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万户镇朔方,阿勒台至兴安岭。
巧设伏兵定边乱,智释俘虏服人心。
谏言立法定国本,推诚待将显胸襟。
辕臂之喻传佳话,千秋功业在仁心。
大蒙古国建立的第二年春,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的大帐中,与博尔术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谈话。帐外的草原上,新生的牧草刚刚破土,呈现出一片嫩绿,象征着这个新生帝国的勃勃生机。
博尔术,成吉思汗指着羊皮地图上广袤的西部疆域,从阿勒台山到大兴安岭,这万里草原就交给你了。你是我的左翼万户长,不仅要镇守这片土地,还要继续清剿乃蛮、蔑儿乞的残余势力。
博尔术肃然行礼:臣必竭尽全力,不负大汗重托。
此时的蒙古帝国虽然已经统一,但边疆地区仍然动荡不安。乃蛮部的残余势力在王子屈出律的带领下,时常骚扰边境;蔑儿乞部的残部也在暗中活动;西部的一些部落更是时降时叛,难以驯服。
博尔术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视整个辖区。他带着一支精干的骑兵队伍,从杭爱山麓出发,一路向西。每到一处,他都要亲自察看地形,了解各部族的情况,与当地的千户长彻夜长谈。
在阿尔泰山南麓的一个夜晚,博尔术与老将哲别围坐在篝火旁。哲别指着西边的方向说道:那里的秃麻部,最近又有些不安分。他们的首领秃儿哈,仗着地处偏远,时常劫掠往来商队。
博尔术沉思片刻:我们先礼后兵。明日派人送去礼物和谕令,若他肯臣服,便许他继续统领本部;若是不从...
果然,秃儿哈不但拒绝了博尔术的好意,还扣押了使者。消息传来时,博尔术正在训练新编组的骑兵。他立即召集各部将领,部署征讨事宜。
战前会议上,博尔术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并没有急于发兵,而是先派出了三路斥候,详细侦察敌情。五日后,斥候回报:秃麻部兵力约五千人,但部署散乱,秃儿哈本人骄横自大,经常离开主营地单独行动。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设个圈套。博尔术在地图上指出一处峡谷,这里是秃儿哈每日巡视必经之路。我们在此设伏...
次日黎明,博尔术亲自率领一支千人骑兵,直扑秃麻部的前哨营地。交战不久,他就佯装败退,丢弃部分辎重,向预定峡谷方向撤退。
秃儿哈果然中计,大笑着对部下说:都说博尔术是蒙古名将,今日一见,不过如此!他亲自率领主力追击,全然不顾部将的劝阻。
当秃麻部大军全部进入峡谷时,突然号角齐鸣。两侧山崖上顿时箭如雨下,滚木礌石纷纷落下。博尔术也回师反击,前后夹击。秃麻部军队顿时大乱,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这场战役,博尔术部大获全胜,俘虏敌军三千余人,秃儿哈本人也被生擒。
战后,如何处理这些俘虏成了难题。在军事会议上,一些将领主张全部处死,以儆效尤。
万户长,一位年轻的将领激动地说,这些蛮夷反复无常,今日不杀,明日必反。应该将他们全部处死,让其他部落知道反抗的下场!
帐中多数将领都附和这个意见。博尔术却沉默不语,他走到被捆绑的秃儿哈面前,亲自为他松绑。
秃儿哈首领,博尔术语气平和地说,你我都是草原儿女,何必自相残杀?大汗志在天下,想要建立的是万民归心的大帝国,而不是靠杀戮维持的霸权。
秃儿哈原本以为必死无疑,闻言不禁愕然。
博尔术转向众将,声音铿锵有力:大汗志在天下,岂能一味杀戮?这些俘虏,如今既已降服,就是大汗的子民。若我们肆意屠杀,其他部落听说后,谁还敢归顺?
他下令将普通士兵全部释放,每人还发给口粮,只将秃儿哈等少数首领押送大汗庭发落。临行前,博尔术还特意对秃儿哈说:你若诚心归顺,我必在大汗面前为你求情。
这一举措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被释放的士兵回到各部落后,纷纷传颂博尔术的仁德。不久,周边几个原本观望的部落都主动前来归附。
消息传到大汗庭,成吉思汗十分赞赏。他对左右说:博尔术深知我心。得天下易,得人心难。他这样做,胜过十万雄兵。
在治理边疆的同时,博尔术还时刻关注着帝国的制度建设。当时蒙古帝国刚刚建立,虽然有了《大札撒》的雏形,但很多制度还不完善,赏罚往往依赖于习惯法和成吉思汗的个人意志。
一次,成吉思汗因为一时之怒,要处决一个犯小错的将领。博尔术得知后,连夜求见。
大汗,博尔术恳切地说,赏罚是治国之本。赏当其功,勇士才会效命;罚当其罪,奸佞才能不生。如今帝国初立,更应该明定赏罚制度,让将士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成吉思汗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博尔术的建议。他下令由博尔术主持,与失吉忽秃忽等人一起完善《大札撒》中的赏罚条例。
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博尔术特别注意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他尊重蒙古的传统习惯,同时也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有一次,为了一个法律条文的表述,他与失吉忽秃忽争论到深夜。
按照我们蒙古的传统,失吉忽秃忽坚持说,偷盗牲畜者,当以数倍偿还。
博尔术却提出不同看法:对于普通牧民,这样的惩罚太重了。我们应该区分故意偷盗和生活所迫,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偿还能力。
最终,他们制定出了一套既严格又公正的赏罚制度,被收入《大札撒》,成为蒙古帝国的法律基石。
博尔术为人谦和,从不居功自傲。虽然贵为左翼万户长,“四杰”之首,但他与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等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每当有重大决策,他都要征求其他将领的意见。
一次,木华黎率领的东路军在征讨金朝时受挫,需要西路军支援。有些西路军将领不太情愿,博尔术却立即下令调拨精锐骑兵和粮草。
木华黎将军在东线苦战,关系到大汗统一天下的大业。我们西路军虽然也有困难,但要顾全大局。博尔术对部下这样解释。
这件事传到木华黎耳中,他感动地说:有博尔术这样的同僚,是我木华黎的幸运。
还有一次,年轻的博尔忽因为经验不足,在一次剿匪行动中失利。按照军法,应该受到严惩。博尔术主动向成吉思汗求情:博尔忽虽然失利,但罪不至此。请允许我带他一段时间,亲自教导。
在博尔术的悉心指导下,博尔忽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后来在征讨西夏的战役中,博尔忽屡立战功,成为蒙古军中的一员骁将。
成吉思汗曾经这样评价博尔术:我得博尔术,如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也。有他在,我可以放心地开拓四方。
这句话很快传遍全军。但博尔术听到后,并没有丝毫得意,反而对部下说:大汗过誉了。我不过是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真正支撑这个帝国的,是大汗的英明和全体将士的忠诚。
在博尔术的治理下,西部边境日益安定,商路畅通,各部族和睦相处。他建立的巡边制度、驿传系统,都成为蒙古帝国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
每当夜深人静时,博尔术常常独自站在阿尔泰山巅,眺望东方。那里是他与铁木真初次相遇的方向,也是大汗庭所在的地方。从两个夺马的少年,到如今统治万里江山的君臣,这段历经考验的情谊,已经成为蒙古帝国最坚固的基石。
而博尔术,这个被成吉思汗称为车辕臂膀的名将,依然在广袤的西部边疆,默默守护着他们共同建立的帝国。他的仁德、智慧与忠诚,正如阿尔泰山的雪峰一般,永远闪耀在蒙古的历史长河中。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历史奇人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