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联合演习(上)
清晨的薄雾如同轻纱,笼罩着黄埔岛西侧一片占地广阔、地形复杂的综合演习场。这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其间点缀着稀疏的林地、废弃的村落遗迹和几条干涸的河床,是进行连级战术对抗的理想场地。一种不同于往日训练的、近乎实战的紧张气氛,在空气中无声地弥漫。
全体第四期步兵科学员,连同部分炮兵、工兵科学员,被混编为红、蓝两军,将在这里展开为期两天的首次连级实兵对抗演习。教育们退居幕后,只担任裁判和观察员,将指挥权完全下放给学员。
邓枫被任命为红方第一连第三排排长。这个任命并不令人意外,他在沙盘推演和日常训练中展现出的战术素养,早已被教育层看在眼里。而更让他心中一定的是,罗友胜被指派为他的副排长。命令宣读时,罗友胜只是默默走到邓枫身边,用力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排的任务,是防守演习场东南区域一片被称为“鹰嘴崖”的丘陵地带。这是红方整个防御体系的右翼前哨,位置突出,地形复杂,易攻难守。
与此同时,在演习场另一端,蓝军的指挥所里,胡宗南正对着地图,神情严肃。他被任命为蓝军先锋连连长,麾下不仅兵力略占优势,还加强了一个机枪班和两门迫击炮(训练弹),装备明显优于红军。他的任务,正是从正面及侧翼,撕开红军的防线,而“鹰嘴崖”区域,是他预定的首要攻击目标之一。
“红军防守‘鹰嘴崖’的,是邓枫。”一名充当参谋的学员向胡宗南报告。
胡宗南目光微凝,手指在地图上“鹰嘴崖”的位置敲了敲,嘴角勾起一丝属于优秀军人的、遇到强劲对手时的认真神色:“是他?也好。沙盘上的那笔账,正好在实兵演练中讨教回来。”他崇尚正面决胜,相信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技巧,邓枫上次的“取巧”获胜,他一直耿耿于怀。
红方第三排的阵地上,邓枫和罗友胜正带着各班班长勘察地形。
“鹰嘴崖”名不虚传,主峰像一只鹰喙突兀地伸向前方,视野开阔,但山势陡峭,植被稀疏,难以构筑坚固工事。主峰两侧是延伸下来的缓坡,左侧连接着一片茂密的杂木林,右侧则是一条干涸的、遍布卵石的宽阔河床,直通红军防线纵深。
“排长,这地方不好守啊。”一班长看着光秃秃的主峰,眉头紧锁,“主峰太显眼,肯定是敌人炮火和机枪的重点照顾对象。兵力放多了,伤亡大;放少了,又守不住。”
罗友胜没有说话,他像一头老练的猎豹,沉默地走着,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处凹地、每一块岩石、每一丛灌木。他用手捏了捏不同位置的土质,又目测着各个方向的射界和障碍物。
邓枫同样在仔细观察,但他的视角更为宏观和系统。他脑海中快速构建着地形模型,计算着可能的敌军进攻路线、火力覆盖范围以及己方兵力机动的可行性。
“主峰不能放弃,但也不能死守。”邓枫终于开口,语气冷静,“这里是我们防线的眼睛,必须保有控制权。但兵力不能多。”他指向主峰反斜面一处天然的凹陷地:“在这里,构筑一个加强班的防御工事,要求是坚固、隐蔽,能抗住迫击炮轰击。任务不是歼敌,是观察、预警、迟滞。”
他接着指向左侧的杂木林:“这片林子,是天然的隐蔽所和渗透通道。敌人可能会用它来迂回。二班,配属一挺轻机枪,隐蔽部署在林子边缘,重点防御,同时派出侦察小组,前出至林中外围,建立警戒线。”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右侧那条干涸的河床上:“这里地势最低,看似是进攻的难点,但也可能是敌人出其不意的选择。三班,沿河床内侧构筑隐蔽射击阵地,火力封锁河床通道。同时,在河床几处关键转折点,利用卵石和枯枝,设置简易的障碍和预警装置。”
他的部署,放弃了传统的线性密集防御,而是采用了一种前轻后重、要点控制、弹性防御的理念。将兵力分散配置在关键节点,利用地形和工事弥补兵力劣势,同时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纵深。
罗友胜听完,眼中精光一闪。邓枫的部署,与他基于实战经验的判断不谋而合,甚至考虑得更为周密,尤其是对河床区域的重视和预警装置的设置,这是许多缺乏战场嗅觉的指挥官容易忽略的细节。
“我补充一点,”罗友胜瓮声瓮气地开口,指着主峰与杂木林结合部的一条雨裂沟,“这里,可以挖几个单兵掩体,放一个战斗小组,配一具掷弹筒。敌人如果从林子和正面结合部进攻,这里可以打他的侧翼。”
“好!”邓枫立刻采纳,“这个火力点很关键,就由罗副排长你亲自掌握。”
命令迅速下达,全排学员立刻行动起来,挥动工兵锹,开始构筑邓枫规划的防御体系。没有人质疑,经过筑城课和多次协同,这个排的学员对邓枫和罗友胜的组合,已经建立起一种近乎本能的信任。
邓枫站在鹰嘴崖主峰上,望着远方蓝军可能来袭的方向。薄雾正在渐渐散去,阳光刺破云层,将山川林地染上一层金边。他知道,胡宗南绝不是庸才,他携优势兵力和装备而来,必然是一场硬仗。
他回头看了看正在奋力挖掘工事的罗友胜和全排学员,心中那份“启明”的孤独感似乎被冲淡了些许。此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肩负着一个排的信任,必须带领他们赢得这场演习,也必须通过这场演习,进一步证明自己的价值,为那条孤独而隐秘的道路,积累更多的“资本”。
“来吧。”邓枫轻声自语,眼神锐利如刀,“让我看看,你这柄正面攻坚的利剑,能否斩断我这依托地形的韧网。”
演习的序幕,就在这紧张的战备和无声的较量中,缓缓拉开。
喜欢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