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桉树林的树梢,林野就扛着石斧、揣着炭笔木板往山坳走。昨天画的避难所草图还在怀里揣着,夜里反复琢磨了半宿——选址不仅要安全,还得兼顾取水、通风、防御,甚至要给未来的储物、养殖留余地,容不得半点马虎。
山坳口的风比别处小太多,昨夜的露水还挂在草叶上,地面干得很快,黄土地踩上去硬邦邦的,没有半点泥泞。林野站在山坳中央,张开手臂感受风向——风从东南边来,被山坳西侧的土坡挡住,只有零星的风丝掠过脸颊,正好避开了海上刮来的咸湿海风,以后冬天住在这里,肯定暖和。
他蹲下身,用石斧尖在地上划了道线,顺着山坳的走势,把避难所的位置定在土坡脚下——土坡能挡西侧的寒风,还能防止雨水往屋里灌。接着拿出炭笔木板,对照着昨天的草图,在地上画出五米长、三米宽的长方形轮廓, corners用石头做了标记,连门口朝东、窗户朝西的位置都一一对应好。
画完轮廓,林野开始检查周边环境。往东走二十步,就能看到泉眼方向的红布条标记,取水不算远;往南是稀疏的桉树林,砍树取材方便,还能挡点阳光;往北是片空地,以后能搭个晾晒场,晒鱼干、草药都合适;只有往西的土坡,得看看会不会有落石——他爬上土坡,坡上全是结实的黄土,没有松动的石头,坡顶长着几丛灌木,根系能固住泥土,雨季也不怕滑坡。
最关键的是防御。林野绕着山坳走了一圈,没发现新鲜的兽踪,只有几只野兔的脚印,说明这里很少有大型猛兽来;离雨林边缘足有半里地,毒蛇、瘴气都够不着;站在山坳口,能清楚看到远处的海岸和泉眼,一旦有外人或兽物靠近,老远就能发现,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他又蹲在轮廓线里,用手刨了刨土——土层下面是硬实的红黏土,不用怕挖地基时塌坑;旁边的土坡能挖个地窖,用来储存食物和物资,比窝棚里的地窖更干燥、更安全。甚至还想到了以后在山坳外搭个围栏,围出片小院子,既能养鸡(要是能抓到野鸡),又能放些杂物。
太阳升到头顶时,林野终于把选址的细节都敲定了。他坐在石头标记上,啃着烤兔干,望着地上的轮廓线,心里越想越满意:背风、干燥、安全、取水方便、取材近,还能兼顾未来的规划,这处山坳简直是为永久避难所量身定做的。
歇了会儿,他开始在轮廓线的四个角,各挖了个半尺深的坑,埋上粗竹杆当固定桩——免得后面放线时走样。又用藤绳把四个竹杆连起来,拉成规整的长方形,绳线绷得紧紧的,连一丝偏差都没有。
下午,林野没急着砍树,而是沿着山坳的土坡,仔细清理了周边的杂草和碎石——杂草容易藏蛇虫,碎石会影响后续挖地基。他还用石斧把土坡脚下的几棵歪脖子桉树砍了,这些树挡着避难所的光线,砍下来的树干正好能当搭建框架的辅料。
傍晚时,山坳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规整的轮廓线在夕阳下格外清晰,四个竹杆桩立在 corners,藤绳拉成的框架笔直又稳固。林野站在轮廓线中间,想象着未来的样子:原木墙壁立起来,茅草屋顶盖上去,门口挂着鹿皮门帘,火塘里的火苗映着窗户,储物间堆着满满的物资,地窖里藏着铜钥匙和秘密……心里暖得发烫。
走回窝棚的路上,林野特意绕到泉眼边,打了罐淡水——明天挖地基肯定累,得提前备好水。他望着山坳的方向,脚步轻快,连脚底板的酸痛都忘了。选址定了,就像心里有了锚,接下来的砍树、挖地基、搭框架,虽然累,却都有了明确的目标。
火塘里的火苗跳动着,林野把今天选址的细节,一一记在木板上:山坳尺寸、风向、取水距离、周边环境……甚至画了个简易的地形草图,标上了树、泉眼、空地的位置。他知道,建永久避难所是个大工程,每一步都要记清楚,不能出半点差错。
夜深了,林野躺在铺上,手里攥着那块山坳捡的光滑石子,很快就睡着了。梦里,他站在新建成的避难所门口,看着日出从东边的泉眼方向升起,暖光洒在原木墙壁上,舒服得让他笑出了声。
喜欢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