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踏过覆着薄雪的荒原,寒风如刀。
沈言在李正对和十名精锐斥候的护卫下,率先赶往距离稍近的黑风崖西侧谷地。
一路上,沈言沉默不语,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
他的思维习惯带着明显的现代印记:系统性、逻辑链和证据导向。
在脑中构建三维战场模型,思考伏击点选择、敌军可能的运动路径、以及巡逻队遇袭时的反应空间。
“李队正,”沈言勒住马,指着远处一道不起眼的土梁。
“若我是伏击者,不会将主力直接放在谷底。那里视野受限,容易被反包围。更可能的是,在两侧制高点,比如那道土梁后,布置弓弩手,先以箭雨覆盖,打乱阵型。”
李正对闻言,眼中闪过惊讶。
沈言指出的位置,正是他们初步判断的敌方弓弩阵地之一。
他不由得对这位“文书先生”刮目相看,点头道:“沈先生高见!斥候回报,箭矢痕迹确实多来自两侧高地。”
李正对从怀中掏出一张略显粗糙但标注清晰的羊皮地图,在马背上铺开,指给沈言看:
“沈先生,您看,这便是我们北境的大致形势。”他手指点向地图上方一片广袤区域。
“这片苦寒之地,便是我们镇北关直面之地,再往北,就是雪狼国的疆域了。”
他的手指向下移动,点在地图中央一个醒目的关隘标志上:“这里,就是咱们所在的镇北关,是抵御雪狼国南下的最重要门户,由靖远侯赵擎川侯爷坐镇。”
接着,他手指向关隘两侧和后方点了几个较小的城池标志:“关内后方,有朔风城、云川城等几座军镇,互为犄角,供应粮草兵源。”
然后,他的手指重点圈出了地图上偏东南的一片区域:“王校尉管辖的防区,主要在镇北关东南翼,长约百里,包括黑风岭、乌鸦岭这一片丘陵地带。而我们这次要去的两个地方——”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的两个标记,“黑风崖西谷,在这里;乌鸦岭南坡,在这里。两地直线距离超过五十里,中间隔着这道连绵的野狼山,山路崎岖难行。”
沈言凝神细看,将地理信息牢牢记住。
抵达黑风崖西谷时,尸体错综复杂,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血腥味和地上大片暗褐色的冻土、散落的残破兵甲碎片,说明当时战斗是多么的惨烈。
沈言下马,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先查看明显的战斗中心,而是像现代刑侦人员一样,先从外围开始,观察整体环境。
他仔细检查了谷地入口处的痕迹:“马蹄印杂乱,但朝向一致,是巡逻队进入的痕迹。没有大规模敌军提前埋伏的迹象。”
然后他走向两侧高地,观察弓弩阵地留下的脚印和箭簇散落方向:“伏兵约五十人,占据有利地形,形成了交叉火力。”
最后,他才来到战斗最激烈的谷地中心。
他蹲下身,不顾血污,仔细查看地上的痕迹和尸体最终倒下的位置、姿态。
“不对……”沈言眉头紧锁,喃喃自语。
李正对凑过来:“沈先生,有何发现?”
沈言指着印记:“看这几人,他们是面向外,试图突围的姿势。但他们的伤口……”他轻轻拨开破碎的甲胄,“多为背后中箭或受创。说明他们在突围时,背后遭到了攻击。”
他又指向另外几具分散倒伏、姿态各异的尸体:“而这些,伤口多在正面或侧面,像是在混战中阵亡。”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整个谷地,“这不是简单的埋伏-围歼。更像是我军进入谷地后,前方遭遇高地箭雨,同时,后方也有敌人出现,堵住了退路,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而且,后方的敌人出现得非常突然,否则巡逻队不会如此被动,连分散突围的机会都没有。”
李正对倒吸一口凉气:“前后夹击?可斥候并未发现后方有大规模敌军进入的痕迹啊!”
沈言没有回答,而是继续搜寻。
突然,他在一具尸体旁发现了一小截非制式的、带着倒钩的箭簇碎片,材质奇特,并非雪狼国常见的样式。
他小心地用布包好,放入怀中。
转场乌鸦岭南坡
在乌鸦岭南坡,沈言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战场痕迹同样显示巡逻队遭到了精心策划的伏击和围歼。
他在一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小片质地粗糙的灰色布料,与北境军或雪狼国常见的服饰布料都不同。
归途沉思
勘查完毕,在返回镇北关的路上,沈言骑在马上,沉默不语,脑中飞速整合着信息:
两地几乎同时遭袭,战术相似,绝非小股游骑自发行为,背后必有统一、高效的指挥。
敌人对巡逻路线、时间了如指掌。
那枚奇特箭簇和灰色布料,可能是重要线索。
如此精准的袭击,是否有内应提供情报?
或是……有他们尚未知晓的、可以快速穿越野狼山的秘密通道?
沈言的现代思维让他无法接受“巧合”或“敌军突然变强”这种简单解释。
他坚信,任何结果都有其必然的逻辑链。
这次勘查,虽然未能完全解开谜团,但却将问题的指向引向了更深处——要么是雪狼国出现了极其厉害的军事指挥官并掌握了新的战术和装备,要么就是北境防线内部,存在着他们尚未察觉的巨大漏洞。
他必须尽快将发现和王校尉商议。
北境的平静怕是要打破了。
马蹄踏碎夕阳,沈言一行人带着凝重的气氛返回了镇北关。
顾不上休整,沈言与李正对直奔王校尉的大帐。
周彪闻讯也立刻赶了过来,帐内灯火通明,气氛比出发前更加紧张。
“情况如何?”王校尉见到沈言和李正对,立刻起身,目光灼灼地问道。
周彪也凑上前,屏息凝神。
李正对抱拳,率先汇报了沿途警戒和现场大体情况,与之前斥候所言基本一致。
随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沈言身上。
沈言深吸一口气,没有急于说出结论,而是条理清晰地将勘查所得娓娓道来:
“校尉大人,周大哥,李队正。经实地勘查,卑职有以下发现和推断。”他语气平稳。
“第一, 两地遭遇的绝非简单埋伏,而是精心策划的‘诱入-合围’歼灭战。敌军利用地形,在前方布置弓弩压制的同时,均有另一股力量突然出现在巡逻队后方,堵死退路,形成夹击。这才是导致两队全军覆没、无人能突围报信的关键。”
王校尉和周彪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前后夹击!
沈言继续道:“第二, 两地袭击几乎同时发生,战术如出一辙,这绝非巧合,背后必有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更重要的是,敌军对我巡逻队的路线、时间乃至应变习惯,了如指掌。卑职怀疑,若非我军内部有极高层级的内应持续提供精准情报,便是……”
他顿了顿,抛出了石破天惊的推断,“敌军掌握了一条乃至多条我们尚未知晓的、可以快速穿越野狼山的天险通道!”
“什么?!穿越野狼山的通道?!”周彪失声惊呼,猛地站了起来,“这不可能!野狼山悬崖峭壁,密林深谷,连最好的猎人都难以穿越,大队人马怎么可能通过?!”
王校尉也是瞳孔骤缩,死死盯住沈言:“沈言,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此事关乎整个北境防线的安危!你有何依据?”
沈言神色不变,从怀中取出那个布包,小心展开,露出那枚奇特的带倒钩箭簇碎片,又指了指自己记录下的关于那灰色布料的细节:
“依据有三。其一,现场痕迹显示,后方出现的敌军并非从巡逻队来路尾随而至,其出现方位和足迹指向,均隐隐指向野狼山深处。若是从常规路线绕行,绝无可能如此迅速且隐蔽地出现在我军后方。”
“其二,李队正可作证,我们在两地现场及周边,均未发现大规模敌军从常规方向运动、停留的明显痕迹。除非他们能‘凭空出现’,否则唯一的解释就是利用了不为我们所知的隐秘路径。”
“其三,便是此物。”沈言将箭簇碎片呈上。
“此箭簇形制、材质,非我军亦非寻常雪狼国制式,倒像是某种……特制的,用于复杂地形近距离猎杀或对付铠甲的武器。还有那灰色布料,质地粗糙却坚韧,不似寻常衣物。这些,或许来自某个我们不了解的、熟悉并生活在险峻地带的群体。”
帐内一片死寂。
沈言的推断逻辑严密,将零散的线索串联成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可能性。
如果野狼山真的存在秘密通道,那么王校尉的整个防区,乃至镇北关的侧翼,都将门户大开!雪狼国军队可以随时绕过坚固的关隘,出现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
王校尉背着手,在帐内急速踱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周彪也焦躁地搓着手,显然被这个推断震撼了。
良久,王校尉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沈言:“沈言,依你之见,眼下当务之急该如何?”
沈言早已深思熟虑,立刻答道:“校尉大人,当务之急有四。一,立即加派最精锐的斥候,不惜代价,秘密侦查野狼山深处,寻找通道存在的确凿证据,并摸清其大致走向。”
“二,立刻调整现有巡逻路线和时间,采用无规律动态巡逻,避免再被敌人掌握规律。”
“三,严密排查内部,尤其是能接触核心巡逻计划的人员,宁可错查,不可放过。”
“四,”他看向王校尉,“此事千系重大,恐非校尉防区一己之力能应对,必须立刻禀报靖远侯!提请侯爷协调全局,应对可能出现的、颠覆性的威胁!”
王校尉思索片刻,重重地一拍桌案:“好!就依你所言!李正对!”
“末将在!”
“你亲自挑选绝对可靠、擅长山地侦查的斥候,组成小队,由你带队,明日拂晓即出发,潜入野狼山!记住,你们的任务是确认通道是否存在,并尽可能获取信息,绝非接敌!安全第一!”
“末将遵命!”李正对凛然领命,深知任务艰巨。
“周彪!”
“在!”
“立刻重新拟定巡逻方案,要快,要乱,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内部排查之事,你亲自暗中进行,务必谨慎,勿要打草惊蛇!”
“明白!”周彪也知道轻重。
王校尉最后看向沈言,眼神复杂,有欣赏:“沈言,你立刻起草一份详尽的报告,将今日所见、所析、所断,原原本本写下来!我要连夜呈报靖远侯!此事若真……你当记首功!”
“卑职分内之事!”沈言躬身领命。
帐内众人立刻分头行动,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喜欢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