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再次看向许冠文,眼神锐利:“但是,冠文,钱要花在刀刃上。你去东京,必须盯死每一个环节,色彩调校要明快,符合喜剧氛围;
混音要突出市井的现场感,特别是那些街头巷尾的环境音、喜剧包袱点的音效,必须精准。
我要的是能经得起放大镜看的品质,这十三万,每一分都要听到响动。”
“我明白,郑生!您放心!我一定盯死!”许冠文激动地差点站起来,胸口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声音都有些发颤。
郑硕微微颔首,最后意味深长地说:“这次去东映或东宝,不仅是做后期,也是去取经,去看看亚洲最顶尖的片厂是怎么运作的。
结交几个靠谱的技术专家,对我们未来只有好处。”
说完,他根本不给一脸焦急的霍建宁任何劝阻的机会,话音未落,便伸手拿起桌上那部奶油色电话的听筒,动作利落地开始拨号——那是一个需要转接的国际长途号码。
他直接联系的是“墨方”玩具在脚盆鸡最大、合作也最深入的代理商——万代株式会社的社长山科诚先生的直线电话。
电话接通后,郑硕立刻换上一口流利且措辞得体的英语,语气沉稳又不失热情:
“莫西莫西,山科社长,我是香江凤凰实业的郑硕。许久未见,近来可好?”
他寒暄了几句,感谢万代在墨方销售上的紧密合作,随即话锋一转,切入正题,语速稍快但清晰依旧:
“这次冒昧打扰,是有一件要紧事想拜托您,需要动用您在东京商圈的人脉。
我这边刚杀青一部电影,希望能请东映或者东宝公司最顶尖的后期团队来负责全片的冲印、剪辑和混音……
对,品质和效率是第一位的,价格方面,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协商。
万代与东映素有业务往来,烦请您务必帮我牵线搭桥,安排一次最高级别的接洽。这份人情,我郑硕一定铭记在心。”
放下电话,郑硕的目光立刻转向一旁因他如此雷厉风行而一脸震惊的许冠文,语气果断地下达一连串指令,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脚盆鸡那边的渠道,我会通过万代的关系全力敲定,最快这两天就会有消息。
冠文,你现在的任务,是立刻回到片场,从核心团队里挑选最精干、最可靠的人,组建一个三到五人的后期协调小组,你必须亲自带队。
小组主要成员是导演、剪辑和声音指导,要熟悉我们所有的拍摄素材和创作意图。
准备好所有胶片和工作样片,一旦脚盆鸡那边联系妥当,你们必须第一时间飞过去,无缝对接,确保创作理念能准确传达。”
他略一停顿,补充道,考虑得极为周密:“我会让建国从安保部派两个最得力、机灵且懂些日语的兄弟跟组,全程负责你们在脚盆鸡的行程安排、沟通和安全保障。异国他乡,凡事要周全。”
“可是……郑生!这……这成本实在太高了!”霍建宁终于忍不住,顾不上礼节,焦急地插话,额头上急出了细汗。
“十三万港币!这几乎是……这已经是我们拍一部中小成本电影的全部预算了!
现在香江电影市场起起伏伏,行情并不算顶好,万一……我是说万一票房回收不及预期,这笔巨款很可能就……就打了水漂了!这风险太大了!”
郑硕抬起一只手,果断而平静地打断了霍建宁的话,目光锐利地扫过他,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在安抚,更在定调:
“建宁,你们的担忧,我知道,也理解。成本是高,风险是存在。
但你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我们通过《鬼马双星》要卖的,不仅仅是一部能让观众笑完就忘的喜剧片。
我们卖的是‘许氏兄弟’这块刚刚打响、潜力无限的金字招牌,卖的是我们‘凤凰-许氏兄弟’公司未来能打通东南亚、乃至更远国际市场的渠道和信誉!”
他身体微微前倾,加重了语气:“如果因为舍不得在最后关头投入,让成片的画面质感、声音效果粗糙不堪。
让人家一看就觉得我们是小作坊、地摊货,那才会彻底砸了招牌,那才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之前所有的投入,宣传造势,都会付诸东流。”
最后,他给出了让财务负责人稍微安心的方案,也彻底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至于这笔超支的预算,你们不必过分担心。我不会动用公司的风险储备金。
我会优先从‘墨方’玩具上个月在东南亚产生的分红,以及正大便利店未来几周的预期利润里临时调拨资金来覆盖。
这件事,到此为止,不必再议了。”
------
就在许冠文带着整个《鬼马双星》剧组的期望,以及那些装满拍摄素材、沉甸甸的胶片箱,坐上飞往东京的航班,去攻克后期制作那座技术大山的同时。
郑硕商业版图上的另一颗棋子,也在香江本地悄无声息地落下了。
在他位于观塘工业区的“凤凰工业”服装厂房里,景象与片场的艺术氛围截然不同。
巨大的车间里,一排排老式脚踏缝纫机发出密集而规律的“哒哒哒”的声响,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工业协奏曲。
日光灯光把水泥地面照得一片惨白,空气中飘浮着细小的纺织纤维和淡淡的机油味。工人们两班倒,加班加点,流水线上正源源不断地产出的,不是普通的工装或衬衫。
而是一批根据电影《鬼马双星》里主角行头精心仿制出来的“明星同款”服装。
流水线的一头,挂着许冠文在电影里穿的那套标志性行头——一套看起来有些皱巴巴、尺寸似乎不太合身、透着小人物精明与窘迫感的浅色西装,领带也打得歪歪斜斜。
另一头,则是许冠杰饰演角色穿的那件更显年轻、时髦的仿皮夹克。
这些戏服被精心拆解,版师们仔细研究了每一个细节,从西装的收腰线条到夹克的拉链款式,确保仿制品既保留电影里的神韵,又更适合日常穿着。
“伯雄……”郑硕在厂长邓伯雄陪同下走进车间,声音在机器轰鸣中依然清晰,他拿起一件刚下线、还带着线头的仿制夹克,手指摩挲着面料。
“用料就按我们定的,用现在市面上最时兴的‘涤纶’混纺料子,挺括不起皱。
做工一定要细,线头处理干净,扣子钉牢。我们卖的不是地摊货,是‘电影同款’,质感不能差。”
“老板您放心……”邓伯雄赶紧保证:“每一道工序都盯得很紧,尺寸也按您的要求,分了普通码和加大码,适合不同体型的后生仔。”
郑硕点点头,目光扫过车间尽头,那里已经堆起了一摞摞打包好的纸箱,箱子上印着显眼的“鬼马双星潮流同款”字样以及电影Logo。
“包装箱的设计不错,醒目。库存情况怎么样?”
“第十一批的西装两千件,夹克三千件,今晚就能全部打包完毕。
按照您的指示,已经联系好了运输队,只等电影首映式第二天凌晨,就准时发往我们在港九和新界筛选出来的那五十家位置最好、客流最大的正大便利店。”王主管汇报着,语气带着一丝兴奋。
这种电影没上映、周边产品就已备足库存的模式,在香江当时还很少见。
“很好。”郑硕放下衣服,语气沉稳地交代。
“价格就按我们定的,西装定价五十八港币,夹克四十八。
首批上市,搞个‘开业酬宾’,头三天每件便宜五块钱。要让年轻人觉得,花点小钱就能买到‘明星款’,划算。”
他脑中那台“灵魂AI”冷冰冰地投射出数据:
『周边产品销售模型推演:基于电影预期热度及目标客群(16-25岁青年)消费力测算,此定价毛利率维持在65%首月售罄概率71%。
关键变量:电影上映后口碑发酵程度与明星服饰话题性。』
这是一次典型的“影娱+实业”的联动试水。郑硕要精准地测一测,一部成功的电影所带来的热度、明星效应,究竟能多大程度地转化为线下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零售利润。
他不仅要赚取票房收入,更要把电影打造成一个流量入口,引导观众走出影院后,走进他的便利店,完成二次消费。
“告诉所有正大便利店的店长……”郑硕对跟在身后的霍建宁补充道:
“这些衣服上架时,要在店铺最显眼的位置布置专门的展示区,挂上电影海报。允许顾客试穿。
店员要统一话术,强调这是‘许氏兄弟’电影里的明星同款,穿出去就是最潮的。”
他要把正大便利店,不仅仅是当成卖零食饮料的杂货铺,更要将其打造成一个紧贴潮流、快速响应的时尚前沿阵地。
电影是引爆话题的引擎,而遍布街角的便利店,则是将这种话题热度迅速变现的最佳渠道。
离开嘈杂的车间,坐回车里,郑硕看着窗外掠过的观塘街景。
这里没有东京的繁华,却有着最扎实的制造业根基和最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
他相信,只要打通了创意、制造与渠道的任督二脉,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这一次联动试水,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他对“凤凰系”未来产业联动的战略构想。车轮滚滚,驶向的不仅是仓库,更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新商业模式试验场。
喜欢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