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倾泻在雕梁画栋的勾栏瓦舍之上,为这喧闹的烟花之地平添了几分朦胧与暧昧。凌云与文书生方才在包厢内达成心照不宣的盟约,酒意微醺间,各自打着如意算盘,俨然一副“肝胆相照”的模样。
正当凌云欲寻个借口抽身离去时,厢房外响起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谦和有礼的通报:“鄙人唐杰,冒昧叨扰,恳请凌大人赐见一面。” 来人正是那位使得含烟姑娘无暇他顾的“唐老爷”——本县三大丝织巨贾之一的唐杰。
老妈子在一旁惴惴不安地解释,说是她多嘴提及凌大人在此,唐老爷便执意要来拜会。凌云眸光一闪,心中已如明镜般透亮:无事不登三宝殿,此等人物屈尊来访,必有所求。他整了整衣冠,扬声道:“唐公请进。”
门扉轻启,一位身着栗色团花锦袍、体态略显富态的中年男子步入室内。他面容和善,眉眼间却透着商贾特有的精明,行动间礼数周全,对着凌云便是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在下唐杰,久仰凌大人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一旁尚未从“结盟”喜悦中完全回过神来的文书生,见到唐杰对凌云如此谦恭,不禁瞠目结舌。他自然认得这位坊间传闻“僮仆数百,织机如云”的大财主,更知其家宅恰与自家旧居比邻而望。在他印象中,唐杰向来是眼高于顶的人物,何曾对一区区巡检如此卑躬屈膝。
凌云坦然受了此礼,心中雪亮,这必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他从容还礼,并将身旁的文书生引荐给唐杰。唐杰目光扫过文书生,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显然是认出了这位曾蜗居附近的落魄书生,但面上却丝毫不露,依旧笑容可掬地拱手寒暄:“原来是文先生,失敬失敬。”
寒暄已毕,唐杰并未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再次向凌云发出邀请:“夜色尚浅,不知唐某可否有幸做东,请凌大人移步雅室,品茗详谈?” 凌云本欲归家,但转念一想,此等豪绅主动攀附,其所图之事,背后利诱定然不小。他略作沉吟,便颔首应允,对文书生嘱咐几句,遂与唐杰一同转入一间更为隐秘的茶室。
侍女奉上香茗,氤氲热气袅袅升起。唐杰并未如凌云所料那般提及近期沸沸扬扬的“生丝官营”之事,而是话锋一转,透露出更深层的意图。
原来,经此前“捐银五千反被架上高台”一役,唐杰痛定思痛,深感在县衙之内若无一位分量足够的“自己人”奥援,纵有万贯家财,亦难免为人鱼肉,甚至得了“散财善人”这般啼笑皆非的诨名。他虽凭借财势,在衙中诸多胥吏间铺设了眼线,然胥吏位卑言轻,终非长久之计。他渴望能扶持一位真正跻身流内、手握实权的官员。
然而,当下虽非海晏河清,官场却远未至公然卖官鬻爵的地步。且县衙中诸多如押司、录事等紧要吏职,多为世袭罔替,或由豪族把持,等闲难以插足。唐杰空有金山银海,却苦于无门路可通。
直至近日,他安插的眼线传来密报:凌云正式获授巡检告身,其原先担任的“押司”一职由此空缺出来!这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成了唐杰势在必得的目标。此职虽非官身,却掌文书案牍,贴近权力核心,实为经营官场网络的要津。
凌云听罢,方才恍然。他升任巡检后,心思皆在新职与各方周旋上,竟未虑及身后留下的吏职空缺竟也成了众人眼中的“肥肉”。这也难怪,时下官制,父职子继乃是常情,几无子显父荣、反哺父职的先例,故而凌云未曾念及此节。加之明府老爷对此未置可否,而凌云新官上任,风头正劲,旁人惧其威势,亦不敢轻易提及,竟致他对此等“资源”浑然不觉。
面对唐杰灼灼的目光,凌云并未立刻表态,他指节轻叩桌面,故作深沉道:“唐公所言,凌某知晓了。然此事关乎县衙吏员铨补,自有规制章程,非凌某一人可决。尚需斟酌,容后再议。”
唐杰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接口,声音压得更低:“大人放心,唐某深知其中关窍。若蒙大人成全,唐某必倾力以报,绝不让大人白白费心。” 言语间,“倾力以报”四字,已是重若千钧的承诺。
临别之际,唐杰似乎不经意地提及一事,权作附赠的“好意”:“另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近日风闻,织染署似对敝县此番官营生丝之举颇有兴趣,屡屡遣人探听虚实。凌大人辅佐明府,还望多加留意。” 他语焉不详,点到即止。
然而凌云听闻,内心却颇不以为然。他暗忖:如今早已非晚唐阉宦擅权之时,内廷诸司权势大不如前。何况王明府背后有吏部天官为座师,根基深厚,岂是区区织染署所能撼动?遂将此言暂置一旁,未甚留意。
辞别唐杰,凌云步出茶室,恰见文书生亦从如意姑娘房中走出,面色古怪,步履匆匆,似欲离去。凌云讶异道:“文兄何以如此匆忙?春宵苦短啊。”
文书生面露尴尬,支吾道:“这个……观察使大人立有规矩,随行人员不得外宿,小弟……小弟需得赶回驿馆。” 言罢,不待凌云再言,拱手一礼,便匆匆离去,背影竟有几分仓皇。
凌云望着其背影,摇头轻笑,正欲评价几句冯观察使的“不近人情”,却见如意姑娘手扶门框,纤腰款摆地走了出来,黛眉微蹙,纤手轻揉着后腰,语带娇嗔地向凌云抱怨道:“凌大人,您今日带来的这位文先生,可真真是位妙人……专走那崎岖小道,颠得奴家好生疼痛!这番辛苦,可非寻常缠头所能弥补的!”
凌云先是一怔,随即领悟其意,不由得失笑,宽慰道:“如意姑娘且宽心,此番经历,保你日后一不用忧心汤药之费,二则‘独门绝技’名声在外,自是宾客盈门,财源广进矣!”
喜欢衙役凌云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衙役凌云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