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过后,林父照常出门摆摊卖编织品,竹筐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
林邑川与母亲闲聊片刻,叮嘱她修炼时若感不适便及时停下,待母亲回房修炼,他也回到自己房间思索修炼安排。
他将每日时间精细划分:半个时辰用于炼体功法、身法剑法修炼,锤炼肉身与技击之术;
三个时辰潜心修炼《白诀》,夯实炼气期根基;
各花一个时辰钻研《神雕极》雕刻术、丹术与符箓,打磨辅助技艺;
法术因动静较大不便在家练习,需每两日择机前往百山密地演练;
睡前观想 “凝练灵识图” 温养灵识,闲暇时则陪父母说话、帮忙做家务,让修行与生活相得益彰。
每日破晓时分,天色未明,林邑川已在前院的老槐树下盘腿而坐,吐纳调息。
晨露沾湿衣袍,他却浑然不觉,任由天地灵气顺着经脉游走,滋养气海。
《白诀》的运转在晨光中渐入佳境,灵气如溪流般在体内循环,直到厨房飘出饭菜香,他才将最后一丝灵力纳入气海,缓缓收功睁眼,眼底灵气流转。
早饭过后,前院立刻化作修炼场 ——《十方炼体诀》带动真气在体内周天运转,骨骼发出轻微的 “咔咔” 声,肉身强度在一次次淬炼中稳步提升;
宝剑在槐树枝桠间穿梭,剑光凌厉,《九刃剑法》的九道剑气劈开晨雾,留下细碎的光影;
《踏雪无痕》的步法轻盈如猫,转眼跃上墙头,身形飘忽;
紧接着《风影九变》的残影在院中交错,虚实难辨。
半个时辰便将身法与剑法尽数打磨,汗水浸湿衣衫,却让他精神愈发振奋。
稍作休整,他取出刻刀与青竹,指尖灵气注入刀锋,《神雕极》的雕刻术行云流水。
前两层 “雕形”“注气” 境界早已圆满,此刻正钻研 “生魂” 境界的经络运转图。
木屑纷飞间,竹片上的仙鹤羽翼渐丰,喙爪锋利,似要振翅破空而出,灵气在雕刻纹路中流转,赋予其勃勃生机。
临近正午,他提着食盒穿梭在市集街巷,人声鼎沸中,看父亲接过饭菜时欣慰的笑容,皱纹都舒展开来。
灵识悄然扫过四周,确认无人注意这对平凡父子间的温情,才转身归家,脚步轻快。
午后的时光被阅读《炼丹基础要略》与《符箓入门》填满。
阳光透过窗棂,在书页上投下光斑,他时而蹙眉思索丹药配伍,时而临摹符箓纹路,指尖凝聚灵气在空中虚画,感受符文的灵力流动。
遇到晦涩之处,便取出玉简贴于眉心,借助前人感悟加深理解。
每两日,林邑川便背着储物袋踏入百山密地。
那里的灵气浓郁得近乎实质,草木葱茏,鸟兽绝迹。
他在隐蔽的山洞中闭关,白天引动天地灵气修炼《白诀》,气海灵气愈发凝练;
夜晚则在空旷山谷中施展法术,火球术炸开绚烂火光,冰箭术凝结森森寒气,飞剑划破夜空留下银弧,轰鸣声惊起林间飞鸟,却无人知晓这秘境中的修炼奇观。
出发前,他特意在家中训练了五只信鸽,鸽哨声中,系着玉简的信鸽振翅飞向大丰城,确保与父母的联系从未间断,报平安的字迹温暖而安心。
家族传承的《神雕极》最高境界 “生魂”,传说修炼到这一步,雕刻出来的物件能获得一丝灵性,真正活动起来,甚至能听从主人的命令。
不过,册子上也写明,千百年来,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寥寥无几,堪称奇迹。
林邑川的雕刻技艺已臻化境,所雕之物栩栩如生,细节入微,却始终困于 “生魂” 门槛,灵气注入后难有灵动感。
踏入练气期后,虽能输出灵气、凝聚灵识,具备了驱动 “生魂” 的基础,却在尝试《神雕极》功法时遭遇瓶颈。
按功法要求向雕刻小老鼠注入灵气时,量大则材料崩解,木材瞬间爆炸成碎片;
量小则毫无反应,灵气如石沉大海。
反复尝试十余次均告失败,却让他愈发执着。
他意识到或许是凡俗材质难以承载灵气,遂以灵识筛查旧藏材料,最终锁定三件具备灵韵之物:黑木棒,来源不明的木质材料,表面无特殊纹路,灵识触及时却有微弱共鸣,似有草木精魄;
无名兽骨,骨体泛青灰色,纹理间隐现荧光,似蕴含某种野兽残留精魄,灵气感最为强烈;
灵气石,普通石质中缠绕淡金色灵气脉络,质地坚硬但灵性较弱,适合作为基础载体。
林邑川选择灵性最突出的无名兽骨雕刻小老鼠,刀光闪烁间,兽骨渐成小鼠模样,形态逼真。
首次注入灵气时出现突破性进展,兽骨小鼠在灵气注入后微动数下,四肢轻颤,虽短暂却让他欣喜若狂。
但灵气耗尽即停止活动,证明材质可承载灵能却无法持久。
他在雕刻内部开凿灵窍,嵌入灵石碎块作为能量源,再次注入灵气后,小鼠四肢蹬动,在地面快速跑动,却因缺乏灵识引导而失控乱窜,撞翻茶具、啃咬书卷,闹出不少笑话,最终被他盛入铜盆限制活动范围,才得以消停。
林邑川在修炼之余持续观察雕刻小老鼠的灵石供能情况,发现不同属性灵石对其活动时长与动作特性影响显着。
五种灵石中,土系灵石供能最久,可达 5 个时辰,小鼠动作却最为迟缓,灵能输出平稳如大地沉稳,一步一顿;
木系灵石供能 4 时辰,小鼠动作如藤蔓舒展般流畅,转向灵活,灵能波动呈现类似呼吸的周期性起伏,生机勃勃;
水系灵石供能 4 时辰,小鼠移动如水流滑行,急停急转毫无顿挫,灵能损耗均匀但尾端有少量逸散,灵动飘逸;
火系灵石供能刚好 3 时辰,小鼠动作带残影,偶有火焰状灵气尾迹,灵能初期爆发性输出明显,后期衰减较快,热烈奔放;
金系灵石供能最短,仅 2 时辰,小鼠动作却最为迅猛,动作锐利如金属切割且碰撞有声,灵能呈脉冲式释放并伴随高频震颤,锐不可当。
这些发现让他对灵气属性与材质的关联有了更深理解,离 “生魂” 境界又近一步。
林邑川望着在铜盆里打转的雕刻小老鼠,意识到尽管灵气供能让其动起来,但不受控的特性毫无实用价值。
他尝试将灵识直接附着在鼠身,以意念操控动作,却发现有效范围仅限三米内,且需持续分心维持控制,稍一疏忽小鼠便会恢复无序跑动,撞得盆沿 “当当” 作响。
这让他想起《白诀》筑基篇中 “分识术” 的记载 —— 若能将一缕灵识分离并烙印在雕刻物中,赋予其简单指令,或许能突破操控局限。
首次尝试时,林邑川在冥想中凝聚一缕发丝般的灵识,小心翼翼地注入小鼠眉心灵窍。
当灵识触碰到兽骨内残留的乙木气息时,忽然产生细微共鸣,仿佛积雪融入春水般自然贴合,没有丝毫排斥。
他试着通过这缕分识下达 “绕盆左转” 的指令,小鼠先是停顿片刻,周身青灰色灵光闪烁几下,继而缓缓调转方向,以比土系灵石驱动时更慢的速度开始绕行,动作虽迟缓却精准执行了命令。
然而不到半柱香时间,分识突然如琴弦崩断般消散,灵识连接中断的瞬间,他眉心传来轻微刺痛,小鼠重新陷入乱撞,刚才的有序仿佛从未出现。
原来以他练气期修为,灵识根基尚浅,还无法维持灵识分身的稳定存在。
查阅《灵识御物要诀》后,林邑川发现分识术的关键在于 “识基固化”:需在雕刻物中构建能承载灵识的锚点,类似丹器炼制中的 “器灵巢”,为分识提供栖息之所。
经过一日测试,他总结出当前阶段的极限:可维持三缕分识同时存在,每缕每日最多执行五次简单指令,如前进、转向、停止等,单次操控距离仍受限于三米范围(灵识强度与修为成正比)。
若强行扩大范围或增加指令复杂度,分识会因负荷过大产生扭曲,甚至反噬主识,让他头痛欲裂。
他隐约意识到,这种将灵识碎片化并赋予特定功能的技术,若能与雕刻术深度融合,或许能衍生出 “灵识傀儡” 的独特修炼体系 —— 既可用作侦察、警戒,在探索未知地域时提前探查危险;
亦能在战斗中充当牵制手段,干扰敌方视线;
甚至为未来炼制高阶器灵埋下伏笔,让死物真正拥有 “灵智”。
此刻,那只承载着分识的兽骨小鼠正按照指令,在月光下沿着窗台缓缓爬行,尾尖偶尔闪烁着微弱的青金色灵光,像是在回应他的期待。
林邑川目光落在窗台那只仍在缓慢爬行的兽骨小鼠上,灵识与分识的连接让他清晰感知到小鼠的状态。
他忽然想起《神雕极》残页中 “五行逆施,必生灾变” 的警示,结合近日对不同属性灵气的观察,心中萌生一个念头:不同属性灵气融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于是决定去百山密地进行各种类型灵气融合实验。
他向母亲说明要去百山密地闭关几日,叮嘱她按时修炼、注意安全,又留下两只信鸽以防不测,随后便背着储物袋,施展神行步只身前往百山密地。
一路疾行,山林在他身后飞速倒退,灵识散开警惕着四周,很快便抵达那处熟悉的隐蔽山洞,洞内灵气缭绕,正是进行灵气实验的绝佳场所。
林邑川在百山密地,将五种属性灵石依次摆成五行方位,深吸一口气,开始了灵气融合的系统测试。
他先用灵识如蚕丝般分别包裹金、木、水、火、土五缕灵气,形成五个散发不同色泽的灵能团,悬浮在半空微微震颤。
金与木:
他驱使金系银白色灵团与木系翠绿色灵团缓缓靠近。
刚一接触,金芒如刀刃般切割木灵,翠色藤蔓疯狂生长试图缠绕银芒,两者剧烈冲突,发出刺耳的尖啸。
林邑川灵识猛地一紧,强行引导二者融合,刹那间爆发出刺目的青白光芒,最终凝结成一枚布满裂纹的金属叶片,叶片边缘泛着诡异的绿光,轻轻一碰便化作齑粉,同时释放出一股锋锐又带着腐朽气息的能量波动。
金与水:
这次他小心翼翼推动金系灵团与水系天蓝色灵团。
当二者交融,银白与湛蓝相互渗透,竟诡异地形成了流动的液态金属,在半空凝成一把闪烁寒光的短剑虚影。
短剑表面流转着水波纹路,散发出刺骨寒意。
林邑川试着用灵识操控,短剑应声斩向一旁巨石,在石面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切口,切口边缘还结着冰霜。
金与火:
赤红色火灵与银白色金灵甫一接触,便如同干柴遇烈火,金芒被瞬间点燃,化作熊熊燃烧的赤金烈焰。
火焰中不时迸射出细碎的金色火星,所落之处,地面岩石被熔穿。
林邑川全力维持灵识,火焰渐渐凝聚成一枚带着锯齿的火轮,高速旋转时,周围空气扭曲,散发着毁天灭地般的威压。
金与土:
土系的黄色灵团与金系灵团接触后,宛如金属沉入大地,银白光芒渐渐被土黄吞没。
片刻后,两者融合成一块表面布满金属纹路的土黄色矿石,矿石质地坚硬无比,林邑川用刻刀全力劈砍,仅留下一道浅痕,且矿石隐隐有将刻刀吸附的趋势。
木与水:
翠绿色木灵与天蓝色水灵相遇,瞬间如同春水滋养草木,二者柔和交融,化作一团散发着蓬勃生机的碧色灵雾。
灵雾所过之处,地面枯黄的杂草迅速生长,开出娇艳的花朵。
林邑川将灵雾引入雕刻的枯木中,枯木竟抽出嫩绿的新芽,焕发出盎然生机。
木与火:
火灵一触及木灵,翠色瞬间被赤红色吞噬,燃起冲天大火。
火势借着木灵的生机疯狂蔓延,林邑川慌忙以水系灵能压制,才避免酿成大祸。
最终残余的灵气凝结成一块焦黑的木炭状物体,表面偶尔闪过几缕微弱的绿色光芒,似乎是木灵不甘的残响。
木与土:
土黄与翠绿缓缓融合,形成一种带着颗粒感的翡翠色灵团。
灵团落地后,化作一方肥沃的土壤,土壤中迅速长出翠绿的藤蔓,藤蔓上结满晶莹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林邑川能感受到果实中蕴含着醇厚的生命能量。
水与火:
二者刚一接触,便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赤红色与天蓝色交织成狂暴的漩涡,所过之处,岩石被瞬间汽化,又在极寒的水灵气作用下凝结成冰晶。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林邑川掀飞数米,待烟尘散尽,地上留下一个布满冰与火痕迹的深坑,坑底还残留着几滴不断沸腾又冻结的奇异液体。
水与土:
黄色土灵与蓝色水灵相遇,渐渐混成浑浊的泥浆。
泥浆表面泛起气泡,不断膨胀收缩,最后硬化成一块泛着水光的坚硬泥岩,泥岩表面有水流状的纹路,轻轻敲击,竟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敲击玉石。
火与土:
赤红火灵涌入土灵,土黄迅速被染成赤红,两者剧烈反应,地面开始隆起,形成一座小型火山。
火山口不断有岩浆涌出,岩浆表面覆盖着一层土黄色的硬壳,硬壳破裂时,迸发出带着焦土气息的火焰,场面壮观又危险。
测试完毕,林邑川疲惫地瘫坐在地,后背抵着冰冷的岩壁,识海传来阵阵刺痛,像是有无数细针在反复穿刺。
看着眼前因灵气融合而满目疮痍的场景 —— 焦黑的岩石、凝结的冰晶、炸裂的碎石散落满地,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些截然不同的融合效果,不仅让他对五行灵气的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更为他在雕刻与修炼之路上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仿佛推开了一扇隐藏的秘境之门。
林邑川在百山密地的岩坪上席地而坐,指尖轻抚着新雕刻的石球 —— 核桃大小的青冈石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内部被精心凿出两个空腔,中间以薄石板相隔,结构精巧。
他屏息凝神,将一缕水灵气与一缕火灵气分别注入石球两侧空腔,水灵气如清泉般在左侧空腔流转,火灵气似火焰般在右侧空腔跳跃,中间的薄石板如阀门般隔开两股属性截然相反的灵能。
“就用这块鹰嘴岩试试。”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将石球抛向三米外突出的岩石,动作干脆利落。
石球撞击岩面的刹那,林邑川迅速掐诀激发驱物术,灵识精准操控下,石球内的石板应声翻倒。
红蓝两色灵气在狭小空间内轰然相撞,爆鸣声震耳欲聋,鹰嘴岩前端被轰出脸盆大小的凹坑,碎石如暴雨般砸向地面,扬起阵阵烟尘。
他快步上前蹲下身,测量坑洞深度,指尖触到残留的灵能时瞳孔微缩:坑底岩浆与冰晶交错的奇特痕迹,一半炽热如焰,一半酷寒如冰,竟与三日前水火爆轰实验的结果分毫不差,验证了灵气融合效果的稳定性。
接下来的几日,林邑川展开了灵气储存时效的测试。
他将二十枚石球分为四组,每组分别充能后静置不同时长,严谨地记录着每一组的变化:
·甲组(一刻钟):石板翻倒瞬间,爆轰威力与即时注入的石球无异,气浪强劲,可将三斤重的石块掀飞两丈远,灵能爆发充分。
·乙组(两刻钟):爆炸坑洞直径缩小三成,灵能对冲时的光芒明显黯淡,火灵呈现橙红色而非炽烈的赤金,威力有了显着衰减。
·丙组(三刻钟):仅有轻微爆响,石块表面出现蛛网裂纹却未击穿,残留灵能中水火属性纯度降至初始值的一成,灵能几乎消散大半。
·丁组(四刻钟):石板翻倒后灵气几乎毫无反应,两股灵能如死水般混合成灰黑色液体,散发着刺鼻的焦糊味,彻底失去了爆轰能力。
“灵能在封闭空间内会自主消解,时效大概在两刻钟左右。” 他在随身携带的兽皮笔记中写下结论,字迹因识海刺痛有些潦草,却记录得十分详细。
林邑川在灵气输出极限测试中,不断向石球注入灵气,当注入第一百缕灵气后,体内灵气彻底耗尽,头晕目眩,遂立刻打坐恢复,运转《白诀》吸纳天地灵气补充气海。
经后续测试,他发现十缕灵气可发出一个火球术,以此推算,以他当前的灵气储量,最多能发出十个火球,但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必须留两成灵气施展其他法术,比如灵盾术或御物术。
测试过程中,他也深刻认识到《神雕极》修炼当前面临的瓶颈:受灵识强度和灵力储量的限制,分识难以长期稳定存在,灵识长期保存之法也尚未掌握,继续强行钻研可能事倍功半。
故决定暂不急于推进这门功法,回去后抓紧练习符箓与丹药之术,打好基础,待修为提升后再回过头攻克难关。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百山密地的岩坪上,将林邑川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收拾好测试用的石球和笔记,望着满目疮痍却充满收获的实验场地,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这次百山密地之行,虽然疲惫不堪,识海饱受刺痛,但对五行灵气的特性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更在灵气运用和储存上获得了宝贵的数据,这些都将成为他未来修炼路上的重要基石。
他背起储物袋,施展神行步,身影很快消失在密林之中,朝着大丰城的方向而去,心中对未来的修炼充满了期待。
喜欢天命人的仙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命人的仙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