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码头商船林立,霓虹与咸湿海风交织,却掩不住骨子里的商业功利。
何大清刚落地,便通过预先联络的爱国人士牵线,接连见了几位盘踞港城的粮商。
这些人大多与国际粮贸集团挂钩,眼见内陆粮食紧缺,个个狮子大开口。
不仅报价比正常市价高出三成,拿出的样品更是掺杂着霉变的杂粮、掺了砂石的大米,颗粒干瘪,品相极差。
“何先生,这年头粮食金贵,内陆要货急,这价格已是诚意价。”为首的胖粮商跷着二郎腿,指尖夹着雪茄,语气里满是拿捏的傲慢,“要么按这个价拿,要么您另寻他家,港城的粮源,大多在我们手里攥着。”
何大清捏着那把掺沙的大米,指腹摩挲着粗糙的颗粒,脸色沉了下来。
他本想按正规渠道采购,既合规又不引人注目,可这些粮商趁火打劫,既想赚黑心钱,又拿劣质粮敷衍,显然没把内陆百姓的生计放在眼里。
“这批粮,我不能要。”何大清起身就走,语气斩钉截铁,“做生意得讲良心,发国难财的钱,我不赚,也绝不纵容。”
走出粮行,海风迎面吹来,何大清的思路反倒清晰起来。
既然港商靠不住,何必在此浪费时间?他的农场早已是100级满级,15分钟一茬的超高产作物,品类齐全、品质上乘,比这些粮商手里的劣质粮强上百倍,更重要的是,无需依赖他人,想产多少就能产多少。
何大清找了一处预先租下的僻静仓库,锁好门,迅速进入系统界面。
指尖一点,农场的种植模式瞬间切换——超级小麦、优质水稻、高产玉米、抗旱杂粮,按比例批量播种。
系统提示音响起:“作物生长周期15分钟,预计单次产出50吨,可连续收割。”
他守在仓库里,目光紧盯着系统面板。
15分钟转瞬即逝,仓库角落凭空堆起一座座粮山,金黄的小麦颗粒饱满,大米泛着自然的米白,玉米棒硕大饱满,散发着新鲜谷物的清香。
何大清不歇气地连续收割,收割完立刻重新播种,循环往复。
仓库里的粮食越堆越高,从墙角蔓延到中央,没过多久,就堆成了齐腰高的粮垛,连呼吸都带着谷物的清甜气息。
除了主粮,他还兑换了大量脱水蔬菜、压缩饼干和部分冷冻肉类。
这些物资方便运输和储存,能给内陆百姓补充营养。
整整一天一夜,何大清几乎没合眼,靠着见神不坏的体质支撑,硬生生产出了足足500吨物资,将偌大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全是优质无掺假的好粮好货。
看着眼前的物资山,何大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些粮食,比任何港商的货都靠谱,足够缓解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燃眉之急。
他立刻联系提前协调好的运输公司,对方是爱国华侨开办的企业,一听是支援内陆的粮食,二话不说调来了十辆大型集装箱货车,连夜将物资从仓库运往香港港口。
夜色中的香港港口,灯火通明。
集装箱货车依次排队,将500吨物资稳稳装上早已等候在此的货轮。
何大清亲自登船查验,看着每一个装满粮食的集装箱被固定好,才松了口气。
他站在甲板上,望着茫茫夜色中的海面,心里默念:“百姓们,再等等,粮食马上就到了。”
货轮启航后,何大清第一时间发电报给军部和红墙,详细说明物资情况:“已筹备优质主粮、杂粮、脱水蔬菜及肉类共500吨,今日从香港启运,预计三日后抵达天津港,恳请协调人员、车辆接收,按计划统一调配,优先保障难民及重体力劳动者。”
电报发出后不久,他就收到了回复:“已通知天津港做好接收准备,军方将全程护航,确保物资安全上岸,后续调配工作已部署妥当,感谢何大清同志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货轮在海上航行三日,一路顺风顺水。何大清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逐渐清晰的天津港轮廓,心中满是欣慰。
三日前,港商的刁难还让他一筹莫展;三日后,500吨优质物资已跨越海峡,即将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农场的神奇力量,在此刻成为了缓解民生困境的关键。
抵达天津港时,港口早已做好了接收准备。
军方舰艇列队护航,码头旁停着数十辆军用卡车,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神情肃穆而期待。
货轮靠岸后,吊装设备立刻启动,将集装箱一个个卸下,转运到卡车上。
何大清亲自监督卸货,逐一核对物资数量和品质,确保万无一失。
“何将军,所有物资均已清点完毕,品质全部达标!”负责接收的军官向何大清敬礼汇报。
何大清点点头,语气郑重:“辛苦大家了,物资交给你们,我很放心。请务必尽快将粮食运往各地,让百姓们早日吃上饱饭。”
看着满载粮食的卡车车队缓缓驶离港口,朝着北京及周边地区开去,何大清的心里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知道,这500吨物资只是开始,只要需要,他的农场还能源源不断地产出粮食。
而这场跨越海峡的粮运,不仅解了内陆的燃眉之急,更向世人证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总有像他这样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挺身而出,劈开一条希望之路。
处理完物资交接,何大清没有停留,立刻登上了返回北京的飞机。
他惦记着家里的亲人,更惦记着那些还在等待粮食的百姓,他要亲眼看着,这些从香港运来的“救命粮”,如何让饥饿的脸庞重新绽放笑容。
何大清早上到了北京下飞机后,就被车接走了,然后进了红墙内,不知道聊天的什么内容。
何大清第二天早上从红墙内出来的,满面笑容,手里拿着两幅字画。回到军区大院后,第一时间就是把字画挂在了房间正中央。
喜欢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