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的五万大军,如同陷入泥潭的巨兽,在梁山泊北岸进退维谷。水军覆灭的阴影尚未散去,粮道被断、催粮信使接连失踪的噩耗,又如同冰水浇头,让军心士气跌落至谷底。营中存粮日渐减少,士卒面有菜色,怨声载道,逃兵事件时有发生,昔日严整的军纪已显涣散之象。呼延灼焦头烂额,一面竭力弹压,一面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朝廷能突破重重阻碍送来补给,或是梁山贼寇主动出击,给他一个决战的机会。
然而,他等来的,却不是期盼中的转机,而是来自后方、更加雪上加霜的惊天噩耗。
这一日,东京汴梁,枢密院大堂。往日里庄严肃穆的气氛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慌乱所取代。几匹口吐白沫的驿马几乎同时冲入皇城,背上跳下的信使个个盔歪甲斜,满面尘灰,手中高举的不再是象征捷报的红翎信,而是代表最紧急军情的黑色鸡毛信!
“八百里加急!江南东路急报!方腊逆贼趁朝廷大军北征梁山,贼势复炽,聚众十余万,连克睦州、歙州!兵锋直指杭州!守将求援!”
“八百里加急!河北大名府急报!田虎贼寇肆虐,攻破威胜州,劫掠府库,裹挟流民,其先锋已窜至大名府外围,威胁漕运!”
“八百里加急!西京洛阳急报!王庆余孽死灰复燃,啸聚伏牛山,断我西路官道,劫杀官差,陇右粮饷无法东运!”
三道加急军报,如同三道晴天霹雳,接连炸响在枢密院众官员的头顶!童贯原本因呼延灼迟迟未能攻克梁山而阴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手指颤抖地抓着那几份染满汗渍和尘土的紧急文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方腊……田虎……王庆……他们……他们怎会同时发难?!”一位老臣声音发颤,充满了绝望,“东南财赋重地,河北漕运咽喉,西路粮道命脉……这……这是要断我大宋根基啊!”
童贯猛地将文书摔在案上,须发戟张,怒吼道:“阴谋!这绝对是阴谋!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呼延灼大军围困梁山之时,三方齐动!这定是梁山贼寇与这些逆贼暗中勾结,约好同时起事,欲使我朝廷首尾不能相顾!”
他虽愤怒,但心中更多的却是冰冷的恐惧。他比谁都清楚,朝廷看似庞大,实则内部空虚,精锐兵力多已调往梁山前线,各地守军多为老弱厢军,如何能抵挡这些积年悍匪的全力猛攻?尤其是东南的方腊,若让其坐大,占据苏杭富庶之地,则朝廷财源将断去大半!届时,莫说征讨梁山,便是维持朝廷运转都将捉襟见肘!
“太师!当务之急,是速派援军,平定三方之乱啊!”有将领急道。
“援军?援军从何而来?!”童贯气急败坏地指着北方,“呼延灼那里五万大军尚被梁山拖住,寸功未立!京师禁军需拱卫皇畿,岂能轻动?各地……各地哪还有可战之兵?!”
大堂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明白,童贯说的是事实。朝廷此刻,已是捉襟见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被动。
“撤军!”一个声音颤抖着提出,“速调呼延灼大军回援,先平内乱,再图梁山!”
“不可!”另一人立刻反对,“呼延灼大军与梁山对峙已久,一旦撤退,梁山贼寇必趁势追杀,届时恐全军覆没!且朝廷颜面何存?天下人会如何看待?”
争论不休,却拿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枢密院勉强达成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决议:从本就紧张的京师禁军中,抽调两万兵马,火速南下,会同江南本地兵马,优先剿灭威胁最大的方腊叛军。同时,严令河北、西路各地守军坚守待援,并催促呼延灼尽快寻求与梁山决战,早日解决北方战事,以便回师平乱。
这道命令,连同三方叛乱的消息,通过尚未被完全切断的渠道,艰难地送到了呼延灼的大营。
当呼延灼看完枢密院的命令和随附的军情通报时,这位素以沉稳着称的将门之后,再也支撑不住,猛地跌坐在帅椅上,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手中那薄薄的几页纸,重若千钧。
“方腊……田虎……王庆……同时起兵……朝廷……朝廷已分兵两万南下……”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无力,充满了绝望,“后方已乱,粮道断绝,援军无望……我军……已成孤军……”
帐下众将闻听此讯,亦是面如土色,相顾骇然。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如今他们面临的,不仅是正面强悍诡异的梁山贼寇,更是后方起火、补给断绝、朝廷无力支援的绝境!军心,在此刻彻底崩溃了。
消息无法完全封锁,很快在营中传开。恐慌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席卷了整个军营。士卒们不再仅仅是抱怨伙食,而是开始公开讨论逃亡,军官们弹压不住,甚至有些中下层军官也加入了恐慌的行列。营垒之中,弥漫着一种末日将至的绝望气息。逃兵数量急剧增加,成群结队的士卒趁夜逃离营地,向山林中遁去。呼延灼虽下令严惩,但法不责众,已是无力回天。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梁山泊内,当王凌峰通过“夜枭”渠道得知四方势力已按约定同时动手,且朝廷被迫分兵的消息时,他与朱武、蒋敬等人相视而笑。
“军师妙算,蒋敬兄弟联络有功!”王凌峰抚掌道,“方腊、田虎、王庆果然守信(或是迫于形势),同时发难。朝廷如今腹背受敌,捉襟见肘,呼延灼这五万大军,已成瓮中之鳖!”
朱武羽扇轻摇,笑道:“此乃势也。朝廷倒行逆施,天下苦之久矣。我梁山振臂一呼,四方响应,可见人心向背。呼延灼如今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军心溃散,败局已定!”
王凌峰走到沙盘前,目光锐利:“传令各营,做好准备!总攻的时机,即将到来!我要让这五万朝廷精锐,彻底葬送在梁山泊!让全天下都知道,与民为敌者,必是此等下场!”
梁山上下的士气,因这来自四面八方的“好消息”而更加高昂。士卒们摩拳擦掌,只待总攻号令。而山外的呼延灼大营,则笼罩在愁云惨雾和死亡的阴影之下。四方烽火,不仅撼动了龙庭,更彻底点燃了埋葬这支朝廷大军的导火索。胜负的天平,已无可逆转地倾斜向了梁山一方。最终的总攻,一触即发。
喜欢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