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内,不止李渊、李世民父子面对子嗣的数落满心复杂,那些亡国之君的后裔家中,相似的场景正轮番上演。
窦建德的府邸里,烛火摇曳,映着他苍老而落寞的脸。儿子窦元宝正站在他面前,语气带着痛心:“阿耶,我在河北游历的时候,老农们还说,你当初反隋时,说要‘解民倒悬’,河北百姓都把你当救星!可你后来呢?为了扩军,加征赋税,连农户的种子粮都要收,跟隋军有什么两样?”
窦建德张了张嘴,想辩解些什么,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他想起自己当年占据河北时,确实渐渐被权力迷了眼,只想着与李唐、大辽争天下,把“宽仁”的初心抛到了脑后。
“现在河北的农户,靠着朝廷的化肥、农技,一亩地能收四五百斤粮食,孩子能去学堂读书,家里还能养几头猪。”窦元宝的声音软了些,却依旧带着失望,“阿耶,你当初要是能多想想百姓,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王世充的祠堂里,气氛更是凝重。他的孙辈们对着牌位,语气里满是不齿:“爷爷,你当年在洛阳,为了守住城池,把百姓的粮食都抢光了,多少人饿死在城里!现在洛阳的百姓顿顿能吃白面,你要是泉下有知,不觉得羞愧吗?”
薛举的孙子也在数落着先祖:“太爷爷,你当年在陇西,到处抢掠,百姓们都怕你!现在陇西的屯田区,用蒸汽播种机种地,粮食多得吃不完,你以前做的那些事,根本就是造孽!”
高句丽王族的后人更是直言不讳:“先祖们要是能像陛下这样,重视农业、兴办教育,高句丽也不会亡国!现在咱们在大辽,能读书、能种地,比以前在高句丽强多了!”
这些消息传到耶律现耳中时,朝臣们纷纷称赞他“仁义”,说他善待亡国之君及其后裔,是“仁君之典范”。耶律现听着,心里却暗自吐槽:“你们懂个屁!这哪是仁义,这是最高明的改造!”
他想起后世新中国改造溥仪的事——要是当初一刀杀了溥仪,那些流落在外的“满独”分子,说不定还会打着溥仪的旗号搞事情。可把溥仪改造成共和国的普通公民,让他自己都承认清朝的腐朽,那些“满独”分子就没了号召力。
“自古亡国之君,没几个有好下场。”耶律现坐在御书房里,手指敲击着桌案,“路易十六被砍头,查理一世被处死,尼古拉二世全家被灭门,这些都是血淋淋的例子。老子不杀李渊、窦建德他们,不是心慈手软,是知道杀了他们没用。”
他看着窗外,目光深邃:“这些老家伙们,思想早就顽固了,改造也没用。可他们的后代不一样——把后代们培养成大辽的公民,让他们认可大辽的制度,甚至数落自己的先祖,这才是釜底抽薪。”
耶律现想起那些亡国之君的旧部——要是李渊、窦建德的后代都不认可先祖的行为,那些旧部还怎么鼓动他们造反?“连自己的儿子、孙子都觉得你做得不对,你还有什么号召力?”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比杀了他们管用多了。”
他拿起一份奏折,上面写着李承乾请求去南洋当农技官,窦元宝想去河北推广新式农具,王世充的孙子则申请去学堂当教书先生。耶律现满意地点点头:“你看,这就是改造的效果。让他们的后代为大辽做事,不仅能填补人才缺口,还能彻底瓦解旧势力的根基。”
御书房外,夕阳正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耶律现知道,他做的这些事,或许现在有人不理解,但再过几十年,等这些亡国之君的后代彻底融入大辽,等大辽的疆域越来越广,人们就会明白——善待亡国之君及其后裔,不是软弱,而是最高级的智慧。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耶律现轻声说道,“让历史来评判吧。只要大辽能越来越强,百姓能越来越幸福,这就够了。”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