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市政府大楼,林默没有直接去见夏清月。
他走进了属于自己的那间小套间,关上门,将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绝。他将那卷沉甸甸的画轴放在办公桌上,仿佛那不是一卷画,而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他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它,心脏的狂跳慢慢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滚烫的、近乎焦灼的思索。
国宝,真迹,《风雨归舟图》。
这是敲开江南会大门的钥匙,是接近周良安核心的唯一机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件登记在册的国有资产。
直接拿去送人?那是监守自盗,是犯罪。一旦事发,别说政治前途,他会立刻从市长秘书变成阶下囚。
谎报遗失或损毁?更不可能。这么贵重的东西,一旦进入了某些人的视野,它的每一次流转都会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他需要一个局。
一个天衣无缝、一个能让这幅画在众目睽睽之下,名正言顺地从地方志的库房里“走”出来,送到金爷手上,并且在事后还能安然无恙地“走”回去的局。
林默的目光在办公室里缓缓扫过,最后落在了桌角的电脑显示器上。屏幕上,是一条关于市政府推动“数字政务”、“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闻。
智慧城市……数字政务……档案……数字化……
一个念头如同电流般击中了他的大脑。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路以惊人的速度变得清晰。一个大胆而又精妙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这个计划的核心,需要一个完美的执行者。一个身处关键位置、有一定权限、头脑简单、又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自己人”。
李鬼祟。
这个名字浮现在林默的脑海里,他几乎要笑出声来。这位趋炎附势、胆小如鼠的副主任,简直是为这个局量身定做的完美棋子。
林默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地方志办公室的号码。
电话几乎是秒接,李鬼祟那谄媚到骨子里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喂?您好,市地方志办公室,请问您找谁?”
“李主任,是我,林默。”
“哎哟!是林秘书!林秘书您好您好!”李鬼祟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八度,激动得仿佛中了五百万大奖,“您有什么指示?您尽管吩咐!”
“指示谈不上,就是有点工作上的想法,想跟李主任交流一下。”林默的语气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上位者特有的温和与随意。
“哎呀,您这太客气了!是您指导我们工作才对!您在哪儿?我马上过去跟您汇报!”
“不用了,我正好要出去一趟,顺路经过你们单位,我们当面聊吧。对了,李主任,最近市里一直在提‘智慧城市’建设,你们地方志作为文化数据的重要单位,有没有什么新思路、新举措啊?”林默看似随意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电话那头的李鬼祟明显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答道:“这个……林秘书,我们单位您是知道的,就是管着一堆旧报纸旧档案,跟‘智慧’……好像不太沾边……”
“话不能这么说。”林默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李主任,时代在发展,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越是传统的单位,越容易做出亮点。就看,有没有人敢想,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没有再说下去,点到即止,然后挂断了电话。
他知道,鱼饵已经撒下。李鬼祟这种在清水衙门里熬了一辈子、做梦都想往上爬的人,最听不得的就是“亮点”、“政绩”、“第一个吃螃蟹”这种话。
半小时后,林默的车停在了地方志办公室楼下。
他刚走进大门,就看到李鬼祟带着办公室所有还能走得动道的人,齐刷刷地站在大厅里,列队欢迎,那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中央领导来视察了。
“林秘书!欢迎!欢迎您莅临指导工作!”李鬼祟满脸红光,一个箭步冲上来,就要帮林默拿公文包。
林默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
“李主任,搞这么大阵仗干什么,我就是回来看看,顺便跟你聊聊天。”
李鬼祟将林默请进自己那间已经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办公室,亲手泡上了他珍藏的顶级大红袍,那茶叶,正是当初从林默那里“保管”来的。
“林秘书,您刚才在电话里提点了我,我……我茅塞顿开啊!”李鬼祟搓着手,一脸的激动和崇拜,“我们地方志,坐拥金山银山而不自知啊!那么多珍贵的历史档案,完全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一个全市独一无二的‘江州历史文化数据库’!这……这是多大的一个政绩工程啊!”
林默心里暗笑,这李鬼祟的觉悟,比他想象的还要高。
“李主任有这个想法,很好嘛。”林默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不过,这种事,要一步一步来。全面铺开,投入太大,周期太长。依我看,可以先搞个试点。”
“试点?”李鬼祟凑了过来,像个认真听讲的小学生。
“对,试点。”林默放下茶杯,伸出一根手指,“就从你们库房里那些‘价值存疑’的馆藏品开始。”
他看着李鬼祟,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我记得库房里有不少捐赠的书画、古籍,标签上写的是‘仿品’或者‘待鉴定’。这些东西,一直堆在角落里吃灰,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完全可以启动一个‘馆藏遗珍数字化鉴定’项目,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请专家重新鉴定,然后进行高清数字化扫描。这里面,万一有一件是真的呢?那对于地方志办公室来说,是多大的功劳?李主任,你这个‘伯乐’,市领导会怎么看你?”
这番话,如同一针强效兴奋剂,狠狠扎进了李鬼祟的心里。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因为发掘出蒙尘的国宝,而得到市领导的当众表扬,从此平步青云,走上人生巅峰。
“高!林秘书,您实在是高!”李鬼祟激动得脸都涨红了,“我……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项目,不仅有创新,有文化内涵,还有寻宝的噱头!绝对能一炮打响!”
“不过,”林默话锋一转,“这种事,我们自己干不了。鉴定需要专家,高清扫描需要专业的设备。我看,可以走正规的采购流程,找一家有资质、信誉好的文化公司来合作。”
李鬼祟连连点头:“对对对!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我马上就写报告,向市府办申请专项经费!”
“经费的事不急。”林默摆了摆手,“先把方案做扎实。项目报告我帮你把关,你尽快起草一份。记住,重点要突出‘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和‘抢救性发掘文化遗珍’这两个核心概念。另外,在合作方的选择上,一定要强调其在‘古籍书画高精度复制’和‘文物鉴定’领域的权威性。”
林默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为他后续的计划铺路。
他要的,就是一份盖着地方志办公室公章的、名正言顺的官方文件。有了这份文件,他就可以“合法”地将那幅《风雨归舟图》,以“送去鉴定和扫描”的名义,从库房里拿出来。
而那个所谓的“有资质的文化公司”,所谓的“鉴定专家”,还能有谁比江南会的幕后老板——金爷,更“权威”呢?
接下来的两天,李鬼祟爆发出了惊人的工作热情。他通宵达旦,写出了一份洋洋洒洒近万字的《关于开展“馆藏遗珍数字化鉴定”试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林默亲自操刀,将报告修改得滴水不漏,然后指导李鬼祟走了所有的官方流程。
在“市长秘书重点关注”的光环加持下,这份报告一路绿灯,很快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复。
周五下午,林默再次来到地方志办公室。
李鬼祟像献宝一样,将盖着鲜红印章的批文和项目启动文件,恭恭敬敬地递到了林默面前。
“林秘书,都办妥了!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林默接过文件,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走到库房,在李鬼祟和几名档案员的注视下,亲手从那个角落里,取出了那卷《风雨归舟图》。
“就从它开始吧。”林默将画轴递给李鬼祟,语气平静,“这是我们项目的第一个‘宝贝’。李主任,根据方案,我们需要将它送到合作方那里进行鉴定和扫描。这件事,事关重大,必须由你亲自去办。”
李鬼祟捧着画轴,手都在抖,激动地说道:“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林秘书,我们联系哪家公司?您给指条明路。”
林默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个姓氏和一个电话号码。
“金先生。”林默看着李鬼祟的眼睛,缓缓说道,“你联系这个人,就说,是市府办的小林介绍的,有一件‘东西’,想请他帮忙‘掌掌眼’。”
他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充满了江湖切口的意味。
李鬼祟虽然不解,但对林默的话早已奉若圣旨,他郑重其事地将纸条收好,仿佛接下了一道神圣的使命。
看着李鬼祟那副打了鸡血的样子,林默转身离开了地方志办公室。
局已布下,棋子已经就位。
他坐进车里,将那份盖着红章的项目文件放在副驾驶座上,然后拨通了王虎留下的那个中间人的电话。
电话接通,对面传来一个沙哑的、带着警惕的声音:“哪位?”
林默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告诉金爷,他想要的那幅《风雨归舟图》,我找到了。”
“现在,这幅画就在我手上。”
喜欢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