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西山。
那间熟悉的、代表着国家最高决策中枢的会议室里,气氛前所未有的特殊。
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着的都是共和国在各自领域的“帅才”级人物。航天的杨总工、空军的陆总工、海军的魏总工、超算的孟院士,每一位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行业震动的泰山北斗。而今天,他们却像是在等待一场重要考试的学生,神情严肃,面前都摆放着厚厚的文件夹。
林浩、陈默和苏晓月,作为“新地平线”的代表,坐在了会议桌的一侧。
会议室的首位,坐着那位头发花白、眼神温和而深邃的首长。他的面前,只放着一份文件,正是林浩和苏晓月连夜完成的那份——【关于启动“创世工程二期”,应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能缺口的紧急报告】。
“同志们都到齐了。”首长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缓缓扫过全场,“这份报告,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比我更清楚它背后的分量。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了最好的‘种子’,但我们发现,地不够了。”
“在林浩同志做正式汇报前,”首长看了一眼各位总师,“我想先听听你们各位‘大地主’的意见。你们谁,最缺这块地?”
首长的开场白带着一丝轻松,却瞬间点燃了会场的气氛。
航天的杨总工第一个按下了发言键,他的语气急切而有力:“首长,各位同仁,我先说。‘九州一号’的长程试车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这意味着,我们困扰了近二十年的重型火箭发动机可靠性问题,从根源上被解决了。按照计划,明年我们就要开始空间站核心舱段的密集发射,后年就要启动载人登月的设备验证。这些任务,发射窗口都是以‘天’来计算的,一天都不能等。没有‘华夏一号’的涡轮泵,我们的火箭,就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航天领域,急需产能!”
“杨总,你们航天是急,我们空军就是火烧眉毛了!”空军的陆总工立刻接过了话头,“秦峰同志设计的新型涡轮盘,让我们的高超音速发动机性能获得了飞跃。这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战略侦察机和空天飞行器,都有了最可靠的动力核心。现在,大洋彼岸的竞争对手,同样的项目也在加速推进。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天空安全的赛跑,谁先撞线,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我们空军,等不起!”
“陆总,天空要争,但我们脚下的深蓝,同样寸土不让!”海军的魏总工声音洪亮,毫不示弱,“cGt-50燃气轮机的心脏病解决了,我们的新一代航母和主力驱逐舰,才能真正实现全电推进,成为一艘‘安静的刺客’。航母战斗群的部署,关乎到我们整个海洋生命线的安全。更不要说,‘奋斗者二号’的万米深潜,那关系到未来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国家战略安全。每一项,都是刻不容缓!”
三位军工领域的总师,言辞恳切,据理力争。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国家最核心的利益。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孟院士,缓缓地按下了发言键。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消耗产能的“大户”,可能还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硬件。
“各位总师说的,都是国之大事,我完全理解。”孟院士的语气很平静,但他接下来说的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我只说一个事实。”他看向首长,“‘铸心计划’第一阶段的成果,大家都知道了。一枚小小的芯片,性能提升了一百七十倍。那么,如果我们将整个‘神威之心’全部升级完毕,会发生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给出了一个震撼性的结论。
“根据我们最新的评估,升级完成的‘神威之心’,其综合算力,将超越目前全球所有超算算力的总和。它推演一颗新药,可能只需要几天;它模拟一架新飞机,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它甚至能对未来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做出精确到‘周’的预测;一台升级完成的‘神威之心’足以支撑五百台以上的创世满功率工作。”
“它将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在科研、经济、国防、社会治理等所有领域,最强大的‘大脑’和‘推演机’。它带来的,是整个文明等级的跃升。”
“但是,”孟院士的语气变得沉重,“要完成这个大脑的构建,我们需要二十万片超导芯片。以现有的这一百台‘创世’机器目前的生产效率,即便它不眠不休地只为我们服务,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而在这一年里,我们所有的军工项目,都将无米下锅。”
孟院士的话,让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如果说,海陆空天是国家的“四肢”和“铠甲”,那么超算,就是国家的“大脑”。手脚再快,铠甲再硬,没有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来指挥,也只是一个空壳子。
问题,被推到了一个两难的绝境。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集到了林浩的身上。他是这个“幸福烦恼”的缔造者,也是唯一可能解开这个结的人。
林浩站起身,走到了会议室中央的汇报台前。
他没有先谈困难,而是先向在座的所有前辈,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首长,各位总师。首先,我代表‘新地平线’,感谢国家和各位对我们的信任。”
“大家刚才说的产能问题,确实存在。我们做过最精确的测算。”他调出了韩立阳和秦峰做的那份生产计划表,“以现有的一百台‘创世’机器,同时满足五大领域的需求,理论上,需要将我们现有的产能,扩大至少五倍。”
五倍。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林浩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这个问题,不是无解的。”
他切换到下一页,上面只有一行大字。
【关于“创世”机器本身的规模化量产可行性报告】
“‘创世’之所以难以复制,是因为它的核心部件,比如声子透镜、能量场约束器,都需要极高的制造精度。但现在,我们有了‘创世’自己。”
“报告的核心结论只有一条,”林浩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们可以用‘创世’,来制造下一代的‘创世’。通过母机的自我复制,我们可以将新机器的制造成本降低70%,制造周期缩短80%。”
“我们缺的不是技术,只是时间和资源。”
林浩的汇报,像一剂强心针,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为之一振。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首长的身上。
首长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直到林浩汇报完毕,他才缓缓地抬起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林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来,我们的林总,现在成了最‘富有’,也最‘贫穷’的人啊。”他用一句轻松的玩笑,打破了凝重的气氛。
“富有,是因为你手里掌握着足以改变国家未来的钥匙。贫穷,是因为你只有一把钥匙,却要开五扇同样重要的大门。”
首长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扫过祖国的万里疆域。
“同志们,我们今天遇到的,不是困难,是机遇。是我们的科技发展,第一次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才遇到的、幸福的机遇。”
“既然一把钥匙不够用,那我们就再造四把!”
他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他转过身,面向所有人,正式宣布:
“我决定,在‘百机计划’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创世工程二期’,代号——‘新百机计划’!”
“国家将调集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的全部力量,在未来一年之内,协助‘新地平线’,在东北、西南、西北,再选址建立三个全新的国家级生产基地!”
“新增‘创世’机器,四百台!”
“项目所有审批流程,一路绿灯!所有资源,优先保障!”
“总指挥,”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林浩身上,充满了信任和嘱托,“依然由林浩同志担任!”
那一刻,整个会议室里,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发自内心的掌声。
一个更宏大、更激动人心的时代,在这一刻,由最高层亲自开启。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