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教授皱了皱眉头“只有初中学历,还在村务农?”
他有些迷糊,在他的想象中,能说这样话的,一般是高层军政与外交相关人员,或者涉外及国际问题研究从业者。至少也是外语教育与学术科研人员和关注国际动态的少数青年学子。
而孙少安讲述中,他姐夫只有初中学历,尽管少安说他喜欢去县图书馆看书,但再怎么也接触不到英语这种在国内小众外语,何况还是个农民,连干部都不是。
孙少安见赵教授有些迷糊,只得耐下心解释,他一想起姐夫,就忍不住自豪:“我姐夫可不是一般人,别看他初中毕业后就在外逛荡,但他的见识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就说去年刚回村里上工,见队里庄稼产量一直上不去,俺姐夫带头人搞垛堆肥,把秸秆、牲畜粪还有土掺在一块儿,分层垛起来发酵,说这样养分足。
队里人一开始不信,说他个二流子懂甚……,但这事真让他搞成了,那垛堆肥撒进庄稼地,秋收时亩产硬是多收了快二成,社员们都服了。公社,县里都推广……”
赵洪璋有些愕然,去年黄原地区农业局还上报省农业厅,并在全省都推广了,没想到少安他姐夫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嗯,这人有想法,有魄力,敢担风险。
“还有我家的任务猪,以前光靠草料,猪长得慢。姐夫说蚯蚓含蛋白质高,让我们挖蚯蚓晒干,掺在草料里喂,那猪果然长得膘肥体壮。
后来也是因为蚯蚓养殖的成功,姐夫帮我拿到了学校工农兵学员考试名额。”
“这不是你们黄原地区农业局的成果吗,还在省厅验证中嘛”赵洪璋眉头皱起来。
孙少安也意识到,有些话是不敢乱说的,赶忙找?道“我们只提供一点思路……,研究还是地区农业局完成的……。”
赵洪璋了然,没有再深问,有些事不能太较真。但他对王满银这个人更感兴趣。
孙少安又说起王满银的“壮举”,说起他只身前往山西柳林学习两个月瓦罐窑烧制技术,就敢回村,组织村民知青重开瓦罐窑,并且成功了,现在更是扩大再生产中。
“你姐夫如果多读点书,怕是更了不起”赵洪璋感慨。他语气里带着点佩服和惋惜。
“我姐夫还有更神奇的,那次和我姐去米家镇买结婚东西,结果把别村在镇兽医站没治好的大青牛买了回来……,嘿嘿,村干部可是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结果,我姐夫说他有办法,找了块大磁铁,绑在绳子上,浸上清油慢慢往牛肚子里送,来回折腾了大半天,居然吸出了牛肚子里的铁钉!把牛那给救回来了,现在那头大青牛成了村里宝贝疙瘩,下地干活帮我姐挣着满工分,这事也惊着县兽医站了,还来取经调研呢。”
赵洪璋听完,手里的烟停在半空,愣了片刻,随即发出一声长叹,声音里满是感慨:“没想到啊,农村里藏着这样的能人!看似逛荡,实则有心,懂的东西还不少,能把学问用在实打实的日子里,神人啊!”
最后,赵洪璋拍了拍少安的肩膀:“既然选了英语,就好好学,有不懂的尽管问我。你姐夫说得对,搞农业科研,既要扎根土地,也得睁眼看外面的世界。”
这次对话后,赵教授对孙少安有了份关注,他看到了孙少安在学业上的刻苦。
少安知道自己基础差,课堂上听不懂的名词就记在小本子上,课后追着老师同学问,夜里在寝室灯下翻课本,常常熬到后半夜。
到了实验田,他倒成了最利索的一个:整地时锄头抡得又匀又深,间距卡得不差分毫;
浇水时摸土就知干湿,比量着垄沟就能把水引得平平整整;
间苗时眼疾手快,留苗疏密恰到好处,连跟着赵教授多年的老助教都夸:“少安这农活,比咱农校里练出来的还地道!”
他看在眼里,心里渐渐有了数,少安虽底子薄,可肯下苦,身上带着庄稼人的实在劲,是块肯钻研的料,说不定在学科上有成就。
就这样,今年暑假,赵教授破例让他这个一年级新生也跟着他的课题组,参与一些基础的调研和数据记录工作。
风从实验田吹过,麦苗绿油油地晃着。
“少安,把三号田东头那片的数据再核对一遍,我们明天就撤了。”赵教授戴着草帽,走过来吩咐道。
“好的,赵老师!”少安立刻起身,拿起测量工具,大步走向指定的田块。他动作麻利,眼神专注,汗水沿着他结实的臂膀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
他心里也揣着一团火,一团想尽快学到真本事、改变家乡面貌的火。当然,还有一团,是对那个在黄原城里等着他的姑娘的思念。
他已经想着等这次项目完成后,立到去买回黄原的汽车票,他算着日子的,心早就飞过关中平原,飞到了润叶身边。
七月底的最后一天,从省城开往黄原的班车,在蜿蜒的黄土公路上颠簸着。
孙少安靠窗坐着,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给润叶买的礼物——一个仿秦王铜像,这是省城西安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还有省城买的、传统名吃,“腊牛羊肉”。和被誉为“秦点之首”的德懋恭水晶饼的,该饼选料上乘,经12道手工工序制作而成,金面银帮,起皮掉酥,有浓郁的玫瑰芳香,油多而不腻,糖重却渗甜。
他心情激动的坐在班车后座,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平原,希望汽车能快点,早点将他送到黄原,送到他心爱的姑娘身边。
他在看窗外风景,其实他也是车内的风景。他一身西北农学院军便装校服装扮,左胸口农学院校徽,人也高大帅气,朝气蓬勃,让人羡慕和敬畏。
“你看这后生,是大学生吧?”前排一个裹着蓝头巾的婆姨凑到旁边女人耳边,声音压得低,却还是飘进了周围人的耳朵里。
旁边的女人点点头,眼瞅着孙少安,语气里满是羡慕:“可不是嘛!农学院的,将来是要吃公家饭的,挣工资的主儿!人长得也展扬……。”
斜对面一个扛着锄头的老汉抽了口旱烟,烟锅子在鞋底上磕了磕,接口道:“人家这是有出息哩!能考上省城的大学,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孙少安隐约听见议论,脸上有点发烫,下意识地把帆布包往怀里又拢了拢,目光转向更远的黄土塬。车过一道沟坎,猛地颠簸了一下,有人哎呀一声,他伸手扶住了窗边的扶手,动作稳当得很。
后排两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脸早就红扑扑的,偷偷瞟着孙少安,交头接耳地咬着耳朵。
“长得真排场,还识字有文化,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听说大学生一个月能挣不少工资,还能吃供应粮,不用在地里刨食。”
…………
小说同款有声书已播到二百章,感兴趣的大大们,可以听一听,蛮有意思的!
喜欢平凡的世界之王满银的躺平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平凡的世界之王满银的躺平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