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过卫承芳后,奕帆心情颇为舒畅。
这位清流重臣的理解与支持,如同在这寒冬中为他点燃了一盏明灯。
次日,他与唐江龙再次信步闲游,想要好好领略这六朝古都的风物。
雪后的南京城格外清新,秦淮河上薄冰初融,画舫往来如织。
两人沿着河岸漫步,但见两岸楼台亭阁错落有致,酒旗招展,笙歌隐隐。
虽是冬日,但这江南的温柔富贵之气,却丝毫不减。
奕兄,你看这秦淮河,当真是十里珠帘,名不虚传啊!
唐江龙摇着折扇,虽是寒冬也不改其风流本色,道:难怪杜牧要写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奕帆微微一笑,目光却被河边一个不起眼的书摊吸引。
那书摊不大,摊主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书摊上除了常见的四书五经,竟还有些《梦溪笔谈》之类的杂书,更有几卷手抄的图纸,上面画着些奇特的机械结构。
老丈,这些书倒是别致。
奕帆上前,随手拿起一卷图纸翻阅。
老者抬起头,见是两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忙起身道:让公子见笑了。
这些都是老夫平日收集的一些杂书,登不得大雅之堂。
奕帆仔细看着图纸上的水车设计,发现其中竟运用了齿轮传动原理,虽然简陋,但思路新颖,不由赞道:这水车设计巧妙,可是老丈的手笔?
老者连连摆手道:老夫哪有这个本事。
这是城南宋员外闲来无事画的,放在老夫这里,想看看有没有同好之人。
宋员外?
奕帆心中一动,道:可是那位对格物之学颇有研究的宋承庆宋员外?
正是正是!
老者笑道,公子也认得宋员外?
奕帆与唐江龙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喜。
这宋承庆,正是后来写出《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之父!
没想到竟在南京偶闻其名。
久闻宋员外大名,不知可否引见?
奕帆恭敬地问道。
老者打量了二人一番,见他们气度不凡,便道:宋员外最爱结交有志之士。
二位若是有意,老夫可代为引路。
在书摊老者的指引下,奕帆二人穿过几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来到城南一处清幽的宅院前。
但见粉墙黛瓦,门楣上悬着格致斋三字匾额,笔力苍劲。
院墙内探出几枝寒梅,暗香浮动。
老者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个书童开门。
听闻来意后,书童引着二人入内。
院子不大,却布置得极为雅致。
假山盆景错落有致,一角还设有一座小小的水车模型,正在缓缓转动。
正堂门楣上挂着一副对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笔力浑厚,透着主人不凡的志向。
好一个格物致知
奕帆不禁赞道。
让二位见笑了。
一个温润的声音从堂内传来。
但见一位年约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缓步走出,身穿一袭半旧的青色直裰,面容清雅,目光明亮,手中还拿着一卷图纸。
这便是宋承庆了。
他虽然年轻,但举止从容,眉宇间自有一股书卷气。
在下奕帆,这是好友唐江龙,冒昧来访,还望宋员外见谅。
奕帆拱手行礼道。
宋承庆连忙还礼道:二位客气了。
方才书摊张老已经派人来知会过了。
快请里面坐。
堂内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主人的品味。
墙上挂着几幅机械图纸,书架上除了经史子集,更多的是《梦溪笔谈》、《武经总要》之类的杂书。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角的一个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模型:水车、风车、织机,甚至还有一个简易的蒸汽机模型。
这些都是员外的手笔?
唐江龙惊讶地指着那些模型。
宋承庆谦逊一笑道:闲来无事,随手做些小玩意儿,让二位见笑了。
奕帆走到蒸汽机模型前,仔细端详。
这个模型虽然简陋,但锅炉、气缸、活塞一应俱全,显然设计者对蒸汽动力已有相当认识。
员外这个设计,可是利用了水汽之力?
奕帆问道。
宋承庆眼睛一亮道:奕公子也懂这个?
奕帆微微一笑,指着模型道:若是在这里加一个飞轮,在那边设一个调速器,效率当可提高三成。
宋承庆闻言,急忙取来纸笔道:还请奕公子细说!
两人就在模型前讨论起来。
奕帆凭借后世的物理知识,指出了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宋承庆则以其扎实的工艺基础,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越谈越是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日上三竿。
妙!妙啊!
宋承庆拍案叫绝,道:奕公子这些见解,当真令人茅塞顿开!
这时,一个三岁左右的幼童摇摇晃晃地从内室跑出,扑到宋承庆腿边,奶声奶气地叫道:爹爹!
宋承庆爱怜地抱起孩子道:这是犬子应星。
星儿,快给两位叔叔行礼。
小应星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奕帆二人,有模有样地作了个揖,逗得众人都笑了。
奕帆看着这个未来将写出《天工开物》的孩子,心中感慨万千。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巧的放大镜,递给小应星道:这个送给你,用它看东西,会变得很大哦。
小应星接过放大镜,好奇地对着书本照去,顿时惊喜地叫起来:字变大了!
宋承庆见状,更是惊讶道:这...这是何宝物?
不过是个小玩意儿罢了。
奕帆笑道,原理其实简单,不过是利用凸透镜聚光放大。
他简单解释了一下光学原理,宋承庆听得如痴如醉。
奕公子大才!
宋承庆由衷赞叹,道:这些格物之理,经公子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
唐江龙在一旁笑道:我们奕兄的学问,那可是深不可测。
这一路南下,不知让多少人大开眼界呢!
宋承庆忽然正色道:奕公子,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员外请讲。
公子学识渊博,见解超凡。
在下想请公子收犬子为徒,传授这些格物之学!
宋承庆郑重其事地说道。
奕帆一愣,随即笑道:员外言重了。
应星还小,当以启蒙为重。
况且在下年轻识浅,岂敢为人师表?
公子过谦了!
宋承庆激动道,方才听公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些学问,才是真正经世致用之道。
若是星儿能得公子指点,将来必能有所成就!
这时,小应星也扯着奕帆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道:叔叔教星儿!
奕帆看着这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心中一动。
他蹲下身,柔声道:好,等星儿再长大些,叔叔一定教你很多有趣的知识。
宋承庆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众人重新落座,宋承命仆人奉上香茗。
茶是上等的雨前龙井,清香四溢。
奕公子此番南下,所为何事?
宋承庆问道。
奕帆便将奉旨勘察沿海、筹建港口之事细细道来。
当他说到想要引进新式船舶、改进航海技术时,宋承庆更是兴奋不已。
不瞒公子,
宋承庆道,在下对船舶制造也略有研究。
如今海船多以福船、广船为主,虽然坚固,但速度太慢,且受风向影响太大。
他取来一卷图纸展开,上面画的是一艘造型奇特的三桅帆船。
这是在下设计的快船,采用软帆,吃水浅,速度快。
只是还有些技术难题未能解决。
奕帆仔细看着图纸,发现这艘船的设计已经相当接近后世的飞剪式帆船,不由暗暗称奇。
他指着几处关键部位,提出了改进意见。
若是将船首做成尖削状,船底加装龙骨,再配合这种帆装,速度当可提高五成以上。
宋承庆听得两眼放光,急忙取笔记录。
两人越谈越是投机,从船舶制造谈到航海技术,从天文导航谈到机械动力。
奕帆凭借超越时代的知识,每每都能提出独到见解;
宋承庆则以其扎实的工艺基础,将这些想法落到实处。
若是能造出不受风向影响的船,那该多好!
宋承庆感叹道。
奕帆心中一动,低声道: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他在纸上画了一个简易的蒸汽机示意图道:利用水火之力,推动轮机,便可不受风向限制。
宋承庆看着图纸,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良久,他才颤声道:这...这当真可行?
原理上是可行的。
奕帆道,只是需要解决锅炉强度、密封等诸多技术难题。
非一日之功啊。
宋承庆激动地站起身,在堂内来回踱步道:若是真能造出这样的船,那...那将是划时代的创举啊!
唐江龙在一旁笑道:宋员外,您可别被我们奕兄吓着了。
他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多着呢!
宋承庆正色道:这哪里是稀奇古怪?
这是开万世太平的良方啊!
他转向奕帆,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奕公子,在下愿倾尽所学,助公子完成这航海大业!
奕帆连忙还礼:有员外相助,实乃奕某之幸!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
奕帆二人起身告辞,宋承庆亲自送到门外,依依不舍。
奕公子日后若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尽管开口。
宋承庆诚恳地道,在下虽不才,但在机械制造方面,还是能帮上些忙的。
奕帆笑道:待港口选址确定,定当请员外前来指点。
离开宋宅,唐江龙感叹道:这位宋员外,当真是个奇才。
那些机械设计,便是工部的老师傅也未必能及。
奕帆望着天边绚丽的晚霞,意味深长地道:这大明,卧虎藏龙啊。
只是这些人才,往往被埋没在草莽之间。
所以奕兄才要广纳贤才?
唐江龙笑道。
不错。
奕帆点头,道:独木难成林。
要成就大业,非得汇聚天下英才不可。
两人沿着秦淮河漫步回转,但见华灯初上,画舫上的歌声越发婉转动人。
奕帆心中却无半点旖旎之念,满是方才与宋承庆交谈的兴奋。
有了宋承庆这样的技术人才,有了卫承芳这样的清流支持,他对未来的航海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
只是不知那天魔教,接下来又会使出什么手段?
他望着秦淮河上星星点点的灯火,眼神渐渐坚定。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在这大明的版图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