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湄南河河谷两岸。成片的稻田泛着翠绿,蒸汽抽水机“突突”地运转着,将河水引入田垄,水珠顺着稻叶滑落,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不远处,几个穿着短打的辽人正操控着蒸汽犁田机,铁犁翻起肥沃的黑土,身后跟着一群皮肤黝黑的土着佣工,忙着平整土地——这里,正是程咬金与秦琼合伙开发的万亩稻田,如今已成为大辽在南洋最富庶的粮产区之一。
几年前,当程咬金与秦琼从南洋开发公司手中买下这片无主荒地的垦植权时,这里还是遍布沼泽与密林的蛮荒之地。堕罗勃底国与狼牙修国这两个附属小国的国民,起初只是远远观望,好奇这些带着“会冒烟的铁疙瘩”的辽人,要在这片土地上做什么。可当蒸汽机日复一日地平整荒地、排干沼泽,当第一批稻种播下、长出绿油油的秧苗,越来越多的土着开始主动找上门,请求成为种植园的佣工。
“辽人的铁疙瘩真厉害!一天能翻咱们十天的地!”一个堕罗勃底国的青年一边跟着辽人学习插秧,一边感叹。旁边的同伴点点头,手里捧着辽人分发的粗粮饼:“不仅能干活,还管饭!比在部落里打猎靠谱多了!”
渐渐地,两个小国的国民几乎都成了辽人种植园的常客。他们学着使用新式农具,跟着农技官学习施肥、防病虫害,甚至开始学说辽语、写汉字。当看到辽人将收获的稻谷装船运往中原,换回丝绸、瓷器与铁器时,堕罗勃底国与狼牙修国的国王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主动派人前往洛阳,上表请求归附大辽,愿将国土纳入辽境,接受朝廷的郡县管辖。
耶律现自然应允,随即下旨在此设立郡县,以程咬金的字“知节”、秦琼的字“叔宝”命名,称“知节郡”与“叔宝郡”。旨意传到南洋时,程咬金正光着膀子在稻田里查看长势,得知消息后,当即拍着秦琼的肩膀大笑:“老秦!陛下这是给咱们长脸了!以后这湄南河的稻子,就得叫‘程秦稻’,让全大辽都知道咱们哥俩的本事!”
秦琼也笑着点头,手里摩挲着刚收割的稻穗——颗粒饱满,比中原的稻米还要重上几分。“陛下说过,‘联合发展比单打独斗强’,咱们成立个稻业公司,把稻谷统一运去中原卖,定能赚大钱。”
不久后,“程秦稻业公司”正式成立。程咬金与秦琼各自拿出家底,又联合了几家中原世家注资,按照耶律现提出的“公司制”理念,划分股份、制定章程,甚至专门从洛阳请来账房先生,负责核算收支。公司的庶子们更是全员出动——程咬金的庶子程处亮带着家丁负责管理佣工,秦琼的庶子秦怀玉跟着农技官研究高产稻种,两家子弟各司其职,把稻业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
第一年秋收,程秦稻业公司的稻谷就震惊了中原。这些产自南洋的稻米,煮出来的饭带着淡淡的清香,口感软糯,比江南的稻米更受欢迎。洛阳、开封的粮商们争相订货,甚至有西域的商人专程赶来,愿以高价将稻米运往波斯、天竺。仅仅一年,程秦两家就靠分红赚得盆满钵满,连带着知节郡与叔宝郡的税收,也成了大辽国库的重要来源。
“以前咱们打仗靠刀枪,现在赚钱靠稻田!”程咬金坐在公司的账房里,看着账本上的数字,笑得合不拢嘴。秦琼端着一杯茶,语气中满是感慨:“还是陛下有远见。以前世家都是单打独斗,开垦荒地、运输粮食都要自己操心,效率低还容易亏本。现在组成公司,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连庶子们都有了用武之地,这才是长久之道。”
不仅是程秦稻业公司,随着南洋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世家与家族开始效仿这种模式。有的联合成立“南洋蔗糖公司”,在苏门答腊岛开辟甘蔗园;有的组建“橡胶开发公司”,专门负责爪哇岛橡胶园的种植与加工;还有的成立“矿产公司”,在加里曼丹岛开采宝石与金矿。这些公司依托朝廷的政策支持,借助蒸汽机等新式工具,将南洋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既带动了南洋的发展,也让大辽的经济日益繁荣。
在知节郡的稻田里,程处默正带着土着佣工收割稻谷。夕阳下,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装满稻谷的蒸汽船正顺着湄南河驶向港口。他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父亲常说的话:“咱们程家能有今天,全靠陛下的指引。好好干,让这南洋的稻田,成为咱们大辽永远的粮仓。”
远处的郡城墙上,“知节郡”三个大字在夕阳中熠熠生辉。这里不再是蛮荒之地,而是大辽在南洋的坚实据点;这里的百姓,无论是辽人还是土着,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而奋斗。而这,正是耶律现想要看到的——让大辽的旗帜,插遍每一片宜居的土地;让大辽的百姓,无论身处中原还是南洋,都能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