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三月的清晨,京师的晨雾还未散去。
报童们挎着装满《大明报社》报纸的布包,穿梭在大街小巷。
清脆的吆喝声刺破薄雾:“卖报喽!卖报喽!陛下追封于少保为杭国公,还恢复景泰皇帝尊号喽!”
街拐角的茶馆刚开门,掌柜的便抢过一份报纸,抖开一看。
头版 “追封于谦为杭国公,世袭罔替;尊景泰帝为代宗,入祀太庙” 的黑体字格外醒目。
他刚念出声,茶馆里瞬间挤满了人。
连挑着菜筐的小贩都放下担子,凑过来要看。
“于少保终于有爵位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凑到报纸前,手指摸着 “于谦” 二字,眼泪止不住地掉。
“当年瓦剌兵围北京,我才十五岁,亲眼看见于少保穿着铠甲在城楼上指挥,要是没有他,咱们这些人早就成了瓦剌的奴隶了!”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也激动地说:“我爹当年是京营的兵,跟着于少保守城,回来跟我说,于少保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犒劳将士,自己天天吃粗粮!这样的忠臣,就该封国公!”
茶馆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有人骂当年英宗糊涂,杀了于谦。
有人夸宪宗平反、先帝追谥,可还是陛下实在,给了世袭爵位。
还有老人回忆起景泰年间的日子:“那时候虽然苦,可景泰皇帝没让咱们饿着,还组织咱们修水利,比后来好多了!现在陛下给景泰皇帝正名,是公道!”
只有当有人念到 “皇庄通商,按律交税” 时,议论声才淡了些。
一个卖布的小贩挠挠头:“皇庄跟商人做生意?还交税?跟咱们小老百姓没啥关系吧,只要布价不涨就行。”
旁边的菜农也附和:“就是,咱们只管种好地、卖好菜,宫里的事,咱们看着热闹就行。”
街上的报纸很快卖空了。
没买到的百姓围着报童,让他念上面的内容。
买到的则互相传阅,有的甚至把报纸揣在怀里,说要拿回家给孩子看看,让他们知道于少保的忠勇。
连锦衣卫校尉巡逻时,都忍不住停下来听百姓议论,嘴角带着笑意。
陛下做的这些事,百姓都记在心里呢!
而此刻,城南的福顺布庄里,掌柜陈万春正坐立不安。
昨天张永带着小太监来拜访,他还以为是官府来 “打秋风”,吓得连忙跪地,把账上的银子都摆出来,说 “愿意孝敬公公”。
结果张永说陛下想跟他合作,让皇庄的绸缎走他的布庄卖。
他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敢一个劲儿推脱:“公公饶命!小的只是个小布商,哪敢跟皇家做生意啊!要是办砸了,小的全家都要掉脑袋!”
张永好说歹说,他都不松口,最后张永只能无奈离开。
现在他想起这事,还心有余悸。
皇家的生意哪是那么好做的?勋贵们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找他麻烦;要是生意办砸了,陛下怪罪下来,他更是承担不起!
就在这时,布庄的小伙计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激动地喊道:“掌柜的!您快看!报纸上登了!陛下追封于少保,还说皇庄要通商交税!”
陈万春愣了一下,连忙接过报纸,飞快地翻到 “皇庄通商” 那一页。
上面写着 “陛下谕:皇庄产业开放通商,与民间商户公平合作,所得利润按律交户部税银,不与民争利,只为促民生”。
他反复读了几遍,心里的疑惑更重了。
陛下真的是想好好做生意,不是要抢他的铺子?
而此刻,张永正坐在马车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对身边的小太监说:“昨天我去见陈万春、赵玉堂他们,一个个吓得跟见了鬼似的,连话都不敢好好说。今天有了这报纸,他们应该能放心了。”
小太监笑着道:“公公说得是!这报纸上写得明明白白,陛下是为了促民生,不是为了抢他们的生意。再说陛下连于少保、景泰皇帝都能正名,肯定不会骗这些小商户。”
马车很快到了景和瓷窑,赵玉堂正蹲在窑门口,看着窑工们搬瓷器,脸上满是愁云。
昨天张永走后,他就担心官府会报复,连窑都不敢好好开。
听到马车声,他抬头一看,见是张永,吓得连忙站起身,手都在抖:“公…… 公公怎么又来了?小的真的不敢跟皇家做生意啊!”
张永从马车上下来,手里拿着报纸,笑着走过去:“赵掌柜别慌,今天我不是来逼你合作的,是给你看样东西。”
他把报纸递过去,指着 “皇庄通商” 的内容,“你看,陛下在报纸上说得明明白白,皇庄通商是为了促民生,跟你们公平合作,还按律交税,不占你们半点便宜。而且陛下连于少保都追封了,这样的君主,还会骗你一个小窑主吗?”
赵玉堂接过报纸,小心翼翼地读着,越读心里越踏实。
报纸上的字墨还带着香气,上面的每一句话都写得清清楚楚,不像官府之前的 “告示”,满是官话套话。
他抬起头,看着张永,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公公,陛下真的不会让勋贵来找小的麻烦吗?之前周寿的人,就抢过小的好几窑瓷器,连钱都不给……”
“你放心!”
张永拍着胸脯保证,“陛下说了,只要你跟皇庄合作,以后有锦衣卫护着你,谁敢找你的麻烦,直接抓起来!昨天陛下还下旨,让京营派兵巡逻,保护商户呢!”
赵玉堂的眼睛亮了一下,却还是没立刻答应:“公公,您容小的再想想,小的…… 小的怕办砸了差事。”
张永也不逼他,把报纸放在他手里:“行,你慢慢想。这报纸你留着,要是想通了,就让人去宫里给我捎个信。陛下说了,合作的事,全看你们自愿,绝不勉强。”
离开景和瓷窑,张永又去了聚丰粮行和恒裕商行。
周世昌、吴子谦的反应和赵玉堂差不多,一开始满是警惕,看到报纸后,态度渐渐缓和,却还是没敢立刻答应。
张永也不着急,每家都留下一份报纸,说让他们好好考虑。
马车往皇宫赶的时候,张永看着街上热闹的景象,百姓们还在议论报纸上的内容,有的甚至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手。
他心里暗暗感慨。
陛下这招真高,用报纸让百姓知道新政的好处,也让商户们放下戒心。
这样一来,合作的事,肯定能成!
回到皇宫,张永径直去坤宁宫暖阁,见朱厚照正在看夏儒送来的织染作坊进度表,连忙躬身禀报:“陛下,奴婢今天去见了陈万春他们,他们看到报纸后,比昨天松口多了,虽然还没答应合作,但已经不像昨天那样害怕了。”
朱厚照抬起头,笑着道:“朕就知道他们会这样。百姓的议论、报纸的宣传,比咱们说一百句都管用。你再等两天,等他们想通了,自然会来找你。”
“陛下英明!”
张永连忙应道,心里更佩服朱厚照了。
陛下不仅懂朝政,还懂百姓的心思,这样的君主,定能让大明越来越好!
朱厚照放下进度表,拿起桌上的报纸,指尖划过 “皇庄通商” 的字样,嘴角露出笑意。
他知道,商户们的犹豫只是暂时的,只要让他们看到合作的好处,看到朝廷的诚意,他们迟早会答应。
而这,只是他推动商业改革的第一步。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暖,照在报纸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朱厚照靠在龙椅上,心里盘算着。
等和商户们的合作走上正轨,就可以让韩文拟商税改革的章程了。
到时候,大明的财政,定能彻底摆脱困局!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