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丙午,天色未明。太庙前白玉石阶上已经跪满了文武百官,玄色祭服在晨雾中连成一片肃穆的暗影。杨士奇立在文官队列前首,能清晰地听见身旁吕震沉重的呼吸声。
吉时将至。礼部侍郎低声提醒。
吕震微微颔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武臣队列的最前方。那里空着一个位置——本该由汉王站立的地方,此刻却空无一人。
杨士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了然。昨日收到边关急报,瓦剌游骑突袭天成卫粮道,汉王亲自率兵追击,此刻想必正在百里之外的荒漠中驰骋。
陛下驾到——
司礼监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划破寂静。朱棣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太子和诸皇子的簇拥下缓步登上祭坛。晨光初现,玉珠垂旒在他脸前轻轻晃动,遮住了帝王的神情。
杨士奇注意到太子的脚步有些虚浮,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位体弱的储君,为了今日的大典,想必又是彻夜未眠。
祭祀的流程繁琐而庄严。燔柴升烟,奠玉献帛,读祝官抑扬顿挫的诵祝声在太庙前回荡。当祭酒洒入燎炉,青烟直上云霄时,朱棣接过礼官奉上的弓矢,对着北方连发三箭。
荡平瓦剌,佑我大明!
三军将士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杨士奇俯身行礼,眼角瞥见几个武将在呐喊时互相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典礼将尽时,一骑快马突然冲破仪仗队的阻拦,直驰到祭坛之下。马上骑士滚鞍落马,捧起一卷军报:
陛下!汉王殿下在饮马河畔遭遇瓦剌主力,斩首三百,现已追击至漠北!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祭坛上下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朱棣接过军报,目光在纸面上停留良久,方才缓缓抬头。
传旨:皇帝的声音平静无波,命汉王不可轻敌冒进,稳扎稳打,待朕亲率大军接应。
这个反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杨士奇看见几个武将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心中明了,汉王这是想要抢在北征大军之前立下头功,而陛下显然并不赞许这样的冒进。
祭祀结束后,太子在文华殿设宴款待群臣。杨士奇注意到,汉王系的几个将领借口军务在身,早早便告辞离去。
先生觉得,二弟此举如何?太子趁着更衣的间隙,低声问道。
杨士奇沉吟片刻:汉王殿下求战心切,其志可嘉。只是...瓦剌骑兵来去如风,最擅诱敌深入。
太子叹了口气:孤也是担心这个。若是中了埋伏...
他没有说下去,但忧虑已经写在脸上。
宴席进行到一半,兵部送来最新军情:瓦剌主力突然消失在漠北,踪迹全无。这个消息让筵席上的气氛更加微妙。
杨士奇借口醒酒,走到殿外廊下。春寒料峭,他却不觉得冷。望着北方沉沉的夜色,他仿佛能看见汉王铁骑扬起的沙尘,也能预见即将到来的风暴。
回到席间时,他发现自己的酒杯旁多了一张字条。展开一看,只有寥寥数字:粮道有异,慎之。
字迹陌生,墨迹尚新。杨士奇不动声色地将字条收入袖中,举杯与前来敬酒的官员寒暄。目光扫过满堂宾客,每个人都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再也分不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喜欢大明首辅:杨士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首辅:杨士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