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生与娄晓娥在茶楼的一番深谈,彻底点燃了他心中蛰伏已久的火焰。
时代的闸门已经打开,那股奔涌向前的洪流,他若再不投身其中,必将抱憾终身。
更何况,如今他不仅有自己的家庭要负责,更凭空多出了两个需要安排和补偿的儿子(娄晓娥带来的),那份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强烈。
回到家中,他与丁秋楠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
他没有隐瞒娄晓娥归来以及小谦的身世(只说是当年意外,略去了细节),也坦诚了下海经商的打算。
丁秋楠初闻震惊不已,默默垂泪,但最终选择了理解和接受。
多年夫妻,她深知丈夫非池中之物,那个小小的后勤处,早已容不下他的抱负。
她只要求一点:无论如何,不能抛下这个家。王水生紧紧握住她的手,郑重承诺。
第二天,王水生便向厂里递交了辞呈。
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王水生是谁?是轧钢厂实权在握的后勤处长!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却始终稳坐钓鱼台的人物!就连李怀德后来倒台清算,他都因为早早划清界限且根基深厚、人脉广泛而安然无恙,甚至在前不久刚刚被提拔为正处长!前途一片光明!
这样一个人,居然要在此时辞职?放弃铁饭碗,去当个体户?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厂领导再三挽留,同事们议论纷纷,95号院的禽兽们更是酸溜溜地各种猜测:“肯定是犯了什么事了!”“我看是站错队了,待不下去了吧?”“说不定是外面有相好的了!”
王水生对所有的挽留和议论都只是笑笑。
他顺利办完了离职手续,脱下那身穿了多年的干部服,感觉浑身一阵轻松。
他的第一步,选择了餐饮。
这是他的老本行,也最容易起步。他找到了南易。
南易如今在食堂也是老师傅了,但同样感到憋闷,一身厨艺无处施展。
王水生只问了一句:“想不想真真正正地开个自己的酒楼,做没人敢想的好菜?”南易几乎毫不犹豫就点了头,辞了职跟着王水生干。
王水生和娄晓娥联手,资金迅速到位。
他们在繁华地段盘下了一个不小的店面,装修得既大气又符合时代审美,取名“悦来酒楼”。王水生任总经理,负责整体运营、采购和关系打点;娄晓娥负责财务;南易则是行政总厨,全权负责后厨。
开业前夕,王水生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悦来酒楼,不收粮票!不收肉票!所有菜品,明码标价,只收人民币!
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票据制度尚未完全取消,几乎所有物资还处于计划供应阶段。
王水生这么做,风险极大!但他早有准备,一方面通过娄晓娥的渠道从南方搞来计划外物资,另一方面,他那个物资丰沛的小世界,才是他最大的底气!
开业当天,悦来酒楼人山人海!人们都被“不用票”和南易精湛的厨艺吸引而来。
红烧肉、香酥鸡、清蒸鱼……一道道久违的、用料扎实、香味扑鼻的硬菜被端上餐桌,价格虽比凭票购买贵上一些,但对于那些有积蓄、又馋了太久的人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酒楼的生意瞬间爆火!每天门口都排起长队,一座难求。人们口口相传:“悦来酒楼不要票!菜做得比过年还好吃!”
巨大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王水生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严格把控菜品质量和服务,同时开始迅速复制成功模式。
很快,第二家“悦来酒楼”分店在另一个城区开业,同样火爆。
紧接着,第三家分店也开始筹备……
王水生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天赋和魄力。
他不仅开酒楼,还开始涉足原材料供应,甚至利用积累的资金和娄晓娥的视野,悄悄布局刚刚兴起的电器和服装行业。
昔日的王处长,迅速完成了向王总的转变。
他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积累,成为了四九城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赫赫有名的“万元户”,不,是“十万元户”、“百万元户”!
95号院的人看着王水生坐着小轿车进出,看着他的酒楼日进斗金,嫉妒得眼睛都红了,却也只能在背后酸几句。
他们知道,那个曾经和他们在一个院里拌嘴争斗的王水生,早已一飞冲天,到了一个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而王水生的脚步,并未停下。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喜欢四合院之我与她不得不说的故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之我与她不得不说的故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