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涧的晨雾尚未散尽,王老蔫如同往常一样,在密营外围的警戒线上无声地巡视。他的脚步比猫还轻,目光却比鹰隼更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不寻常的痕迹——一根折断的草茎,一块被翻动过的石头,或是远处林鸟惊飞的异常轨迹。
就在他准备返回时,一阵极其微弱、富有节奏的啄木鸟敲击树干的声音,从东南方向的密林深处传来。不是真正的啄木鸟,那节奏过于规整,带着人为的刻意。
王老蔫身形一顿,立刻隐入一丛茂密的灌木后,侧耳细听。片刻后,他也用指尖在一块青石上,敲出了一段复杂的回应。
不多时,一个穿着破烂猎户装、脸上涂着泥灰的瘦小身影,如同鬼魅般从树后闪出,迅速靠近。是“鹞子”,王老蔫手下最得力的侦察员之一,被派往山外据点活动已有半月。
“科长,”鹞子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却清晰,“‘货郎’传回消息,后天,农历十七,上午九时左右,鬼子一支运输队,从县城出发,往黑石砬子据点运送补给。押运兵力,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排,配备两挺轻机枪。关键是,车上除了常规的粮食被服,还有一批刚从后方运来的弹药,以及……两部备用电台!”
“电台?”王老蔫眼中精光一闪。支队现在只有一部电台,电池也靠接济,通讯能力严重受限。若能再缴获两部,意义非凡。
“路线?”王老蔫追问。
“必经野狼坡!‘货郎’亲眼看见他们征用了熟悉那条路的老车把式。”鹞子肯定地说。
野狼坡!王老蔫心中迅速勾勒出那里的地形——一条狭窄的之字形山路,一侧是陡峭的山崖,一侧是长满灌木的深沟,坡顶视野开阔,正是打伏击的绝佳地点。更重要的是,那里距离鹰嘴涧足够远,不易暴露密营位置。
“消息可靠?”
“绝对可靠!‘货郎’的表弟在伪军运输队里当伙夫,亲耳听到鬼子军官交代路线和注意事项,还看到车上用帆布盖着的箱子,印着通讯器材的标记。”
王老蔫不再犹豫:“你立刻回去,通知‘货郎’,按兵不动,注意安全。我马上向司令汇报!”
当王老蔫将这份详实得令人吃惊的情报摆在杨帆面前时,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火热。
“好!老王,你这张网,开始捕到大鱼了!”杨帆用力一拍大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立刻召集陈明、铁柱等骨干,在沙盘前进行推演。
“野狼坡,地势险要,利于伏击。但鬼子也不傻,肯定会加强警戒。”陈明分析道,“关键在于快、准、狠!必须在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圈,来不及展开火力和组织有效反击之前,就给予其毁灭性打击,然后迅速撤离。”
“我带一营上去!”铁柱主动请缨,摩拳擦掌,“保证一个都跑不了!”
“不,”杨帆摇了摇头,目光冷静,“这次伏击,不在于歼灭多少敌人,而在于夺取物资,尤其是电台和弹药!动作要快,打击要猛,但更要精准。铁柱,你带两个最精锐的排,配备全部自动火器和掷弹筒,负责主攻和火力压制。另外,抽调所有手脚麻利、力气大的战士,组成专门的搬运队,由赵大海带队,战斗一打响,立刻冲下去抢运物资,特别是那几个标记着电台和弹药的箱子!”
计划迅速制定。部队连夜进行动员和准备,参战人员反复熟悉野狼坡的地图和伏击预案。搬运队更是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如何最快地识别目标、拆卸、搬运。
农历十七,凌晨。铁柱带着精心挑选的八十多名战士,以及赵大海的三十人搬运队,借着浓重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鹰嘴涧,如同利箭般射向百里之外的野狼坡。
上午八时五十分,部队准时抵达预设阵地。战士们利用岩石、灌木和事先挖好的浅坑,将自己完美地隐藏起来,枪口对准了下方的山路。铁柱趴在一块巨石后面,举着唯一一架从伪军手里缴获的望远镜,死死盯着山路拐弯处。山林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战士们压抑的呼吸声。
九时过五分,山路尽头终于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马达声和马蹄声。渐渐地,一支车队出现在视野里。前面是十几个伪军开路,中间是五辆骡马大车,车上的物资盖着帆布,压车的日军分散在车队前后,那个小队长骑在马上,走在队伍中间。
眼看车队全部进入了最狭窄的之字形路段,速度慢了下来。
铁柱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挥手下劈:“打!”
“哒哒哒——!”
“轰!轰!轰!”
“砰!砰!砰!”
刹那间,枪声、爆炸声如同爆豆般响起!掷弹筒精准地砸在车队首尾,炸得人仰马翻,瞬间堵塞了道路。机枪和步枪火力如同泼雨般从山坡两侧倾泻而下,重点照顾那些试图组织抵抗的日军士兵。
日军小队长刚拔出指挥刀,就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发子弹击中胸口,栽下马来。伪军更是乱作一团,大部分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少数机灵的丢下枪就往路边的深沟里滚。
战斗几乎在开始的同时就失去了悬念。火力准备只持续了不到三分钟,铁柱就发出了冲锋的信号。
“冲啊!抢物资!”
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扑向混乱的车队。赵大海带着搬运队紧随其后,他们目标明确,直奔那几辆盖着帆布的大车。掀开帆布,果然看到了印着日文和特殊符号的木箱!
“快!就是这个!抬走!”赵大海指挥着战士们,两人一组,抬起箱子就往山上跑。其他战士则迅速搜集着散落的步枪、机枪和弹药箱。
整个战斗过程不到十五分钟。当最后一个物资箱被抬上山坡,铁柱下令撤退。战士们带着缴获的物资,迅速消失在茂密的山林中,只留下野狼坡下的一片狼藉和几十具日伪军的尸体。
此战,以牺牲三人、轻伤五人的极小代价,击毙击伤日伪军四十余人,缴获步枪三十余支、轻机枪两挺、弹药二十余箱,以及最重要的——两部完好的日军野战电台和一批备用零件、电池。
当满载而归的队伍回到鹰嘴涧时,整个密营都沸腾了!尤其是那两部电台被小心翼翼地抬进指挥部时,连一向沉稳的杨帆都忍不住上前,亲手抚摸着那冰凉的金属外壳。
“太好了!太好了!”报务员小吴激动得声音发颤,“这下我们就能和上级,和兄弟部队保持更畅通的联系了!”
杨帆重重地拍了拍王老蔫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他环视众人,沉声说道:“大家都看到了吧?这就是情报的价值!王老蔫同志和他手下的无名英雄们,没有放一枪一弹,但他们的功劳,不比任何一场胜仗小!是他们,让我们从被动挨打,变成了主动出击!让鬼子变成了聋子、瞎子!”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铿锵:“我们要继续加强情报工作,要把这张网,织得更大,更密!要让每一次出击,都打在鬼子的七寸上!”
无声的功勋,铸就了有形的胜利。野狼坡伏击战,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支队的装备和通讯条件,更深刻地改变了所有人的观念——在那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同样进行着波澜壮阔、决定生死的战斗。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火涅盘抗日血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