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弹指而过。
江南的小镇依旧是老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河边的柳树抽出了一茬又一茬的新枝,只是镇子里的人,渐渐习惯了街角那座宅院门口,时常出现的一对身影。
沈月白的眼角添了几丝细纹,却更显温润儒雅。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爱穿青布长衫,反而时常披着一件素色的披风,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在集市上闲逛。
小姑娘名叫沈念珠,是沈月白和徐问珠的女儿,今年刚满八岁。眉眼间像极了徐问珠,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却继承了沈月白的沉稳,只是在看到喜欢的糖葫芦时,会露出孩子气的模样。
“爹爹,我要吃那个!”沈念珠拉着沈月白的手,指着不远处的糖葫芦摊,眼睛亮晶晶的。
沈月白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好,爹爹给你买。不过,要先去给你娘买她爱吃的桂花糕。”
“知道啦!”沈念珠乖巧地点头,小手紧紧牵着沈月白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不远处的杂货铺里,徐问珠正和老板娘聊着天。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襦裙,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插着一支简单的玉簪。十年岁月,不仅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反而让她更显温婉从容。她不再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能和邻里们谈笑风生,只是在看到沈月白和女儿的身影时,眼底依旧会泛起独有的温柔。
“珠珠,你看谁来了?”老板娘笑着指了指门口。
徐问珠抬头,看到沈月白牵着沈念珠走了进来,笑着迎上去:“回来啦?念珠,有没有听话?”
“娘!”沈念珠扑进徐问珠怀里,仰头晃了晃手里的糖葫芦,“爹爹给我买糖葫芦了!”
徐问珠捏了捏她的小脸蛋,笑着说:“就知道吃。”
沈月白走上前,将手里的桂花糕递给她:“刚出炉的,还热着。”
徐问珠接过,鼻尖萦绕着熟悉的香气,心头暖暖的。
回家的路上,夕阳西下,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沈念珠走在中间,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天在学堂里发生的趣事。
“娘,先生今天教我们背诗了,我背得最流利!”
“哦?背给娘听听。”徐问珠笑着说。
沈念珠清了清嗓子,仰着头,大声背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稚嫩的声音在夕阳下回荡,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脸上露出善意的笑容。
回到家时,院子里的晚饭已经做好了。一张小小的石桌上,摆着三菜一汤,都是家常的味道——糖醋排骨、清炒时蔬、番茄炒蛋,还有一碗温热的鸡汤。这是沈月白亲手做的,他的厨艺早已炉火纯青,每一道菜都深得徐问珠和女儿的喜爱。
沈念珠洗了手,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糖醋排骨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爹爹做的排骨,最好吃了!”
沈月白和徐问珠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宠溺。
晚饭过后,沈念珠回房写作业去了。沈月白和徐问珠坐在庭院里的躺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晚风轻轻吹过,带来阵阵花香,是院子里的夜来香开了。
“还记得我们刚来江南的时候吗?”徐问珠靠在沈月白怀里,声音轻柔。
“当然记得。”沈月白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那时候,你连去买东西都不敢,现在,都能带着念珠去学堂了。”
“都是你的功劳。”徐问珠轻笑,“如果不是你一直陪着我,我可能永远都走不出来。”
沈月白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的手背,语气坚定:“珠珠,能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开心,看着念珠长大,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这些年,他们偶尔会从萧升和武墨染那里听到京城的消息。顾真成为了一代明君,开创了大靖的盛世,只是终身未娶,身边只有朝政和百姓。据说,他每年都会派使者来江南,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带回一坛江南的新酒,独自饮下。
徐问珠偶尔会想起那个在悬崖边放手的皇帝,心里没有恨,只有一丝淡淡的感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顾真选择了江山社稷,而她和沈月白,选择了彼此和安稳的岁月。
“月白,”徐问珠抬头看着他,眼底闪烁着星光,“我们会永远这样幸福下去,对吗?”
沈月白紧紧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像跨越了岁月的承诺:“对。生生世世,永远在一起。”
星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柔而美好。庭院里的夜来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沈念珠房间里传来轻轻的读书声,远处的蛙鸣此起彼伏。这平凡而安稳的日常,是他们历经磨难后,最珍贵的幸福。
岁月绵长,岁岁安澜。在江南的烟雨里,他们的爱情,早已化作了柴米油盐的温暖,和细水长流的陪伴,永远留在了这方小小的天地里,绽放着最绚烂的光芒。
喜欢万人迷畅享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万人迷畅享三千世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