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二月的川西盆地,春寒料峭,晨雾如纱。龙泉山脉在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蜿蜒的成渝公路上,一支规格颇高的马队踏破清晨的宁静,向着山泉铺兵站疾驰而来。
为首的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校军官,身着笔挺的将校呢军装,胸前佩戴着川康绥靖公署的徽章,腰间别着一把精致的佩剑。他身后跟着十余名精锐护卫,清一色的二十响驳壳枪,马术娴熟。队伍中还有两名少校,一人来自第21军军需处,袖口绣着醒目的军需兵科符号;另一人则是145师的参谋,挎着公文包,神色肃穆。更后面,是一支装备整齐的换防部队,约莫一个加强排的兵力,步伐整齐,枪械精良。
兵站鼓楼上的哨兵远远看见这支队伍,立即吹响了警哨。陈宇闻声登上鼓楼,手搭凉棚望去,心中顿时了然——期盼已久的调令终于到了。
全体集合!迎接长官!陈宇高声下令,声音在清晨的山谷间回荡。
当队伍抵达兵站门口时,陈宇已经带着全连官兵整齐列队相迎。四十三名士兵精神抖擞,步枪擦得锃亮,机枪分解装箱,所有行装都打得整整齐齐。
立正!敬礼!
中校军官利落地翻身下马,回礼后朗声道:奉川康绥靖公署暨第21军军部令!他展开一份盖着大红印章的公文,声音洪亮而威严,兹决定:原山泉铺兵站监护排,成建制调入国民革命军第145师序列,改编为师属运输连。原兵站主任陈宇,晋升中尉连长。此令!
宣读完毕,中校将正式调令交给陈宇,面色严肃地说:陈连长,这是绥靖公署亲自签发的调令。眼下整军工作正在紧要关头,上峰对每个部队的调动都很重视。望你好自为之,莫负厚望。
这时,21军军需处的少校上前一步:陈连长,奉唐处长之命,特来办理交接手续。这位是来接防的王排长,请你与他们完成兵站物资和设施的交接。
带队的王排长是个精干的年轻人,主动敬礼道:陈连长,久仰大名。你们打退土匪的事,在军需处都传开了。
145师的参谋也笑着走上前:陈连长,师长特地让我带来口信,他在邛崃等着给你们接风呢!现在到处都在裁撤部队,师长为了把你们弄过去,可是在整军会议上费了不少唇舌。听说你还是师长的老乡?这可真是缘分啊!
交接工作持续了一整天。陈宇事无巨细地将兵站的每一项物资、每一份文件都清点造册。从粮食被服到枪支弹药,从营房设施到文书档案,无一遗漏。军需处的少校在一旁监督,对陈宇的细致认真频频点头。
陈连长做事如此缜密,难怪师长对你青睐有加。少校赞叹道,现在整军期间,各部队都在精简整编,像你们这样成建制调动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啊。
临行前夜,老杨准备了丰盛的送行宴。香肠腊肉、回锅肉、凉拌鸡...一道道地道的川菜摆满了桌子。军需处的参谋还特意拿出带来的泸州老窖,与陈宇把盏言欢。
陈兄此去145师,必是大有可为。参谋举杯道,现在整军工作这么紧张,你们能在这个时候调去主力师,可见上峰对你们的重视。将来发达了,可别忘了老弟兄啊!
陈宇连忙举杯回敬:多谢长官栽培!陈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厚望。
次日清晨,运输连整装待发。在与接防部队正式交接岗位后,陈宇带着队伍踏上了前往邛崃的道路。山泉铺的百姓都来送行,保长带着几个乡绅一直送到镇外。
陈长官,保重啊!打了胜仗记得回来看看!
经过三天行军,部队抵达145师驻地。师部设在邛崃城外的一处前清时期的庄园大院,青砖灰瓦,戒备森严。陈宇让部队在师部外等待,自己随着来传令的参谋先到师部报到。
报告!原山泉铺兵站主任陈宇,奉命报到!
饶国华正在与几位军官研究地图,见陈宇进来,立即笑着迎上来:好!总算把你们等来了!这一路可还顺利?听说最近各部队都在调动,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报告师长,一切顺利!只是看到各处都在整编,被裁撤的兵痞在路上聚集得也很多,气氛确实比较紧张。不过看见我们手里有家伙,没人敢找麻烦。
走,带我去看看弟兄们!饶国华披上大衣,亲自出城检阅部队。
看到运输连整齐的军容和饱满的精神状态,饶国华满意地点头:不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现在整军工作正在紧要关头,你们这样的队伍,正是我们需要的。
回到师部,饶国华吩咐副官带着陈宇到军需处办理手续。军需官看到陈宇带的兵穿着在川军中只有精锐才能穿的布鞋(即使是145师这样的主力师,大部分士兵也只能穿草鞋),而且早就听说这个陈宇是师长的老乡,态度格外热情。
陈连长,现在整军期间,各部队的编制和补给都在调整。不过师长特意交代过了,你们连的装备和补给都按最好的标准来。军需官笑着说,师长可是很少这么关照一个人的啊!
办完手续,副官带着陈宇来到给他们安排的驻地——一处独立的院落,原是师部直属队的营房,青砖铺地,瓦房整齐,现在专门腾出来给运输连使用。
这里清静,适合你们训练。副官意味深长地说,虽然编制上是运输连,但在整军这个节骨眼上,每个部队都要做好随时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武器装备会给你们最好的,但能不能练出来,就看你的了。
接下来的日子,运输连开始了紧张的整训。师部送来的装备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八十支崭新的川造七九步枪、十支德制mp-18花机关冲锋枪、十支毛瑟m1932快慢机驳壳枪、三千发七九步枪弹、一千发花机关子弹、一千发驳壳枪子弹、十箱重庆兵工厂造手榴弹,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两挺崭新的川造启拉利轻机枪。
与此同时,军需处按照师长指示,给运输连补充了八十多个人。这些人都是从裁撤部队中精心挑选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但又不是那种兵油子。其中还有几个在别的部队当过班长,都是些不得志的骨干。
最让陈宇意外的是,师部还派来了一位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的副连长——李文斌中尉。李副连长年纪虽轻,却已经在28军和新编6师都待过,只因为没有背景,即使军事素养很高,也流落到被裁撤的命运。在同学的引荐下来到145师后,正好陈宇这支新来的小部队需要人,就被分配过来了。
当军需处的人来送装备时,看着那些崭新的武器,眼睛都直了。消息很快在军中传开,大家都知道了师长对这位老乡的特殊关照。
随着装备和人员的补充,运输连重新进行了编制调整:
每个班12人,班长和副班长配花机关冲锋枪,其余人配川造七九步枪;三个班为一个排,每个排还配有一个4人的机枪组,使用启拉利轻机枪;加上排长和勤务兵,一个排满编42人。赵铁柱、王大山、赵小虎分别担任三个排的排长,加上连部和炊事班,一共一百四十人。
陈连长,我看弟兄们的单兵素质都很不错,但缺乏系统的战术训练。李文斌到任第一天就直指问题所在,现在整军期间,各部队都在加强训练,我们也不能落后。
陈宇正有此意:太好了,我也有一些新的训练想法,咱们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清晨,运输连的操场上就响起嘹亮的口号声。士兵们练习战术动作,演练班组配合,实弹射击更是每周都要进行。
陈宇凭着对日军的了解,知道靠川军的这点火力根本没办法和日军硬碰硬,特地让李文斌制定了针对性的防炮战术。他还对士兵挖掩体、散兵坑、防炮洞等土工作业特别重视,几乎达到偏执的地步,这点连李文斌都不是特别理解。
现在都是快打快撤,挖这些工事有什么用?有士兵私下抱怨。
陈宇听到后,集合全连训话:你们觉得挖工事没用?等你们见识过日军的炮火就知道了!现在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有趣的是,这个运输连却很少出运输任务。偶尔有其他部队的人好奇打听,都被军需处巧妙地挡了回去:现在是整军特殊时期,这是师部的直属部队,有特殊任务。久而久之,大家都以为这是师长在照顾老乡,来占编制吃空饷的——这种情况在川军中实在太常见了。
实际上,饶国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运输连的驻地,观看他们的训练。有时还会亲自指导,教授一些实战经验。
现在局势复杂,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一次训练结束后,饶国华对陈宇说,整军工作虽然主要在内部,但也要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陈宇趁机提出:师长,咱们的队伍火力弱子弹少,平时在川内打仗遇不到火力强的敌人,一旦出川作战,敌人火力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的,我们挨不了几轮炮弹,队伍不是被炸死完就是溃散了,只有趁敌人不备,快速冲上去拉近距离,和敌人白刃战,这样敌人的优势火力就发挥不出来了。所以能不能请个教官来教刺刀格斗?
饶国华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让特务连的老兵来教你们。
转眼三个月过去,运输连已经脱胎换骨。士兵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战术动作,更重要的是,整个连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这天,饶国华突然来到驻地:陈连长,准备一下,明天开始野外拉练。整军工作快要见分晓了,我要看看你们这三个月练得怎么样。
陈宇心中一紧:终于要见真章了!
第二天拂晓,运输连整装出发。这次拉练完全模拟实战条件,士兵们要负重行军,途中还要完成一系列战术科目。
最让陈宇意外的是,饶国华竟然亲自随队观察。师长骑着马,不时用望远镜观察部队的行军队形和警戒部署。
中午时分,部队在一处山谷休息。突然,侧面山头上枪声大作——原来是师长安排的假想敌袭击。
敌袭!就地隐蔽!陈宇立即下令。
士兵们迅速散开,依托地形组织防御。机枪组抢占制高点,步枪手交替掩护,整个应对有条不紊。
不错。饶国华举着望远镜,满意地点点头,反应很快,处置得当。就是要这样,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情况,都要沉着应对。
接下来的几天,部队经历了夜间行军、急行军、遭遇战等一系列考验。每次遇到突发情况,运输连都能很好地应对。
拉练结束回到驻地,饶国华特意集合全连讲话:弟兄们,这三个月你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现在整军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记住,无论将来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今天这样的战斗力!
送走师长,陈宇和李文斌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在这整军的关键时刻,他们和这支特殊的运输连,必将迎来更加严峻的考验。
夜幕降临,营房里响起士兵们均匀的鼾声。陈宇独自站在院中,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充满期待。他知道,无论整军的结果如何,希望自己和这支队伍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