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林野就扛着磨得锃亮的石斧往桉树林走。昨天定好了避难所的轮廓,今天得砍够搭建墙壁的原木——五米长、碗口粗的至少要二十根,还得备些细木当横梁,活儿比想象中还重。
桉树林就在山坳南边,走几步就到。他选树很挑剔,专挑树干直、枝丫少的成年桉树——这种树木质硬,不易腐,搭墙最结实。石斧抡圆了砍下去,“嘭”的闷响震得手发麻,树皮裂开道深沟,淡黄色的树汁顺着斧刃往下淌,黏糊糊的沾在手上。
砍第一棵树时,林野特意留了个心眼——在树干底部斜着砍出个“V”型缺口,这样树倒的时候能顺着缺口方向倒,不会砸到旁边的树。砍到约莫半深,树干开始“嘎吱嘎吱”响,他赶紧往旁边退,只见桉树晃了晃,“哗啦”一声朝着山坳方向倒下,压得杂草乱颤,枝叶间还惊起几只睡眼惺忪的麻雀。
太阳爬到头顶时,林野已经砍倒了八棵桉树。他顾不上擦汗,坐在树干上啃了口烤兔干,就开始处理树枝——用石斧把树干上的枝丫砍干净,只留光秃秃的主干,再把树干底部的树根削平,方便后续挖地基时立稳。
可刚处理完两棵,林野就发现问题:树干太粗,光靠手拖不动,从树林到山坳虽然不远,但八棵树堆在林边,得想办法运过去。他赶紧往窝棚跑,扛来之前编的粗竹绳,把三根树干捆成一捆,绳子一头拴在树干上,另一头套在肩上,弯腰往前拽——竹绳勒得肩膀生疼,却比徒手拖省劲多了。
一趟趟下来,肩膀被勒出了红印,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砸在地上的落叶上,晕开小小的湿痕。运到第五趟时,林野实在没力气了,坐在山坳的轮廓线旁,灌了半罐泉眼的淡水,才缓过劲来。他看着堆在一旁的原木,心里算了算:二十根还得砍十二棵,今天怕是砍不完,得加快速度。
下午,林野换了个砍树的法子——先在树干上砍出两道平行的切口,再用石斧从切口中间劈,这样能省不少力气。果然,效率快了很多,不到两个时辰,就砍够了二十根原木。接下来是处理木材最关键的一步:去皮和削枝。
他找了块平整的大礁石当工作台,把原木架在上面,用石斧的刃口顺着树皮往下刮。桉树的树皮很容易剥,“唰唰”几下就能刮下一大片,露出里面淡黄色的木质,光滑又坚硬。刮完树皮,再用石斧把原木表面削得笔直,去掉凹凸不平的地方——这样搭建墙壁时,原木之间能贴合得更紧,不会漏风漏雨。
处理木材时,林野没浪费一点边角料——剥下来的树皮堆在一旁,晒干后能当引火物;削下来的木屑装在竹篮里,以后填墙缝能用;甚至连细小的枝丫,都捆成捆,准备当柴火。在岛上求生,每一点物资都不能浪费。
夕阳西下时,二十根原木终于全部处理完:去皮削直的原木堆在山坳轮廓线旁,整整齐齐的像一排卫兵;树皮和木屑分类堆好,枝丫捆成的柴堆冒着淡淡的烟气(刚剥的树皮有点潮,先晾着)。林野靠在原木上,浑身酸痛,却忍不住笑了——最难的伐木和初步处理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挖地基、搭框架,离建成避难所又近了一步。
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木屑,往泉眼走——得打罐水,再捡些海蓬子当晚饭。路过桉树林时,他特意看了看剩下的树,心里盘算着:明天得砍些细木当横梁,还要找些韧性好的藤蔓,用来捆扎原木;处理好的原木得再晾两天,让水分蒸发些,这样搭建时更稳固。
回到窝棚,林野把身上的木屑拍干净,坐在火塘边,烤了几条小鱼干。火塘里的火苗映着他满是灰尘的脸,却掩不住眼里的笑意。今天虽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但看着山坳里堆得整齐的原木,就觉得一切都值了——那些原木,不是冰冷的木头,是未来避难所的墙壁,是他在岛上安稳生活的希望。
夜里,林野睡得格外沉。梦里,他正用石斧把原木一根根立在地基里,原木之间严丝合缝,阳光透过树枝洒在他身上,暖融融的。醒来时,天刚蒙蒙亮,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起身拿起石斧——新的一天,挖地基的活儿,还等着他呢。
喜欢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