩大礼时,李越亲自步下丹陛,亲手将其扶起,执其手,温言嘉勉:“老将军辛苦了!南境能定,逆党能清,老将军居功至伟!”
“老臣惶恐!此乃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老臣不敢居功!”韦睿声音洪亮,姿态恭谨。
君臣相得,其乐融融。当晚,盛大的凯旋宴设于麟德殿,灯火璀璨,歌舞升平。宗室勋贵、文武重臣皆列席其间,觥筹交错,言笑晏晏,一派和谐景象。
柳黛烟按制出席,身着皇后朝服,凤冠霞帔,仪态万方,与李越并坐于御座之上。她目光平静地扫过殿内,看到韦睿坐于武将首位,神色沉肃,并不多言,只是偶尔与上前敬酒的同僚应酬几句。
宴至中席,气氛愈加热烈。李越心情颇佳,对韦睿道:“韦爱卿,你平定南境,肃清余孽,功在社稷。朕与皇后,敬你一杯。”
帝后同时举杯,满殿目光皆聚焦于韦睿身上。这是莫大的恩荣。
韦睿起身,双手举杯,一饮而尽。然而,他并未立刻坐下,而是放下酒杯,撩起袍角,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向着御座方向,再次重重叩首!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歌舞亦停。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韦睿,不知他此举何意。
“韦爱卿,这是为何?”李越微微蹙眉。
韦睿抬起头,虎目之中竟隐含泪光,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哽咽:“陛下!娘娘!老臣……老臣有一事,积压心底多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日借着酒意,斗胆恳请陛下与娘娘,容老臣一言!”
来了!柳黛烟心中暗道,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李越亦是目光一凝,面上笑容不变,语气平和:“爱卿有何事,但讲无妨。”
韦睿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满殿文武,最终定格在柳黛烟身上,沉痛道:“老臣要说的,乃是二十年前,德妃林怀钰娘娘与林老将军蒙冤之事!”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德妃林家旧案不是早已昭雪了吗?韦睿此时旧事重提,意欲何为?
柳黛烟心念电转,瞬间明白了韦睿的意图。他并非要质疑昭雪之事,而是要以这种方式,在天下人面前,彻底为林家辩白,宣泄他积压半生的愧疚!同时,他此举恐怕也暗含着,将皇后身世可能带来的最后一丝隐患,与林家忠烈之名彻底绑定,以此作为一种无形的护身符!
好一个刚烈而又心思缜密的老将军!
李越显然也明白了他的用意,他看了柳黛烟一眼,见她微微颔首,便对韦睿道:“林家冤案,朕已下旨昭雪,追封厚葬,爱卿亦是见证。不知还有何内情?”
韦睿叩首道:“陛下圣明,已还林家清白!然,老臣当年受奸人蒙蔽,未能及时洞察李瑁与贤太妃之阴谋,致使忠魂含恨,此乃老臣一生之憾,之痛!今日,老臣非为质疑陛下圣裁,而是要在诸位同僚面前,亲口陈述当年所知之片段,以证林氏一门之忠烈,天地可鉴!更要向陛下、向娘娘请罪!老臣……愧对林老将军知遇之恩!”说到动情处,他已是老泪纵横。
当下,他便将当年如何被误导,如何发现疑点却又因种种顾虑未能深究,直至后来遇到青黛,得知部分真相等情由,择其要害,慷慨陈词。他言语恳切,情感真挚,说到林老将军治军严明、爱兵如子,说到德妃娘娘温良恭俭、善待宫人时,更是声泪俱下,闻者无不动容。
满殿寂静,唯有韦睿沉痛的声音回荡。许多知晓当年旧事的老臣,亦是唏嘘不已。
柳黛烟端坐其上,听着韦睿的陈述,心中亦是百感交集。她为林家悲,为韦睿那份沉甸甸的愧疚叹,更隐隐感到,韦睿此举,似乎也在无形中,为她那不容于世的身世,披上了一层“忠烈之后”关联者悲壮色彩的外衣,巧妙地将可能的风险化解于无形。
待韦睿言毕,再次叩首请罪时,李越长身而起,步下御座,亲自将他扶起,动容道:“爱卿何必如此!当年奸佞当道,构陷忠良,非爱卿之过。你能迷途知返,助朕肃清逆党,平定南境,已是对林老将军、对德妃娘娘最好的告慰!此事,从此休要再提!朕,与你,与天下臣民,当共勉之,励精图治,方不负忠魂碧血!”
皇帝此言,既安抚了韦睿,又为这段旧事画上了最终的句号,更彰显了帝王胸怀与励精图治之志。
殿内群臣见状,纷纷离席,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场可能的风波,被李越与韦睿君臣二人,以这样一种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的方式,巧妙化解,反而更添了几分君臣相得的佳话。
柳黛烟看着这一幕,心中最后的一丝担忧终于落下。她举起酒杯,面向群臣,雍容开口:“陛下所言极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我大梁,君臣同心,共创盛世!本宫,亦敬诸位一杯。”
“臣等谨遵陛下、娘娘懿旨!愿大梁江山永固,盛世昌隆!”
凯旋宴在更加热烈和团结的气氛中继续。然而,柳黛烟却注意到,坐在韦睿下首不远处的一位年轻将领,在韦睿陈述往事时,眼神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辨的情绪,似是同情,又似是……别的什么。那将领似乎察觉到柳黛烟的目光,立刻低下头,专注于案上酒肴。
柳黛烟认得此人,乃是韦睿麾下一员新近提拔的骁将,名叫韩擎,据说作战勇猛,颇得韦睿赏识。
是她多心了吗?柳黛烟微微蹙眉,将这一瞥带来的细微异样感暂且压下。如今大局已定,些许涟漪,或许只是错觉。
盛宴终散,月色如水。帝国的车轮,在扫清了一切障碍后,正向着未知而充满希望的未来,滚滚前行。
喜欢探梦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探梦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