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村西头的坡地就亮起了煤油灯的光。赵老栓蹲在地里,手里捏着一根细竹片,小心翼翼地给菠菜苗挑虫,动作轻得像怕惊醒熟睡的孩子;赵铁柱扛着水桶,踩着晨露往返于坡地和水井之间,额头上的汗珠刚冒出来就被晨风吹干;他媳妇则挎着竹篮,撒肥的动作匀得像用尺子量过,每一把堆肥都精准落在菜苗根部;就连上小学的妹妹,也拿着小铲子,蹲在地里拔杂草,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漏了一棵。
自从签了责任书,赵家老小就像上了发条的钟,从鸡叫忙到月上中天。以前集体种地,大家你推我搡,出工不出力,这三分坡地荒得长满野草;如今成了“自家的地”,不用谁催,全家齐上阵,连晚饭都端到田埂上吃,地里的每一棵菜苗,都被伺候得比孩子还金贵。
没过多久,这三分坡地就变了样。菠菜长得绿油油、嫩生生,叶片肥厚得能掐出水;萝卜缨子铺得满地都是,根部悄悄膨大成粗壮的萝卜;连之前没人看好的边角缝隙,都被赵家种上了香菜,长得郁郁葱葱。
这天清晨,几个村民扛着农具路过,一眼就瞥见了赵家的地,瞬间停下了脚步。
“我的娘嘞!这菜长得也太好了吧!”
“你看那菠菜,比集体地里的壮一倍!”
“以前这坡地就是块废地,赵家咋种得这么好?”
议论声引来了更多村民,大家围在田埂上,眼里满是羡慕。有人伸手想摸一摸肥厚的菠菜叶,又怕碰坏了,手伸到半空又缩了回去。
“以前集体种地,哪有人这么上心?”一个老社员感慨道,“浇水看天,施肥凭手感,苗长不好就怪地差。你看赵家,起早贪黑地伺候,再差的地也能种出好庄稼!”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心思。以前集体耕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自然没干劲;如今赵家的地长得这么好,超产的粮食全归自己,谁看了不眼红?
许青山和周晓芸路过时,正看到这热闹的场景。周晓芸翻开笔记本,笑着记录:“菠菜长势旺盛,叶片厚度达0.3厘米,远超普通地块;萝卜株高25厘米,根部直径约8厘米。”
“这就是积极性的力量。”许青山看着赵家忙碌的身影,对身边的陈向东说,“你看,只要把地里的事和自家的利益绑在一起,不用催不用管,大家自然会拼尽全力。”
陈向东点点头,眼里满是认同。他之前跟着许青山学种红薯,此刻看着赵家的菜田,突然明白了:“以前我总觉得是地不好,现在才知道,是人没把心思放进去。”
说话间,赵老栓看到了许青山,直起腰笑着打招呼:“青山,你来得正好!你教的那法子真管用,这菜长得比预想的还好!”
许青山走过去,蹲下身查看菜苗:“栓叔,再浇两次透水,等菠菜长到一尺高就能收了,正好赶在公社集市开市,能卖个好价钱!”
“好!好!”赵老栓笑得合不拢嘴,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围观的村民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围上来:“许知青,我们也想申请包产到组!”“给我们也分块地吧,我们保证种得比赵家还好!”
夕阳西下,赵家的坡地在余晖中泛着油绿的光,像一块镶嵌在山间的翡翠。赵家老小的身影在地里忙碌,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丰收图景。而磨盘沟的生产力,也随着这份高涨的积极性,彻底爆发开来。
喜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