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这棵大树,在时代的风雨中扎根愈深,开枝愈广。
当小丽、小红、小艳这一代仍在为虚实边界的融合、星际梦想的落地而呕心沥血时,更年轻的第三代,那些几乎与互联网同龄、在数字世界中如鱼得水的“数字原住民”们,已经开始以他们独有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甚至反过来,为家族的前行之路照亮新的方向。
小星:元宇宙里的“骑士”
阿强的女儿小星,刚满十五岁,却已是某个热门元宇宙平台小有名气的虚拟服装设计师和社群组织者。
她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嗅觉和外向性格,但思维模式却完全是Z世代的——注重自我表达、社群认同和数字权益。
一天晚餐时,她气鼓鼓地摔着手中的增强现实眼镜,向全家吐槽:“太气人了!‘幻星’平台简直是无耻强盗!”
原来,她花费数周心血设计的一套以梅家“云绣”纹样为灵感的虚拟旗袍,上线后大受欢迎,短短几天销售额可观。但平台方突然修改了用户协议,声称平台对用户上传设计拥有“永久无偿使用权”,并擅自将小星的设计批量复制,以更低价格出售,甚至用于平台官方的NFt营销活动,利润却一分未与小星分成。当她试图申诉时,得到的只是冰冷的自动回复和更加苛刻的分成条款。
“他们就是在剥削我们!把我们创作者当免费劳动力!”小星眼圈发红,声音里充满了被侵犯的愤怒,“很多独立设计师都不敢吭声,怕被封号!”
阿强一听,第一反应是生意人的算计:“平台抽成是高了点,但毕竟流量大啊,忍着点,销量上去还是有的赚……”
“爸!这不是钱的问题!”小星猛地打断他,眼神灼灼,“这是原则问题!是我们的劳动和创意被偷走了!在虚拟世界,我们的创作就是我们的一切!他们不能这样为所欲为!”
她饭也没吃完,就跑回自己房间。家人都以为她只是在闹脾气。
然而,几天后,阿强惊愕地发现,小星竟然联合了平台上近百位遭遇类似不公的创作者——有画家、程序员、音乐人、模型师——成立了一个名为“元宇宙创客维权联盟”的组织。
他们没有采取激烈的对抗,而是展现了极高的数字时代组织智慧和舆论动员能力。
小星负责外联和文案,她撰写了一篇逻辑清晰、证据确凿的公开信,详细揭露平台“协议陷阱”和“复制剥削”的行为,并翻译成多种语言,通过社交媒体和游戏论坛散发。
另一位擅长编程的盟友则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帮助创作者一键备份自己在平台上的作品数据和销售记录。还有盟友制作了讽刺平台政策的病毒式传播短视频。
这场由青少年发起的、“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维权行动,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主流媒体对元宇宙世界产权和劳工权益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幻星”平台的股价应声下跌。
最终,在舆论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压力下,平台方不得不派出高管与小星等人谈判,被迫修改了部分不公平的用户协议条款,并承诺建立更透明的收益分配和侵权投诉机制。
小星回到家,脸上带着疲惫却胜利的笑容,对目瞪口呆的父亲说:“看,爸,有些架,不是不能打,而是要看怎么打。在哪儿丢了场子,就在哪儿找回来。”这一刻,阿强仿佛在女儿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母亲小红在超市门口对抗地头蛇的那股狠劲,只是战场和武器,已然天差地别。
小海:无声世界的“桥梁”
而小艳的儿子小海,这个一度封闭在自己世界里的“星星的孩子”,如今已是省内有名的特殊教育艺术中心的明星学员和助教。他的画作愈发深邃动人,色彩运用大胆而充满灵性,尤其擅长捕捉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情感流动和抽象概念。
小晴的“梅家元宇宙”团队在开发无障碍访问功能时遇到了瓶颈。如何让视障、听障等特殊人群也能顺畅地体验虚拟世界,感受其中的艺术和文化?传统的语音提示和文字描述显得苍白无力。
小艳无意中对小晴提起了这个难题。一旁安静画画的小海忽然抬起头,拿出他的平板电脑,快速画了一系列草图递过来。
草图展现的是一个极其新颖的构想:将不同的颜色、纹理、甚至元宇宙中的虚拟物体,通过一个特殊的转换算法,实时对应生成不同的、富有情感层次的振动频率和温度变化,并集成到一个可穿戴的背心或腕带设备上。比如,看到虚拟的火焰,设备会产生温暖的震颤;触碰到虚拟的流水,则会传来清凉的、流动般的脉冲;而面对一幅数字画作,其主色调和笔触节奏会被转换成一套复杂的、可感知的“触觉交响乐”。
小晴看到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这完全跳出了常规的视觉替代思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跨感官感知”路径!
她立刻邀请小海作为特别顾问加入项目组。小海虽然依旧很少言语,但他通过绘画和简单的代码指令,与工程师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
在他的核心创意指导下,团队成功开发出了“感知桥”系统的原型机。
首批邀请来测试的视障和听障用户体验后,反响极其热烈。一位失明多年的老按摩师激动地“触摸”着元宇宙中复刻的敦煌壁画,流着泪说:“我……我好像‘看’到了飞天的裙带在飘……是那种……很轻很柔的振动……”一位听障女孩则通过设备,第一次“听”懂了虚拟音乐会上旋律的激昂与舒缓。
小艳看着儿子专注地和工程师们比划交流的样子,看着那些特殊用户脸上绽放出的惊喜笑容,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明白,儿子那与众不同的大脑,不是缺陷,而是一份独特的礼物,一份能连接不同感知、弥合世界裂缝的天赋。小海用他的沉默,为许多人搭建起了通往新世界的桥梁。
小芯:量子世界的“绣娘”
小丽的孙女小芯,则代表了第三代在硬科技领域的锋芒。她是个不折不扣的物理学天才少女,尤其痴迷于量子计算那神秘而充满潜力的世界。家庭聚会上,当大家讨论元宇宙和传统手艺时,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沉浸在她那写满薛定谔方程和量子比特演算的笔记本里。
一次,她听到小艳姨婆和王大姐讨论一种极其复杂的传统“双面三异绣”(正反两面图案、针法、色彩皆不同)技艺面临的失传风险,因为其对绣娘的空间想象力和手法要求高到变态。
小芯突然抬起头,推了推厚厚的眼镜,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也许……可以用量子退火算法来优化针路径和丝线张力配置。”
满桌大人愕然。王大姐好奇地问:“小芯啊,啥是量子……退火?跟绣花有啥关系?”
小芯拿起一支笔,在餐巾纸上画了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比特示意图,试图解释:“你看,绣娘的大脑就像一台经典的计算机,要一步步计算针从哪里下,线怎么走,很慢,容易错。但如果我们把绣绷上的每一个点看作一个量子比特,把所有可能的针法路线看作一个能量景观,用量子退火算法来模拟,就能快速找到最优的那条‘能量最低’的路径,也就是最省力、效果最好、还能避免背面打结的绣法……甚至可以模拟不同丝线材质在微观层面的摩擦系数……”
她越说越兴奋,完全没注意到周围人越来越迷茫的眼神。只有小晴听得两眼放光。
后来,在小晴的鼓励和技术支持下,小芯真的把她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了一个高中科研项目。
她利用学校接触到的云端量子计算资源,编写了一套算法,成功对一种简单的双面绣针法进行了优化模拟,并通过机械臂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显示理论上能提升约15%的效率和降低瑕疵率。
这个项目让她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最高奖,并引起了清华大学相关实验室教授的注意,直接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录取通知书送到梅家那天,小芯依旧表情平静,只是眼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对前来道贺的小艳和王大姐说:“姨婆,王奶奶,等我学好了,做出更强的量子计算机,说不定就能把你们脑子里最厉害的那些‘手感’和‘经验’,都算出来,存下来,让以后谁都能学会最厉害的刺绣。”
王大姐愣了半天,笑着揉了揉小芯的头发:“傻孩子,有些东西啊,是算不出来的,得靠心去悟,靠手去练。”但她看向小芯的眼神,却充满了慈爱和惊叹。她知道,这个世界,终将是这些敢想敢做的孩子们的。
餐桌上,三姐妹看着这些个性迥异、却都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第三代,心中感慨万千。
她们不再是被保护的对象,而是已经开始用他们的方式,参与甚至引领家族的未来。
小红给小星夹了块红烧肉:“慢点吃,吃饱了才有力气跟那些坏平台斗!” 小艳温柔地看着小海,替他捋了捋额前的碎发。
小丽则拍了拍小芯的肩膀:“去了清华,好好学,家里……以后说不定真要靠你那个‘量子绣花’呢。”
老宅里灯火通明,笑语喧哗。虚拟与真实、传统与未来、不同的代际与能力,在这一刻,并非割裂与冲突,而是如同小海画中那般,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着一曲充满希望的、迈向未来的交响乐。
第三代的觉醒,意味着梅家的“共生”理念,拥有了更丰富、更年轻、也更不可限量的内涵。
喜欢梅家三朵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梅家三朵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