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卫府门前车马齐备。卫老夫人身着深青色诰命服制,神色肃穆地立在阶前。年迈的卫国公因身体不适并未出席,世子卫琮极少参加宫宴,惴惴不安地站在母亲身侧,时不时偷眼打量整装待发的众人。
今日进宫,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卫家的脸面。老夫人目光严厉地扫过众人,在绵绵身上停留片刻,谨言慎行,莫要失了分寸。
绵绵今日穿着一袭月白色绣竹纹衣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子,虽简洁却格外雅致。她垂首应道:绵绵谨记。众人随即应声:“是”。
卫珩站在她身侧,今日着一身玄色锦袍,腰束玉带,更显身姿挺拔。他淡淡扫过二房方向,见卫芷兰穿着一身过于华贵的玫红色宫装,珠翠环绕,与宫宴的庄重氛围格格不入。
马车行至宫门,早有内侍在此等候。见到卫府车驾,一个面容清瘦的太监快步迎上前:给老夫人请安,各位请随咱家来。
穿过重重宫门,绵绵默默观察着这座巍峨皇城。朱墙金瓦,殿宇重重,处处透着皇家威仪。偶尔有宫女太监垂首经过,步履轻盈得几乎不闻声响。
赏菊宴设在御花园的澄瑞亭。时值深秋,园中菊花竞放,白菊如雪,黄菊似金,墨菊若漆,更有几盆罕见的绿菊点缀其间,宛如一幅绚丽画卷。
众人按品级入座后,绵绵安静地坐在卫芷晴下首。她能感觉到四周投来的打量目光,那些京城贵女们看似在赏花谈笑,实则都在暗中观察她这个突然出现在卫珩身边的姑娘。
这位便是阮姑娘吧?一个身着绯色宫装的美貌女子突然开口,她坐在宜贵妃下首,难道她就是那位三皇子的侧妃李氏,听闻阮太傅学识渊博,当年在东宫讲学时,连父皇都曾赞不绝口。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顿时引来不少人的侧目。
绵绵抬眸,不卑不亢地行礼:贵人谬赞。家父在世时常教导,为臣者当恪尽职守,讲书授业本是分内之事。
那女子掩唇轻笑:好个知书达理的姑娘。
这时,卫芷兰突然插话:阮姑娘初来京城,想必对宫中规矩还不熟悉。方才经过千秋殿时,我见她一直望着那处出神......
这话看似随意,实则暗指绵绵对皇宫建筑过分好奇,小家子气,有失体统。
绵绵心中一动,面上却依旧平静:芷兰小姐误会了。绵绵只是想起家父曾提过,千秋殿的彩画乃是前朝大家手笔,难得一见。
这话合情合理,既解释了她的举动,又显露出家学渊源。
卫芷兰还要再说,却听上首的皇后突然开口:今日赏菊,本宫特意让人从暖房里搬来这几盆碧玉勾环,诸位都来瞧瞧。
这分明是在打断这场暗涌。老夫人连忙起身谢恩,带着卫家几位小姐上前赏菊。
趁着赏菊的间隙,皇后状似无意地对老夫人道:卫珩近日可好?本宫记得他小时候常随老国公进宫,最是聪慧过人。
老夫人恭敬回话:劳娘娘挂心,珩儿一切都好。
那就好。皇后目光掠过绵绵,意味深长地道,卫珩年纪不小了,他的婚事,你们也该上心了。
这话一出,在场不少贵女都神色微动。谁不知道卫珩是京城最炙手可热的联姻人选,如今他病愈回朝,不知多少人家盯着卫家未来世子夫人的位置。
绵绵垂眸站在一旁,仿佛没有听见这话。但她能感觉到卫芷兰投来的得意目光,以及其他贵女们若有若无的打量。
这时,一个温和却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皇后娘娘说得是,卫珩确实该定下来了。本宫前些日子在赏石会上见过阮姑娘,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孩子。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安阳长公主在宫女的簇拥下缓步走来。她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宫装,发间只簪了一支九凤衔珠步摇,雍容华贵中透着几分超然。
皇后含笑点头:皇姐也来了。
安阳长公主在皇后下首坐下,目光扫过绵绵,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那日在赏石会上,阮姑娘对金石之学的见解很是不俗,倒是让本宫想起了当年的阮太傅。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神色各异。安阳长公主在朝中地位超然,她这一句话,无疑是在为绵绵撑腰。
卫芷兰脸色微变,正要开口,却被二夫人一个眼神制止。
赏菊宴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有个小太监匆匆过来,在卫珩耳边低语了几句。卫珩神色不变,只微微颔首。
片刻后,他起身向皇后行礼:娘娘,陛下召见。
皇后含笑点头:去吧。
卫珩离去前,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绵绵,带着安抚的意味。在经过安阳长公主身侧时,他微微顿步,长公主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待他走后,场中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方才还有所顾忌的贵女们,此刻说话都大胆了几分。
要我说啊,卫公子的婚事,怎么也得找个门当户对的。一个穿着鹅黄色衣裙的贵女故意提高声音,总不能随便什么人都往身边带。
她身旁的粉衣女子立即接话:可不是嘛。我听说有些人啊,仗着有几分姿色,就想着攀高枝儿。
这些话一字不落地传入绵绵耳中,她端坐着,手中的茶盏稳稳当当,连一丝涟漪都未泛起。
卫芷兰见状,故意走到绵绵身边,假意关心道:阮姑娘别往心里去,她们就是嘴快,没什么恶意的。
绵绵抬眸,浅浅一笑:芷兰小姐多虑了。不过是些闲言碎语,绵绵还不至于放在心上。
她这般云淡风轻的态度,反倒让卫芷兰一时语塞。
这时,安阳长公主突然开口:阮姑娘,到本宫这边来坐。本宫新得了一本《玉石录》,有几个地方想跟你探讨一二。
这分明是在为绵绵解围。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绵绵从容起身,走到长公主身旁坐下。
长公主将一本古籍推到她面前,低声道:江南盐税一案,陛下正在寻可靠之人查办。麟德殿一案,陛下看到了你们的能力,这是个机会。
绵绵心中一震,面上却依旧平静:多谢长公主提点。
你父亲在世时,最是痛恨贪腐。长公主的声音几不可闻,若是他在天有灵,定会希望有人能肃清吏治。
赏菊宴结束时,已是夕阳西斜。众人依次告退,绵绵跟着卫家女眷往外走,在经过一处回廊时,被一个宫女拦住。
阮姑娘留步。那宫女低声道,安阳长公主想请姑娘到长春阁一叙。
绵绵心中微动,正要答应,却见卫珩匆匆赶来。
替我回禀长公主,今日天色已晚,改日必定登门拜访。卫珩对那宫女说道,随即转向绵绵,陛下有要事相商,回去再细说。
回府的马车上,老夫人一直闭目养神,直到马车驶近卫府,才缓缓开口:今日在宫中,你们都做得不错。安阳长公主对阮姑娘似乎格外青眼,这是好事。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绵绵垂首应是。
回到芸澜苑,小满赶紧迎上来:姑娘可算回来了,宫里头没人为难您吧?
没事。绵绵微微一笑,却见墨玄从暗处现身,向卫珩递上一封密信。
卫珩看完信,脸色凝重:果然不出所料。
怎么了?绵绵问道。
江南盐税出了大问题,陛下命我暗中查访。卫珩将信递给绵绵,这背后牵扯甚广,甚至可能关系到朝中几位重臣。
绵绵接过信细看,越看越是心惊:这盐税亏空竟如此巨大?
更麻烦的是,这些亏空与几位皇子的门人都有牵连。卫珩沉吟道,陛下想要整顿吏治,却又投鼠忌器。
所以需要有人暗中查访?绵绵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卫珩点头:安阳长公主向陛下举荐了你我。她说你机智通透,擅长发现细节,我又不在朝中任职,不会引人注意。
绵绵目光坚定:既然陛下信重,长公主举荐,绵绵定当竭尽全力。
窗外暮色渐深,芸澜苑内灯火通明。一场关于江南盐税的新棋局正在展开,而这一次,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比麟德殿一案更加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
卫珩走到窗前,望着渐沉的夜色:江南盐税,关系国计民生。这一次,我们不仅要查明真相,更要找到确凿的证据。
绵绵站在他身侧,轻声道:父亲生前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能肃清盐政积弊,也算是完成了父亲未竟的心愿。
二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决心。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喜欢公子他总在碰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公子他总在碰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