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昨夜血腥战场的另一处背风岩隙中,林越盘膝调息,汲取着稀薄的天地灵气和怀中上乘阴煞石的残余能量,安稳度过了蚀原的寒夜。当惨白与银灰的双月沉入地平线,天际泛起鱼肚白时,林越缓缓睁开双眼。一夜的休整与修炼,让他的精气神彻底恢复至巅峰状态,筑台境初期的灵力在丹田灵台中流转不息,充满了新生的活力。
他不再停留,迎着初升的朝阳,再次踏上征程。目标依旧是黑风蚀原的尽头,那片传说中的“界虚城”可能存在的方向。
筑台境修士的脚力远超凡人,林越虽不能低空飞行,但灵力灌注双腿之下,步履如飞,每一步踏出都能跨越数丈距离,在松软的沙地上留下浅痕旋即又被风沙掩埋。他保持着稳定的节奏,向着蚀原中心区域疾行,日行百余里并非难事。
双日逐渐升高,灼热的阳光无情炙烤着大地,将沙砾烤得滚烫,空气扭曲蒸腾。蚀原的景色越发荒凉死寂,巨大的风蚀岩柱如同沉默的墓碑,连绵的沙丘仿佛凝固的金色波涛。就在林越准备寻找一处阴凉暂避午时酷热之际,他锐利的目光捕捉到远方地平线上的一缕异样!
袅袅炊烟!
不是野兽焚烧的焦糊味,而是人类生火做饭特有的、带着些许烟火气的烟柱,正从一片由巨大红褐色岩山环绕的洼地中徐徐升起!
“有人烟!”林越心中不由一喜。连续两日荒无人烟的跋涉,即便是他也感到一丝孤寂。他立刻调整方向,朝着炊烟升起处快速靠近。
随着距离拉近,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轮廓逐渐清晰。它坐落在一片相对避风的赤红色岩山环抱之中,地势低于周围沙丘,形成天然的避风港。镇子的规模明显比黑风村大得多,粗略看去,怕是有数百户人家。简陋但相对整齐的石屋、土屋依着地势错落分布,几条主要的土路纵横交错。镇子外围甚至能看到一圈用粗大原木和岩石垒砌的简易矮墙,显然是为了防备野兽或小股沙匪。
这里,严格来说,仍处于黑风蚀原边缘地带与中心区域的交界处。林越心中了然,正如秦老鬼所说,黑风蚀原的绝大多数人烟都像黑风村一样,分布在相对“安全”的边缘环形地带。越往中心,环境越恶劣,危险越多,凡人乃至普通气芽境修士都难以生存,堪称禁区。能在靠近中心区域的交界处看到这样一个镇子,实属罕见。
林越带着一丝好奇和警惕,从镇子入口处一个由两根巨大风化石柱构成的天然“门洞”走了进去。
镇内景象比外面看到的更显“繁华”。土路两旁,散落着一些露天的小摊贩。空气中弥漫着沙尘、汗味、烤肉干和某种草药的混合气息。
摊位上出售的物品极具戈壁特色:
兽皮兽骨:鞣制过的沙狼皮、晶甲蝎壳、某种大型蜥蜴的鳞甲被挂在木架上,旁边堆放着各种锋利的爪牙和粗壮的兽骨。
药材矿石:晒干的戈壁特有草药(如止血的“沙棘根”、驱虫的“苦艾草”),以及大小不一、品质各异的阴煞石被装在藤筐里,是摊位上最常见的交易品。
吃食住宿:几个简易的棚子下,摆放着低矮的桌椅,售卖着烤肉、肉汤和一种灰褐色的面饼。几间门口挂着褪色布幡的石屋,写着“宿”字,显然是供旅人歇脚的地方。
来往的行人不少,大多穿着耐磨的粗布或皮甲,风尘仆仆。有体格健壮的猎人扛着猎物归来,有穿着统一服饰、押送着满载矿石藤筐的矿工队伍,也有和林越一样背负行囊、眼神警惕的独行旅人。整体氛围粗犷、务实,带着戈壁生存者特有的坚韧与警觉。
林越边走边看,心中的疑惑更甚:此地周围百里皆是荒芜戈壁和险恶岩山,并无绿洲或大型猎物群,为何会形成如此规模的镇子?
他的目光落在路边一个相对干净的露天摊位上。摊位由几块木板搭成,上面摆放着一条条黑红色的肉干和一摞摞灰褐色的面饼。一个中年汉子正低头整理着晾晒在架子上的肉条。他皮肤黝黑粗糙,布满风沙刻痕,面黄肌瘦但骨架粗大,肌肉结实,显然是常年劳作的痕迹。个子不高,气息沉稳,林越一眼便看出是气芽境初期的修为。
汉子感觉到有人驻足,抬起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但眼神还算和善的脸。他看到林越年轻的面孔和陌生的装束(林越的衣服昨夜沾染狼血,虽简单清理过,但仍有痕迹和破损),咧嘴一笑,露出被旱烟熏黄的牙齿:
“小兄弟,赶路辛苦了吧?来点‘岩驼肉干’?顶饿耐放!还有咱赤砂镇特产的‘沙棘面饼’,用戈壁沙棘籽磨粉混着黍米做的,管饱!再来碗热肉汤驱驱乏?”
林越摸了摸早已空瘪的干粮袋,腹中确实饥饿。这摊子看起来还算干净,食物也符合戈壁特色。他点点头,在一张低矮的木凳上坐下:“劳烦老板,肉干、面饼各来一些,再来碗肉汤。”
“好嘞!”老板动作麻利,很快切了一盘深红色、纹理粗糙但散发着诱人肉香的岩驼肉干,拿了两块厚实的灰褐色沙棘面饼,又盛了一大碗热气腾腾、漂浮着油星和碎肉的骨头汤放在林越面前的小木桌上。
林越拿起面饼咬了一口,口感粗粝但带着谷物的焦香和一丝沙棘特有的微酸,很扎实。肉干坚硬耐嚼,咸香十足,配合热汤下肚,一股暖意驱散了戈壁的燥热和疲惫。
老板一边擦拭着案板,一边打量着林越,见他风尘仆仆,吃着本地食物眼中带着一丝新奇,便搭话道:“小兄弟看着面生,是第一次来咱们‘赤砂镇’吧?”
林越咽下口中的食物,点点头:“老板好眼力。确是第一次路过此地。”
“嘿,干咱这行,来往的人见多了,眼熟的都记个大概。”老板憨厚地笑了笑,“像小兄弟这般年纪,又独自一人深入蚀原的,少见。能走到这儿,本事不小啊!”
他顿了顿,看着林越好奇的眼神,主动解释道:“是不是奇怪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大个镇子?”他指了指镇子深处,那里隐约可见一些矿车轨道和堆积如山的矿渣,“全指着镇子下面那条‘赤火矿脉’活着呢!”
“矿脉?”林越心中一动,想起了黑风帮的矿坑。
“是啊!”老板来了谈兴,“这赤火矿脉,可是咱赤砂镇的命根子!听说还是百十年前,有支差点渴死在戈壁里的商队,为了找水打井,结果歪打正着挖出来的!里面不光有上好的阴煞石,还有伴生的‘墨铁矿’和‘赤铜矿’,都是炼器的好材料!更神的是,在矿脉深处一些地热特别旺盛的地方,偶尔还能采到一种叫‘地火蕈’的灵植!那玩意儿长得像红蘑菇,通体滚烫,据说蕴含精纯的火煞之力,是炼丹炼器的宝贝!虽然产量少得可怜,但架不住值钱啊!”
老板脸上露出感慨:“消息传开,慢慢就有人聚集过来挖矿采药。最早就是些零散的矿工和采药人搭个窝棚,后来人越来越多,几家大家族和商号也看中了这里的矿,联合起来组织人手开采,还建了商队专门往外运矿石和药材,周边远近的村落村民们也是靠给这些人劳作勉强度日。时间久了,就有了现在这镇子。像我们这些开店的,主要就是做矿工、采药人和来往商队的生意。所以啊,常来常往的基本都眼熟,像小兄弟这样的生面孔,一眼就能看出来。”
林越听完,心中豁然开朗。黑风蚀原,这片看似死亡禁地的广袤戈壁之下,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黑风帮占据的那处矿坑,相比之下只能算是个小打小闹的贫瘠矿点。而眼前这座因矿而兴、因商而聚的赤砂镇,则向他展示了另一种在绝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依托资源,形成有序的聚集和贸易。
他默默吃着食物,目光扫过街上那些背负矿石的矿工和押运货物的商队护卫,对这片残酷而充满机遇的戈壁,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填饱了肚子,林越付了些金珠,又购买了一些岩驼肉干和沙棘面饼作为储备。他没有在镇上过多停留的打算,但赤砂镇的存在和关于“赤火矿脉”、“地火蕈”的信息,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新的涟漪。
补充完给养,林越不再犹豫,起身离开摊位,身影很快融入赤砂镇往来的人流中,朝着镇子另一头的出口,继续他深入蚀原中心的孤寂旅程。身后,小镇的喧嚣与矿脉的传说,渐渐被戈壁的风声所取代。
喜欢斩天破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斩天破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