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准允整饬海防的旨意,如同一块投入权力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朝野的每一个角落。杨士奇那“以退为进”的策略,初步奏效。明面上,他不再执着于具体案件的追查,而是将精力投入到协助兵部、都察院拟定海防整饬细则的“公务”之中。他提出的诸多建议,如严格军械烙印登记、建立沿海卫所联防机制、规范战船修造流程等,皆是从制度层面着手,堂皇正大,令人难以挑剔。
然而,在这看似波澜不惊的公务之下,暗流愈发汹涌。
郑和掌控的水师,以执行陛下巡弋“陌生航道”的旨意为由,加大了对东南沿海,特别是那条前元古航道附近的巡查力度。虽然行动依旧隐秘,但规模与频率的提升,显然给利用那条航道的不法势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压力,往往会促使隐藏的东西浮出水面。
这日,杨士奇正在詹事府与几位属官商议海防细则中关于“巡海御史”的权责界定(尽管增设之事暂缓,但细则中仍可预先规划),一名东宫内侍悄然近前,递上一封没有落款的密信。
杨士奇心中微动,寻了个借口回到自己的值房,拆信观看。信是郑和派人送来的,内容简短却惊心动魄:
“巡弋船队于舟山外海无名荒岛(即之前发现囤积点之岛)附近,截获一艘形迹可疑的中型货船。船上虽伪装成贩运闽漆,然夹层之中,藏有倭刀三十柄,鸟铳五支,硝磺若干。船员顽抗,尽数格杀,无一活口。然查其船籍,竟隶属……南京守备太监名下之外围商号!”
南京守备太监!这可是地位仅次于北京司礼监太监的内官巨头,肩负留守南京、护卫留都的重任,其权势熏天,非同小可!其名下的商号船只,竟然牵扯进私运军械往倭国的勾当!这背后的水,深得令人胆寒!
杨士奇握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他终于明白,为何之前的调查阻力重重,为何对方敢在翰林院公然行刺!原来,这条黑色利益链的顶端,很可能就隐藏在帝国权力核心的内廷之中!牵扯到内官,尤其是守备太监这等人物,案件的性质已截然不同,稍有不慎,便是天翻地覆!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将密信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此事,绝不能泄露半分。
然而,就在他苦苦思索如何将这一惊天发现稳妥上奏之时,朝堂之上,一场针对他的新风暴,已悄然酝酿成型。
这一次,发难的并非汉王党羽,而是几位素以“清直”着称的御史言官。他们似乎抓住了杨士奇的“把柄”。
在次日的常朝之上,一位姓林的御史手持笏板,出班朗声奏道:“陛下!臣弹劾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杨士奇,结交藩邸,交通宗室!”
“交通宗室”四字一出,满殿皆惊!这可是比“结交内侍”更为敏感、更容易引来杀身之祸的罪名!
朱棣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落在杨士奇身上:“杨士奇,林御史所劾,你有何话说?”
杨士奇心头一紧,出班跪倒,沉声道:“臣惶恐!不知林御史所言‘交通宗室’,所指为何?臣自入朝以来,谨守臣节,除公务及奉旨外,从未与任何宗室亲王有过私下来往,此心天地可鉴!”
那林御史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礼单副本,高举过顶:“陛下明鉴!此乃江西宁王府,于去岁腊月,送至杨士奇江西泰和老家的年礼清单!内有锦缎十匹,湖笔二十匣,端砚四方,并白银二百两!杨士奇,你并非江西显宦,宁王府为何独独给你杨家送上如此厚礼?若非私下交通,岂有他解?!”
宁王!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后代,封地就在江西!虽然如今的宁王已无其祖上那般显赫兵权,但毕竟是天潢贵胄,身份特殊。与藩王私下往来,是帝王大忌!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杨士奇身上,有震惊,有怀疑,有幸灾乐祸。
杨士奇脑中“嗡”的一声,此事他竟全然不知!他离家多年,与老家联系不多,母亲也从未在信中提及此事!是母亲年老糊涂收下了?还是有人故意陷害?
他瞬间冷静下来,知道此刻绝不能慌乱。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语气坚定:“陛下!臣离家十余载,一心王事,于老家事务,多由老母操持。臣母乃一寻常村妇,见识浅薄,若真有王府赐礼,恐是因其感念陛下天恩,泽被乡里,故而循例施恩于地方士绅之家,臣母不敢推拒,亦或根本不知其中利害。臣对此事,确不知情!且臣与宁王府,素无半点往来,天地可鉴!若陛下存疑,可即刻派人前往臣之家乡查证,亦可召宁王府长史询问,臣愿与此清单当面对质!”
他这番辩解,合情合理。将收礼推给不知情的老母,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并主动要求核查对质,显得光明磊落。
太子朱高炽也急忙出列为他辩解:“父皇!杨士奇忠心耿耿,日日在儿臣身边讲读,岂会有暇与藩邸交通?此必是有人构陷!或是宁王府循例施恩,杨士奇确实不知!”
朱棣看着跪在殿中的杨士奇,又看了看那份礼单,眼神深邃难明。他深知杨士奇的为人与能力,也明白此时正值用人之际,更关键的是,他刚刚准允了杨士奇关于加强海防的奏请,若立刻处置杨士奇,岂非自打耳光?但“交通宗室”的罪名太大,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沉吟片刻,朱棣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杨士奇。”
“臣在。”
“你既言不知情,朕便信你一次。然,礼单在此,终需查明。即日起,你暂停詹事府、翰林院一切事务,回府待参!此事,由都察院、锦衣卫会同查明奏报!”
回府待参!等于变相的软禁停职!
虽然未下狱,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依旧让杨士奇眼前一黑。他知道,这是对手的又一记狠招!在他即将触及核心秘密的关键时刻,利用“交通宗室”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再次踢出局!
“臣……领旨谢恩。”他压下心中的屈辱与愤怒,重重叩首。
退出武英殿时,他能感受到身后那一道道目光,同情、嘲讽、冷漠……不一而足。汉王党羽几人更是毫不掩饰脸上的得意之色。
回到府中,杨士奇独坐书房,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短短时间内,从复职重用再到停职待参,这宦海浮沉,着实令人心惊。
但他此刻心中想的,并非自身的荣辱,而是那条牵扯到南京守备太监的秘密航道!自己此刻被踢出局,郑和那边定然也承受着巨大压力,调查还能否继续?那条航道背后的黑手,是否会趁机湮灭证据?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手隐藏在权力的阴影中,手段层出不穷,而他,似乎总是慢了一步。
然而,他并未绝望。他相信陛下并非昏庸之主,郑和也绝非易与之辈。此番“待参”,或许是危机,也未尝不是一种……暂时的保护?让他得以避开对手最猛烈的攻击,于暗处静静观察。
他提起笔,在一张纸上缓缓写下四个字:
“静观其变。”
喜欢大明首辅:杨士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首辅:杨士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