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的盛夏浸在蜜甜的香气里,沙枣林的枝桠被红透的果实压得弯弯的,风一吹,枣子碰撞着发出 “簌簌” 的响,像无数小铃铛在叶间摇晃。小豆子踩着李伯新编的竹梯,手里举着带钩的竹杆,正小心翼翼勾住最高处的那串沙枣 —— 这是去年 “双山苗” 结的果,枣子比拳头还大,表皮泛着油亮的红光,指尖一碰就能沾到清甜的汁水。他特意留着这串 “双山枣王”,眼睛时不时往山道望,阿依古丽说过,沙枣红透就来赴摘枣之约,此刻驼铃的脆响正顺着热风飘过来。
“小豆子!‘枣王’没被别人摘走吧!” 阿依古丽的声音裹着热气跑近,驼羔的蹄子沾着西漠的 “晒枣沙”,在晒谷场的竹席上踩出浅褐的小印。她背上的藤筐晃得厉害,装着西漠的细沙和晒干的漠风草叶:“木合叔叔说,这‘晒枣沙’晒了整个夏天,混着青峰山的枣子晒,能吸走潮气,还能留股太阳的暖味!还有这漠风草,垫在枣干底下,虫都不敢靠近!” 她把藤筐往地上一放,就踮着脚往树上瞅,看见那串红透的 “枣王”,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
晒谷场早被收拾得齐齐整整。王婶支着两口大陶锅,一口泡着刚摘的鲜枣,水面浮起一层淡淡的甜沫;另一口正熬着沙枣泥,枣香混着薄荷的清劲,飘得满场都是:“阿依古丽快尝颗鲜的!今年雨水匀,枣子比去年甜三成,核小肉厚,咬一口能甜到心口。等会儿教你做薄荷枣酱,抹在馍上又甜又清爽,冬天热着喝也暖身子。” 李伯扛着几捆新竹席过来,席边缝着漠风草绳,他用手拍了拍席面:“这席子密,晒枣干不沾皮,西漠的‘晒枣沙’你带够了吧?铺在席下,潮气跑不了。”
辰时刚过,摘枣的队伍就散进了沙枣林。小豆子站在竹梯上,竹钩轻轻勾住枝桠,让枣子顺着杆滑进阿依古丽举着的藤筐里;阿依古丽蹲在树下,时不时伸手接住掉落的枣子,偶尔偷偷往嘴里塞一颗,甜得眯起眼睛,枣汁顺着嘴角往下淌,惹得小豆子笑出声:“慢点儿吃,晒谷场还能晒满三筐,不够咱们再摘!”
摘到一半,阿依古丽突然指着树底的竹筐皱起眉:“你看!这几颗枣子被鸟啄了小洞!” 小豆子低头一看,果然,有七八颗枣子的表皮破了小口,里面的果肉微微发褐,要是放着准会烂掉。“别扔!” 阿依古丽眼睛一亮,从藤筐里掏出 “晒枣沙”,“西漠遇着破枣,就把沙倒进铁锅里炒热,再放进枣子滚一滚,沙粒能吸走潮气,炒出来的枣干又脆又甜!” 李伯立刻支起铁锅,把 “晒枣沙” 倒进锅里翻炒,很快就飘起暖烘烘的沙味;小豆子则把破枣洗干净,去核切成小块,等沙热了就倒进锅里,沙粒裹着枣块翻滚,没一会儿就飘出焦甜的香气,引得孩子们围着铁锅转个不停。
午后的太阳越来越烈,突然飘来几朵乌云,眼看要下小雨。“快把防雨竹棚撑开!” 李伯喊着,村民们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把提前编好的竹棚架在晒谷场上 —— 竹棚顶铺着漠风草叶,能挡雨还透风,刚摘的枣子和炒好的枣干都搬进了棚里。阿依古丽看着竹棚,笑着说:“去年冬天学的编棚法子,现在用正好!双山的技法凑一起,啥天气都不怕!”
傍晚时分,雨停了,晒谷场堆起了小山似的鲜枣和枣干。王婶的薄荷枣酱也熬好了,装在陶罐里,甜香混着薄荷的清劲飘满全场。木合派来的驼队也到了,驱邪师们抱着西漠的还魂花干,要和青峰山换枣干和枣酱 —— 西漠的冬天冷,把枣干泡在热茶里,拌着枣酱吃,能暖身子。苏清鸢和陆沉舟坐在棚下,翻开跨山守护册,在 “盛夏摘枣” 那页添了 “西漠晒枣沙炒破枣法” 和 “青峰山薄荷枣酱法”,还画了孩子们围着铁锅转的小像,旁边注着 “双山技法融,甜香满山谷”:“把这法子抄给两边的孩子,明年他们就能自己摘枣、做酱了。”
阿依古丽要走的时候,藤筐里装满了枣干和薄荷枣酱,还有孩子们送的枣核挂饰 —— 用红绳串着枣核,塞进晒干的薄荷碎,闻着又香又甜。她拉着小豆子的手,把个用枣枝编的小篮子递过去:“秋天收花干的时候,用这篮子装花,比竹筐轻!咱们约定好,一起收花干,一起晒新的!” 小豆子则把一袋炒好的脆枣干塞进她的筐里:“这枣干不用晒,回去就能吃,想我的时候就尝一颗,比糖还甜!”
驼队渐渐远去,阿依古丽在驼背上挥着枣核挂饰,驼铃声混着枣香飘远,和孩子们的笑声缠在一起。小豆子站在晒谷场,看着满场的枣干和酱罐,手里的枣枝小篮子晃着,和胸前的卷叶蝴蝶、沙芽偶碰在一起,发出细碎的响。王婶的薄荷枣酱还在罐里冒着热气,甜香裹着薄荷的清劲,飘得整个青峰山都能闻到。
苏清鸢和陆沉舟站在他身后,看着渐渐西斜的太阳,还魂玉的碧光与晒枣的竹席微光交织。“盛夏的枣林,藏着双山最深的约定,” 苏清鸢轻声说,“是西漠的晒枣沙,青峰山的薄荷,是孩子们手里的挂饰,把情谊熬成了最甜的酱。” 陆沉舟握住她的手,罗盘的金光指向黑沙窝的方向:“秋天有花干的香,冬天有暖沙的温,明年盛夏,这枣林还会这么热闹 —— 双山的情谊,会像这枣子一样,年年都甜,岁岁都暖。”
喜欢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