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惊涛骇浪
至道四年的初夏,北疆的风似乎都带着一股劫后余生的松弛。拒马河畔的血腥气已被新生的草木清香冲淡,雄州城头修补过的痕迹宛然,却不再有震天的杀声。耶律隆庆的十万大军,在杨延昭雷霆般的心理战与精准的后方打击下,仓皇北退,丢盔弃甲,元气大伤。经此一役,辽国南京道数年之内,再难组织起如此规模的南侵。
捷报传开,大宋北疆乃至整个河北,一片欢腾。定州城内,万民空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杨延昭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杨无敌”的名号,不再仅仅是军中尊崇,更深入市井乡野,成为百姓口中守护北疆的活传奇。
宣抚使司内,却并未被这胜利的喜悦完全笼罩。盛宴过后,文武散去,只留下核心几人。
“太师,此战之后,北疆可保数年安宁矣!”杨延光难掩激动,举杯向主位的杨延昭敬酒。他亲自执行了奔袭淤口寨的艰巨任务,如今功成归来,意气风发。
王贵更是咧着大嘴,拍着胸脯:“都是太师运筹帷幄!俺看那耶律隆庆,以后听到太师的名号,就得尿裤子!”
杨延昭端坐其上,面容沉静,并未因部下的赞誉而有丝毫得色。他举起酒杯,浅浅抿了一口,目光扫过在场诸人,缓缓道:“胜仗固然可喜,然居安思危,不可或忘。耶律隆庆虽败,辽国根基未损,其狼子野心,绝不会因此而泯灭。眼下之急,乃是如何善后,稳固这来之不易的局面。”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更重要的是,仗打完了,朝廷的封赏,也该到了。”
此言一出,厅内热烈的气氛稍稍冷却。杨延光和王贵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丝隐忧。他们都不是纯粹的武夫,深知“功高震主”四字的千钧分量。此前皇城司董太监在定州数月盘桓,虽无功而返,但其代表的猜忌信号,已然清晰无比。
如今,杨延昭再次立下不世之功,威望如日中天,朝廷会如何对待这位权倾北疆、手握重兵的大帅?
“太师,朝廷……此番当不会再行猜忌之举了吧?”杨延光试探着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杨延昭未置可否,只是将目光投向南方,仿佛要穿透重重关山,看到那座繁华而复杂的帝都汴梁。“但愿如此吧。”
数日后,朝廷的使者携圣旨抵达定州。
宣旨的排场极大,旌旗仪仗,浩浩荡荡,彰显着朝廷对北疆大捷的重视与褒奖。圣旨之中,对杨延昭及北疆将士极尽赞美之词,称其“忠勇冠世”、“算无遗策”、“力挽狂澜”,保全社稷,功在千秋。
具体的封赏如下:杨延昭加封检校太师(已是人臣极品),实封食邑增至两千户,赐帛五千匹,金银器皿无数。其麾下杨延光、王贵等主要将领,皆官升三级,赏赐丰厚。参战将士,俱有重赏,阵亡者抚恤加倍。
然而,在宣读圣旨的末尾,那使者(换了一位面生的宦官,并非之前的董太监)语气微微一顿,接着念道:“……北疆既安,然陕西李氏(西夏)桀骜,西陲未宁。着杨延昭,体念国事,总揽北疆军政之余,兼领陕西路宣抚使,节度麟府、环庆、鄜延诸路军马,相机策应,以靖西陲。望卿不负朕望,再立新功!”
兼领陕西路宣抚使!
这道任命,看似是将更大的权力和更广阔的战区交给了杨延昭,是对他能力的绝对信任和倚重。但厅内知情的将领们,心中却都是咯噔一下。
北疆与西线,相隔千里,情势迥异。兼领两地,意味着杨延昭需要同时应对辽国和西夏两个方向的威胁,责任倍增,精力必然分散。更重要的是,这等于将大宋近半的边防兵力置于他一人节制之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倚重”,而是将他推到了一个更加显眼、也更加危险的火山口上!
赏无可赏,便以虚职与更大的责任填之。这既是荣耀,也是枷锁。
杨延昭面色平静,一丝不苟地叩首接旨:“臣,杨延昭,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没有任何推辞,也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仿佛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使者宣旨完毕,换上笑脸,说了些恭维的场面话,便由人引去驿馆休息。
使者一走,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太师,朝廷这是……”杨延光眉头紧锁,语带愤懑。他感觉这封赏背后,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算计。
王贵更是直接,低声道:“让咱们同时盯着北边和西边?这他妈是怕咱们闲着?还是怕咱们权力不够大,死得不够快?”
杨延昭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议论。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信重,委以重任,我等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疆防务,乃我等根基,绝不能因兼领西线而有丝毫松懈。延光。”
“末将在!”
“北疆各军,汰弱留强,加紧操练,防务交由你全权负责,一应事宜,按既定方略执行,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至于西线……”杨延昭沉吟片刻,“李德明枭雄之姿,其子元昊更是青出于蓝,非易与之辈。朝廷此举,亦是无奈。我会即刻行文陕西各路,了解情势,再做区处。当前首要,仍是稳固北疆。”
他将那卷沉重的圣旨轻轻放在案上,仿佛那不是无上的荣宠,而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都下去吧,做好分内之事。记住,无论朝廷风向如何,我等守土安民之责,永不改变。”
众将凛然应命,纷纷退下。他们知道,太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未来的路,也必将更加艰难。
杨延昭独自一人留在空旷的大厅内,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他的身影拉得悠长。他走到那巨大的北疆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蜿蜒的边境线,最终落在西北方向,那片代表着西夏的广袤区域。
“李元昊……”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历史的惯性,似乎依然强大。即便他改变了杨家的命运,扭转了北疆的局势,但西边的这只恶狼,依旧在茁壮成长。
而来自汴梁的猜忌与制衡,也如同附骨之疽,随着他功劳越大,变得越发明目张胆和步步紧逼。
功高震主,已是事实。如今又加上了权倾边陲。
他知道,自己已然站在了风口浪尖。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稍有行差踏错,等待他的,恐怕就不仅仅是明枪暗箭,而是万丈深渊。
惊涛骇浪,已在前方酝酿。而他这艘看似庞大的巨舰,能否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局与连绵的战火中,找到正确的航向?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锐利。
无论前路如何,他别无选择,只能前行。为了这北疆的安宁,也为了他心中那份属于穿越者的、不甘屈从于命运的抗争。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