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七年六月初三,福州洪灾初退,江风裹着水汽掠过城郭。
边锋骑士的红旗在临时赈济点飘扬,百姓们排队领取粮盐,脸上已无往日的惶恐。
朱徵妲趴在天津总署的舆图上,小手指着闽江入海口,脆声道:
“洪灾过后,闽地百姓缺盐缺粮,盐路要通到福建!”
万历帝刚看完闽地奏报,笑着点头:“妲儿说得是,如今闽地民心向附,正是拓展盐路的好时机。”
朱徵妲转头看向叶向高,小手指划过海岸线:
“叶大人,盐船改道渤海-黄海-舟山-福州线。”
指尖重点在建安、延平:
“陆路驿道要同步打通,让闽北三日内也能吃到三十文一斗的精白盐!”
她顿了顿,小眉头一皱:“洪灾冲毁了不少桥梁道路,修路的钱从抄家的巨室家产里出,让那些坏人也做点好事!”
“郡主妙计,“叶向高躬身应道:
盐路通闽地,既解民生之需,又能增加盐税,还能巩固民心,一举三得!”
指令下达的同时,天津城外的边锋火器工坊,炉火正旺。
赵士桢赤着胳膊,盯着案上的燧发枪图纸,笔尖在纸上游走。
“赵大人!”朱徵妲踩着小凳凑过来,小手指着枪机部位:“燧发枪的火石卡槽要加宽,这样换火石更快,雨天也不容易卡壳。”
赵士桢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郡主所言极是!之前总觉得点火慢,问题就出在这!”
话音刚落,王佐扛着一门刚铸好的短管火炮走进来,炮身还带着余温:
“赵大人,郡主!按你们的要求,这门‘捷胜炮’减重至两百斤,试射时射程能到两里,精度比旧炮提高三成!”
朱徵妲踮起脚尖,小手摸了摸冰凉的炮管:
“王大人,能不能在炮架上加个可调节支架?这样骑兵推着走的时候,能快速调整射击角度。”
王佐俯身细看炮架,恍然大悟:“郡主提醒得好!之前只想着减重,倒忘了射击灵活性,我这就去改!”
另一边,孙元化正指挥工匠浇筑红衣火炮的炮管,通红的铁水注入模具,发出“滋滋”声响,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对身旁的助手道:
“按郡主给的比例,硫磺、硝石、木炭的配比再调一次,火药威力要再提一档,还要保证炮管能承受住冲击力。”
朱徵妲溜达过来,小手指着模具:.
“炮管内壁需镜面打磨,减少弹丸摩擦,这样炮弹飞得更直;炮尾的引信孔要加深,避免点火时漏气。”
孙元化连连应诺:“郡主放心!有盐路的税银撑腰,精铁和火药原料管够,这批次火炮,月底就能造出五十门,全按改良设计来!”
万历帝巡视工坊时,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又看了看朱徵妲忙碌的小小身影,欣慰不已:
“赵士桢造枪,王佐实操,孙元化铸炮,再加上妲儿你出谋划策,大明火器,何愁不强!”
朱徵妲仰头笑道:“皇爷爷,等这些火器送到辽东,努尔哈赤再敢来,就让他尝尝大炮的厉害!”
赵士桢举着燧发枪图纸追出门:“郡主留步!这个击锤弹簧...
朱徵妲从徐光启背后探头:“用精钢卷制,淬火三次!
王佐扛着炮管踉跄跑来:“支架按您说的改了,可现在重心前倾...
朱徵妲踮脚拍炮身:“尾部加配重铁,行军时卸下!
孙元化举着冒烟的坩埚,沮丧地说:“郡主,新配方还是炸膛!这已是第三次了。”
她嗅了嗅,眉头先是一皱,随即舒展开来,果断下令:“是硝石纯度不够!别试了,换福建刚运来的那批!”
赵士桢突然低声道:“郡主,最近有生面孔在工坊外转悠。”
朱徵妲眨眨眼:“等他们看清红衣火炮的威力...”
三人围着小姑娘记笔记,远处万历帝笑捋胡须。
朱由校举着糖人:“妹妹尝尝,新做的红衣大炮糖!”
朱徵妲边看图纸边咬糖:“炮口太小...下次让御厨做大点。”
万历帝偷吃孙子的糖:“妲儿,听说你让赵士桢改进了十八处?
朱徵妲奶声奶气:”皇爷爷,枪还能更轻呢,就像这个糖人~”
此时,叶向高捧着奏折进来,见状悄悄把弹劾奏章藏到身后。
就在工坊改进如火如荼时,天津港的盐船已整装待发。
天津港内,满载精白盐的商船扯起风帆,船头插着“边锋盐运”的大旗,劈波斩浪向南疾驰。
沿途府县提前清理河道、修整码头,半月后,第一艘盐船便抵达福州港。
码头百姓争相购盐,三十文一斗的精白盐触手可及,欢呼声此起彼伏:
“托郡主的福,不仅救了我们的命,还让我们吃得起盐!”老大娘捧着盐袋笑出皱纹,中年汉子高声附和:
“这样的朝廷,我们拥护到底!”
盐路开通十日,闽地盐税便达五百万两。叶向高奏报时满面红光:
“陛下,照此势头,年内盐税有望突破五千万两,足够支撑火器工坊量产,还能再修十条驿道!”
而火器工坊这边,赵士桢改良的燧发枪已造出千支,点火速度比旧制火绳枪快三倍;王佐优化的“捷胜炮”灵活轻便,两名士兵便可推运;孙元化的红衣火炮试射成功,射程三里,威力能轰塌夯土城墙。
消息传到赫图阿拉,努尔哈赤的汗帐内一片死寂。
密探声音发颤:“明廷盐路通闽地,盐税日进斗金!
“赵士桢新造燧发枪千支,孙元化铸红衣火炮五十门,王佐改良的轻便炮已运往辽东,孙承宗的宁远城,如今固若金汤!”
皇太极摔碎茶碗:“又是朱徵妲!三岁孩童懂什么火器?!
探子甲瑟瑟发抖:“她...她指着图纸说炮管要“镜面打磨”...
探子乙抱头蹲下:“还说要给火炮装“可调节支架”!
皇太极攥紧拳头,语气不甘:“父汗,朱徵妲这是软硬兼施!盐路收民心、充国库,火器强边防、慑外敌,我们再无南下之机!”
“我知道。”努尔哈赤缓缓起身,望向南方,眼底满是忌惮,
“这个三岁女童,竟能让火器、盐路、民心形成合力,大明已非昔日可比。”
努尔哈赤突然拍案而起:“快!把营地里所有三岁女童都找来!
侍卫茫然:‘大汗是要...”
努尔哈赤焦躁踱步:“让她们看火器图纸!万一我们也有这样的...”
帐外传来女童嬉闹声,紧接着是火炮模型被拆碎的巨响。
努尔哈赤听见帐外闹声,用手抚额,沉声道:“派最精锐的暗探潜入中原,查清火器工坊的布局,还有朱徵妲的所有计划!找不到破绽,我们只能永远蛰伏!”
十名八旗暗探伪装成商人、流民,分批潜入中原,朝着天津、福州进发。
牧童们拍手唱:“朱家小郡主,改炮又通盐,红衣大炮轰隆隆,八旗勒马不敢前“
“精白盐,三十文,江南闽北笑开颜~
要问神童在哪里?边锋旗下去找她!”
歌声随风飘进汗帐,努尔哈赤默默捂住了耳朵。
而天津总署内,朱徵妲正看着赵士桢送来的燧发枪样品,小眉头微挑:“边锋暗网传来消息,努尔哈赤派暗探来了。”
叶向高脸色一凝:“郡主,要不要加强戒备?”
朱徵妲摇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让他们来。赵大人,王大人,孙大人,我们的火器,也该试试‘实战’了。
让暗探看看大明的实力,再把他们‘送’回去报信!”
赵士桢三人相视一笑,齐声应道:“遵郡主令!”
殿外,阳光正好,“边锋”帅旗猎猎作响。盐路通闽地,火器铸锋芒,暗探潜入的阴影下,一场新的较量,已悄然拉开帷幕。
老船工抹着泪笑道:“这盐路通得,比老汉脸上的皱纹还顺溜!
年轻水手:“听说福州灾民拿到盐时直喊“郡主千岁”!
押运官指向海面:“看!八旗的探子船在远处打转呢。
水手们齐声大笑:”让他们看!看完回去告诉努尔哈赤,这海上盐路,他们半条也断不了!”
本章金句
战略核心:
“盐路收民心、充国库,火器强边防、慑外敌”
十四字道尽“边锋”体系的战略精髓
技术革新
“炮管内壁需镜面打磨,减少弹丸摩擦”
· 展现超越时代的军工理念
“燧发枪的火石卡槽要加宽,雨天也不容易卡壳”
· 体现对实战细节的精准把握
治国智慧
“让闽北三日内也能吃到三十文一斗的精白盐”
· 彰显行政效率与民生关怀
“修路的钱从抄家的巨室家产里出,让那些坏人也做点好事”
· 充满童真又暗含天道轮回的哲理
威慑力量
“等他们看清红衣火炮的威力...再把他们‘送’回去报信”
· 展现从容自信的战略威慑
“这海上盐路,他们半条也断不了”
· 水手的豪语成为国家实力的生动注脚
点睛之笔
“枪还能更轻呢,就像这个糖人”
· 将国之重器与童趣零食类比
· 完美诠释举重若轻的智慧境界
【小剧场:边锋暗网快报】
密探甲:(飞檐走壁)急报!努尔哈赤在找三岁神童!
密探乙:(从盐袋里钻出)笑话!我们郡主是能复制的吗?
密探丙:(伪装成乞丐)最新消息:八旗探子全往工坊去了!
暗网首领:(轻笑)让他们看,赵大人新做的“惊喜”正好需要试用人...
(次日,工坊外出现一群头发炸立的八旗探子)
《大明养生小帝姬》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养生小帝姬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