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饭的香气还未散尽,山坳的年味就悄悄浓了起来。顾念苏一早去镇上买红纸,回来时就看见红裸石旁围了一群人——秦叔正拿着锯子削竹片,李婶在一旁裁红纸,孩子们围着看,眼里满是期待。
“念苏回来得正好!”秦叔笑着举起竹片,“咱们今天在红裸石旁写春联,贴在各自家门口,年味就更足了!”顾念苏赶紧放下红纸,帮忙把裁好的红纸铺在红裸石上——红裸石的红色与红纸相映,像提前点燃了过年的暖意。
摄影姑娘举着相机赶来,镜头对准了红裸石上的红纸:“红裸石配红纸,这画面太有年味了!等会儿写春联的时候,一定要拍下笔尖划过红纸的瞬间。”她蹲下身,拍下秦叔削竹片的场景,“这张叫《红裸映春联》,肯定能成为摄影集里最有烟火气的一页。”
老人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一支磨好的毛笔和一瓶墨汁:“这毛笔是我年轻时用的,写春联最顺手。”他坐在红裸石旁,蘸了蘸墨汁,在红纸上写下“春回大地千山秀”,笔锋遒劲有力。孩子们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爷爷写得真好!我也要学写春联!”
顾念苏拿起毛笔,试着写了一副春联:“红裸石畔迎新岁,山坳人家庆丰年”。刚写完,妞妞就拍手叫好:“念苏姐姐写的春联里有红裸石!太好看了!”李婶笑着说:“这副春联就贴在红裸石旁的木架上,让红裸石也沾沾年味。”
大家都动起手来,秦叔写“五谷丰登家兴旺”,李婶写“六畜兴旺福满堂”,摄影姑娘学着写“雪消门外千山绿”,孩子们则用彩笔在红纸上画小老虎、小灯笼,虽然笔画稚嫩,却充满了童趣。
午后的阳光洒在红裸石上,红纸在风中轻轻晃动,墨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格外舒心。大家把写好的春联晾在木架上,围坐在红裸石旁,吃着李婶刚炸好的糖糕,聊着过年的打算。秦叔说要去山后砍些松枝,用来装饰院子;李婶计划着做些年糕,分给大家;孩子们则盼着过年能收到红包,放烟花。
夕阳渐渐西斜,给红裸石和春联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色。晾在木架上的春联在落日余晖中格外鲜艳,像一串串红色的灯笼,点亮了山坳的冬日。顾念苏掏出日记本,在红裸石旁写下:
“落日吻过红裸时,春联的墨香漫过指尖。是遒劲的笔锋,是稚嫩的画痕,是香甜的糖糕,是孩子们眼里的期盼。这就是山坳的年味——没有喧嚣的热闹,只有手作的温度,和对团圆的向往。红裸石映着红纸,像把一年的温暖都凝在这里,等春风吹过,这些关于年味的记忆,会和春联一起,留在山坳的时光里。”
夜幕降临,大家把晾干的春联收起来,相约除夕那天一起贴春联。顾念苏走在最后,回头望去,红裸石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木架上还残留着墨香,孩子们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她知道,再过几日,红裸石旁会更热闹:贴春联的忙碌,年夜饭的香甜,守岁时的灯火。而红裸石,会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把这些关于年味的温暖瞬间一一收藏,等下一个落日吻上它时,再慢慢诉说这山坳里的团圆与幸福。
喜欢落日吻过红裸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落日吻过红裸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