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夫人得了持家权。
自然把钱粮,看的比性命更重要。
家里的钱粮,都上了锁。
钥匙由刑夫人随身携带。
刑夫人喜欢看着钱粮长。
不喜欢看着钱粮减。
一日三餐的量,皆由刑夫人来定。
刑夫人,每每打开锁着的米缸、面缸。
舀米面时,看不得减少。
舀一碗又倒回半碗,衡量许久,方能确定。
现在大房由她当家,她是婆婆。
刑夫人说:“日子虽穷了,该有的规矩不能少。”
所以,吃饭的时候,必须由刑夫人先吃。
刑夫人给粮小气。
平儿和巧姐,又生不出米粮来。
每次由刑夫人吃饱,所剩不多。
平儿便紧着巧姐吃。
巧姐儿又怕饿坏了平儿。
两个人一点饭,互相推让,只能吃个半饱。
家里杂事儿,刑夫人更是舍不得,使银子去雇别人。
所有杂活,都由平儿来做。
凤姐儿回来,先看到平儿、巧姐。
真是吓了一跳。
一月儿不见,两个瘦了一圈。
两人看到凤姐儿。
以为有了依靠,又喜又泣。
正欢喜着,刑夫人来了。
刑夫人看到凤姐,心里并不欢喜。
回来个凤姐,多了一张嘴。
每天拿粮食,又得多舀一点。
凤姐向刑夫人请安。
刑夫人冷笑着说道:“有这心,回来便先来见了我,等我来看你,行这些虚礼,没意思的很。”
凤姐儿在回来的路上。
听贾政讲了族产平分之事。
也说了刑夫人,力主分家之事。
贾政说道:“现在,你们归了大房,便在大房生活,我们两房,各过各家的日子!”
凤姐儿此时,被刑夫人猛将一军。
明白自个儿,也得在刑夫人手下讨活了。
刚刚从牢里回来。
哪里敢造次。
凤姐儿向刑夫人。
陪着笑脸儿说道:“我这刚从牢里来,带着晦气,咋敢先去见太太。我得先洗了这晦气,再去给太太请安,没想到太太先来了,可见太太疼我。”
刑夫人听说还要洗洗。
那得费柴烧水呀!
水不值钱,院里的井里有。
平儿打水没问题
柴可是要买的。
让巧姐儿和平儿,两个女子去山里打柴。
肯定会让众人指责。
尤其是老太太。
老太太,不喜欢丫头们干重活,更不喜欢女子们,去那山里冒险。
所以烧柴,刑夫人只得忍痛出银买。
凤姐儿要洗热水澡。
费柴便是费银子。
费银子的事,自然越少越好。
刑夫人向凤姐说道:“已经不是公府的贵人,穷讲究个啥,洗洗的事,还是免了罢。”
说完便走了。
巧姐儿向凤姐儿,伸了伸舌头。
做了个苦脸儿说道:“怕费柴呢,柴是买的,每天烧的柴,太太都要按份儿,算好了给平姨!”
凤姐儿奇道:“家里的杂事,都由平儿做。”
巧姐儿叹道:“太太舍不得雇人,平姨做得多,我怕平姨累坏,也会帮着做。”
此后,刑夫人把院里的事。
都推给凤姐、平儿、巧姐三人。
平儿寻思,太太、奶奶、大姐儿。
个个都是主子。
所有的活计,自然都应由我来做。
洗衣做饭打扫,平儿一刻不得闲。
刑夫人自然不心疼平儿。
还骂平儿懒,
唠叨平儿,这死蹄子。
也不来给我捶背搓腿。
一点儿孝心都没有。
凤姐儿本是管家,知道平儿做的事。
在以前,可是要十几个丫头,才能干完。
凤姐想着,要是累死平儿。
凭着刑夫人那抠劲儿,不会雇人的。
这些杂活儿,必轮到我和巧姐儿。
再说,平儿真累死了。
我身边连个贴己的人也没了。
我和巧姐儿两人,准给大太太搓磨死。
我们三个噶了,魂亦不得安。
这琏二爷要是回来!
知道我们死了,准得向大太太问缘由。
大太太,还不知道得编排出多少坏事来,说我们三人的不是。
真是死了也落不得好名声!
咱三个,还得努力地活。
活到老爷和二爷回来,才能把憋屈撸直。
凤姐去帮平儿做饭。
平儿惶恐:“奶奶快别动,我行的。”
凤姐儿笑道:“都到了这步田地,还有什么奶奶,你我以后便是姐妹。”
平儿大为感动,自是粉身碎骨,亦跟着凤姐儿。
连着巧姐儿,都学会生火了。
这家务杂事,三个人合起心来做。
倒也算不得什么。
吃饭的事儿,凤姐也是领略了!
在太太手底下讨活。
想吃个饱饭儿是难的!
刑夫人每顿粮给的少。
还立下规矩,必须等她吃完,三人方可用餐。
结果等刑夫人用完,三人只能吃过半饱。
十余天下来,巧姐儿的小脸,生生地又瘦了一圈。
凤姐和平儿,在这半饱半饥的日子里。
都没了啥精气神。
这样的日子,果真难熬呀。
凤姐儿脑瓜子,转来转去。
携了平儿和巧姐,过来给贾母请安。
自打分了财物,各自忙活。
贾母也直接废了请安这规矩。
院里来人不多。
凤姐来时,正逢贾母一家人在吃饭。
贾母看到三人,着实吓了一跳。
现在这日子,虽算不得富贵。
吃饱饭不难呀!
她这三个,瘦的可怜见的。
这三人咋的了?
贾母向凤姐说道:“你这三人,身体不舒服吗,咋瘦成这个样子?”
凤姐心里苦笑,又不好多说。
二老爷说了,各过各的日子。
说了大太太的事,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们家的事。
只能等着大老爷,和琏二爷回来处理。
巧姐儿对人情世故,尚不练达。
在荣府时,习惯了大家都是一家人。
虽不常见面,老太太还是我的太祖母,这个没变呀。
太祖母当然是一家人。
什么事,都可以跟老太太说的。
巧姐向贾母说道:“大太太,不让我们吃饱。”
凤姐听了,脸儿一红,没言语。
贾母听了,心里有数。
这是刑夫人犯蠢。
自己没生养,还苛待儿媳妇。
以后,真的卧床不起。
锅不热,饼也贴不了呀!
还指望着谁呢。
贾母吩咐三人道:“既没吃饱,坐下一起吃饭。”
雪雁和惜春,连忙下桌。
帮三人端凳子,拿筷子,并盛了饭来。
凤姐也不客气,拉着巧姐坐下。
心里感动,老太太还是疼我的!
平儿不敢,站在一边不动。
凤姐拉平儿坐。
平儿看着贾母,不敢去坐。
贾母向平儿笑着说道:“咋的,还要我请么,快坐下吃饭。”
平儿这才过来坐下。
贾母笑着说道:“你三个有口福,宝玉昨儿说去山里猎兔子,给林丫头补身子,我还担心着,小娃儿打什么猎,山里多险。”
王夫人乐滋滋,满脸小傲娇。
也笑着说道:“哪里知道,宝玉好有福气,媳妇儿也好有口福,宝玉进山,追兔子,兔子自己慌不择路,撞到树桩上,晕死过去!”
宝玉也乐了。
向凤姐说道:“我拾了兔子,忽然想起,太太和老太太说过,妹妹怀孕,吃不得兔子,想着再逮只野鸡,结果两只鹰,在空中干架,抢一只鸡子,那野鸡掉到我面前,两只鹰看到我拿着箭,不敢来拿,都飞了!”
宝玉想起来,还是觉得好笑。
两只老鹰在天上干架,竟然便宜着我!
凤姐听了也乐了!
哇靠!宝玉这运气,真是绝了!
兔子把自己撞晕,野鸡从空中掉下。
凤姐向宝玉笑道:“宝兄弟,你也忒好运气了。”
又向贾母和王夫人说道:“我想着,也是老太太、太太拜佛的福气吧,想必是佛主帮忙,宝兄弟想啥来啥。”
听了凤姐的话。
贾母和王夫人,两个都很开心。
先还没想到,以为宝玉运气好。
凤姐这一说法。
宝玉运气之所以好,原是我们有向佛心吔。
王夫人看向贾母。
向贾母笑着说道:“听凤丫头这么一说,倒真对得上,说不上呀,还真是佛主显灵。”
贾母点头说道:“对,就是佛主显灵!”
凤姐儿笑道:“赶明儿,我也跟着太太、老太太念佛,说不上我走路上,天下也能掉块金子,砸我头上呢!”
贾母笑起来:“你这猴儿,我打量着你真敬佛呢,原来是揣着私心,向佛主要好处呢!”
凤姐咕唧道:“没好处,我还理佛干啥?”
贾母乐呵呵地说道:“心不诚,佛也不理你。”
又转向惜春说道:“把炖的兔子,向凤丫头那边挪挪,让她三个多吃点肉。鸡子向林丫头那边挪挪,宝玉,多舀点汤给你媳妇喝。”
——
喜欢红楼之宝钗重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楼之宝钗重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