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站在原地,看着龙佩玲的身影钻进车里。
车窗缓缓升起,龙佩玲还在朝她挥手,微卷的短发贴在车窗上,笑容依旧温和。
车队缓缓驶离,扬起一阵轻尘,书林站在原地,直到车队变成远处的小点,才慢慢收回目光。
张院士这时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胳膊,语气感慨:“小卫啊,好好干!”
陈裕进也走过来,笑着说:“卫上校前途不可限量!”
师兄师姐们也打趣着开玩笑:“苟富贵勿相忘!”
郭院士强压着上扬的嘴角装严肃,真是没想到,放羊还能放出这等机缘来,真是走了羊屎运了!
他这次没像往常一样给她敲警钟,而是和张院士一起朝实验室走去。
远处的草原上,牛羊依旧在悠闲地啃草,风里的青草香依旧清新。
书林深吸一口气,转身往实验室走去。
就在龙佩玲在草原基地与书林依依不舍道别的午后,江南水乡的一座古镇正浸在中秋的温柔氛围里。
青石板路两旁的红灯笼添了几分节日的热闹,空气中除了水汽与桂花的甜香,还飘着家家户户月饼的酥香。
周时济站在巷口,指尖捏着那张辗转得来的地址纸条,目光扫过大街小巷挂着 “中秋快乐” 小灯笼的斑驳墙面,心里多了几分微妙的期待。
他这次出差江南 “考察地方智慧城市建设” ,恰逢中秋,又得知书林的家乡距离考察点不远,便特意绕路过来。
想借着节日的由头,给书林父母捎份心意。
身边的秘书小王拎着两个沉甸甸的礼盒,除了精心挑选的明前龙井与老字号糕点,还多了一盒包装雅致的苏式月饼,莲蓉、豆沙、鲜肉馅样样齐全,都是江南中秋的特色口味。
“哥,中秋上门拜访倒正好,就是没提前跟卫上校说,会不会让长辈觉得突然?” 小王小声问。
周时济摇摇头,指尖轻轻拂过礼盒上的丝带:
“不用,我跟书林是工作上认识的朋友,就说顺路来看看长辈,送份中秋礼,看完就走,不添麻烦。”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古镇的中秋比平时更显热闹,偶尔有孩子提着兔子灯跑过,笑声清脆。
沿街的铺子门口摆着各色月饼与桂花酒,老板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周时济放缓脚步,看着脚下被岁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又抬头望了望天边渐渐升起的圆月轮廓,心里忽然有了一丝明悟。
难怪书林身上总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沉静,原来她是从这样 “岁月静好” 的地方走出来的。
这镇子的中秋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只有邻里间的温和问候与节日的淡淡暖意,青石板下藏着的,是不慌不忙的生活底气,也是书林性格里那份稳的根源。
进入书林家青石板砖铺成的小巷子,他仿佛看到她的来时路。
他总觉得她底色之后还有一层底色。
表面是冷静自持的上校军官,熟了之后能看到骨子里的不羁与洒脱,其实那后面还藏着一层深深的静和稳。
走到巷尾一扇木质院门前,周时济停住脚步。
老式的朱漆木门上贴着褪色的春联,门环旁还挂着一个小小的红灯笼,透着节日的气息。
他轻轻叩了叩门环,里面传来一位妇人温和的声音:“来啦!”
开门的妇人约莫五十岁上下,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旗袍,外搭一件针织开衫,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
她生得眉目清秀,眼角虽有细纹,却透着书卷气的温柔,尤其是一双眼睛,与书林极为相似,清澈又温和,一看便知是书林的母亲。
“请问你们是?” 卫母看着门口两位陌生男士,手里还拎着礼盒,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却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她身后很快走出一位男士,正是书林的父亲卫父。
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毛衣,搭配深色长裤,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气质儒雅。
卫父的相貌同样出众,眉眼舒展,鼻梁挺直,笑起来时跟书林仿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看便知是性格温和的人。
“阿姨好,叔叔好,我是周时济,是书林的朋友,刚好出差到这边,赶上中秋,过来给您和叔叔送份节礼,拜访一下。”
周时济笑着递上礼盒,语气谦和。
喜欢丢掉恋爱脑,真学霸只想上天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丢掉恋爱脑,真学霸只想上天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