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邦的话音落下,办公室里静得可怕。
那句“由你,林舟同志,担任组长”,像一枚无声的炸雷,在王厅长的耳边轰然引爆。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抽空了,只剩下一个僵硬的驱壳。他下意识地看向林舟,那个年轻人依旧站在地图前,身姿挺拔,侧脸在灯光下勾勒出一条冷静而坚毅的曲线。
组长……
自己,一个在教育系统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正厅级干部,现在要在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副厅级干部手下当副组长。
荒谬。
这是王厅长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词。
紧接着,是屈辱。
但当他的目光再次触及赵兴邦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时,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尾椎升起,瞬间浇灭了所有的情绪。他明白了,这不是商量,是通知。从林舟走进这间办公室,说出那句“我完全赞同王厅长的方案”开始,自己就已经掉进了对方精心编织的网里,每一步挣扎,都只是让这张网收得更紧。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输得连自己是怎么输的都后知后觉。
苏晓的反应则简单得多,她只是看了林舟一眼,微微颔首,接受了任命。对她而言,职位和头衔没有意义,只要能做事,能把那五十亿的资金看得明明白白,她不在乎是在谁的手下。
“书记,我……”林舟转过身,似乎想说什么。
赵兴邦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不用有顾虑。权力,责任,还有压力,我一并给你。三天后,我要在省委常委会上,听到你完整的‘教育公平’改革方案。记住,我要的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份能落地、能执行、能看到结果的作战计划。”
“是。”林舟不再多言,立正应下。
会议结束。
当办公室的门在身后关上,走廊里的光线显得有些刺眼。三人一前一后地走着,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格外清晰。
王厅长走在最后,他看着前面并肩而行的林舟和苏晓,那两个背影,一个沉稳如山,一个锋利如刃,像极了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他忽然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一个被强行塞进这幅画面里的,多余的背景板。
“王厅长。”
走到电梯口,林舟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王厅长身子一僵,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林组长,有何指示?”
这一声“林组长”,叫得他自己都觉得牙酸。
林舟仿佛没听出他话里的情绪,只是平静地说:“王厅长是教育领域的老前辈,未来这项工作,还需要您多多指点。特别是教师宿舍的选址和建设标准,离了您这位专家,我们可就是两眼一抹黑。”
这话听上去是客气,是尊重,但王厅长却听出了另一层意思。林舟这是在划定他的“责任田”——盖房子是你最擅长的,也是你提出来的,那你就把这件事做好。至于其他的,就不用你操心了。
“不敢当,不敢当。一定配合好林组长的工作。”王厅长含糊地应着。
电梯门开了,苏晓走了进去,林舟也跟了进去。王厅长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和他们乘同一部电梯。
看着缓缓合上的电梯门,隔绝了林舟那平静的目光,王厅长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整个后背都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
当林舟和苏晓回到办公室时,李瑞和马叔正焦急地等待着,像两只热锅上的蚂蚁。
“老大!怎么样?”李瑞第一个迎了上来。
马叔虽然没说话,但那紧锁的眉头和手里的烟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林舟没有回答,只是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端起那杯已经凉透了的水,喝了一口。
“苏晓。”
“在。”
“审计督查小组的方案,尽快完善。人员名单,你来拟定,直接报给省纪委和组织部。”
“明白。”苏晓干脆利落地应下,转身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林舟又看向马叔:“马叔,‘银发支教’计划,可以正式启动了。您先草拟一个章程,重点是解决老同志们的后顾之忧,比如保险、食宿、交通和医疗保障。钱不是问题。”
马叔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用力地掐灭烟头:“好嘞!我马上去联系那帮老家伙,保证给你拉起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说完,马叔也风风火火地走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舟和李瑞。
李瑞看着林舟这一连串的发号施令,整个人都还处在一种云里雾里的状态。他挠了挠头,小心翼翼地问:“老大,这……这是成了?”
“成了第一步。”林舟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三天后,常委会。”
“常委会?”李瑞一惊,“这么快?我们的方案还只是个框架,报告怎么写?拿什么去说服那帮大佬?”
“所以,”林舟抬起头,看着他,“接下来的四十八个小时,看你的了。”
他指了指李瑞的电脑:“我要的,不是辞藻华丽的报告,是数据,是能让所有人闭嘴的数据。”
李瑞瞬间明白了。
林舟需要他用技术,将那个宏大的“教育公平”理念,翻译成最直观、最震撼的语言。
“老大,你放心!”李瑞的眼神也变得专注起来,“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他也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工作间,办公室的门被关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整个办公室,终于只剩下林舟一个人。
他闭上眼,意识沉入那片浩瀚的因果沙盘。
整个江北省的地图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一次,他关注的不再是具体的建筑或人物,而是地图上那些无形的“能量流”。
一股股代表着“年轻劳动力”和“人才”的蓝色气流,正源源不断地从西北部的深山区域,流向东南部繁华的城市群。这是一个持续了数十年的失血过程,缓慢,但从未停止。
【推演启动:目标——教育不公的长期社会影响。】
【时间跨度:三十年。】
【变量:维持现状。】
林舟的意念下达,沙盘瞬间加速运转。时间以年为单位,飞速流逝。
十年后。
沙盘上,西北部那片代表着贫困地区的蓝色区域,颜色变得更深了。代表着年轻人的光点,流失速度加快了三倍。沙盘侧边弹出一行行冰冷的数据:【黑石县,常住人口中,18-35岁青年占比下降至8%】【当地小学入学率下降20%,初中入学率下降35%】【新增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占比上升至60%】。
一幅模拟的未来新闻画面在林舟脑海中闪过:一个破败的县城,街上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墙上刷着“严厉打击外出务工诈骗”的标语。
二十年后。
那片蓝色区域,已经变成了近乎黑色的“死亡地带”。代表年轻人的光点,几乎绝迹。沙盘给出的因果链清晰无比:【教育崩塌 -> 人才枯竭 -> 产业空心化 -> 地方财政破产 -> 基础设施废弃 -> 社会秩序失控】。
又一幅新闻画面弹出:记者站在一座长满荒草的学校前,报道着这里最后一个教学点的撤销。镜头扫过,教室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块破裂的黑板,上面还残留着半截粉笔字——“我的梦想”。
三十年后。
沙盘上,那片黑色区域开始向外“侵蚀”。由于极端贫困和绝望,大量的社会问题开始向周边的富裕地区蔓延,像一片无法遏制的毒瘤。整个江北省的经济发展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代表社会稳定度的红色警戒线,被一次次突破。
【推演结论:教育不公,非癣疥之疾,乃心腹大患。短期损一地之生机,中期毁一代之希望,长期则动摇社会之根基。若不根治,三十年后,江北将无未来可言。】
林舟从沙盘中退出,脸色有些苍白。
尽管早已预料到结果,但亲眼目睹这幅末日般的景象,还是让他心头沉重。
他没有停歇,立刻启动了第二次推演。
【推演启动:变量——“教育公平”改革方案全面实施。】
【时间跨度:三十年。】
沙盘上,时间回溯到原点。
一股由“智慧教育平台”和“银发支教计划”构成的、金色的能量流,开始逆着人才流失的方向,涌向那片蓝色的土地。
这一次,沙盘呈现的景象,截然不同。
第一年。
代表着“知识”的数据流,通过无形的网络,精准地覆盖了每一所乡村学校。同时,一支支由退休老教师、老专家组成的“银发军团”,深入到最偏远的教学点。沙盘上,代表着学生的光点,亮度开始普遍提升。
第五年。
黑石县。一间明亮的“智慧教室”里,孩子们戴着VR眼镜,正“遨游”在浩瀚的星河中。屏幕上,是省城特级教师风趣幽默的讲解。教室后排,一位头发花白的退休物理教授,正和当地的年轻老师,一起微笑着看着这一幕。
沙盘侧边,数据开始跳动:【黑石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比例,提升80%】【首批“智慧教育”受益学生,考入一本院校人数,实现零的突破】。
第十年。
一个惊人的变化出现了。那股持续了数十年的、从西北流向东南的人才气流,流速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回流”迹象。
沙盘给出了因果解释:【教育水平提升 -> 本地人才涌现 -> 结合本地资源,催生新产业(如:智慧农业、文化旅游电商)-> 创造就业岗位 -> 人才回流】。
一幅模拟画面弹出:一位当年从黑石县考出去的大学生,正带着他的创业团队,利用无人机和物联网技术,在乡亲们的田里,搞起了有机农业。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第二十年。
沙盘地图上,那片刺眼的蓝色,已经大面积褪去,变成了代表着健康发展的浅绿色。城乡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整个江北省的经济地图,不再是一极独大,而是呈现出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繁荣景象。
林舟将这些推演出的画面、数据、因果链,全部转化为最精炼的图表和报告,加密发送给了李瑞。
他知道,这,将是三天后,在省委常委会上,最锋利的一把剑。
三天后。
省委常委会会议室。
气氛庄严肃穆。全省最高决策层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发言席的林舟身上。
林舟没有念稿子。他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身后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正播放着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那是沙盘推演出三十年后,江北省那片“教育塌陷区”的模拟景象——荒废的学校,绝望的眼神,凋敝的城镇。
“各位领导,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这就是三十年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
林舟的声音不大,却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在座的常委们,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政坛老将,但此刻,看着那一幅幅比灾难片还要真实的画面,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紧接着,画面一转。
明亮的智慧教室,遨游宇宙的VR体验,朝气蓬勃的创业青年,绿意盎然的现代化新农村……
“而这,是我们选择奋斗,才有可能迎来的未来。”
林舟没有讲太多大道理,他只是将沙盘推演出的两幅截然不同的未来,血淋淋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
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报告结束,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赵兴邦环视一周,沉声问道:“同志们,都谈谈看法吧。”
没有人说话。
震撼。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林舟的这份报告,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汇报。它像一部精准的预言,以无可辩驳的数据和逻辑,剖开了问题的本质,也指明了唯一的出路。
“我同意。”分管组织的省委副书记第一个举手,打破了沉默。
“我同意。”省纪委书记紧随其后。
“同意。”
“同意。”
……
一只只手,接连举起。
赵兴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正准备宣布投票结果。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他的秘书快步走到他身边,俯身在他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了几句话。
在座所有常委的目光,都好奇地投了过来。
只见赵兴邦的脸色,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那份惊讶变成了一种混杂着激动与深意的复杂神情。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所有人,直直地落在林舟身上。
“林舟同志,”赵兴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刚才,中央办公厅打来电话。”
他停顿了一下,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国家教育部和中央深改办,对我们江北省正在酝酿的教育改革方案,给予了高度关注。”
“他们,有一个新的指示。”
《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