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临危受命
黄埔军校演习指挥部前的空地上,黑压压地站满了第四期步兵科的全体学员。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紧张的气息。教育们神情肃穆地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前,即将宣布首次连级实兵对抗演习的指挥任命。
王牒教育跨步上前,冰冷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期待的脸。他没有多余的开场白,直接拿起一份名单,声音洪亮地开始宣读:
“蓝军,第一连!连长,张启明!”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张启明,第三期步兵科的佼佼者,以战术严谨、作风稳健着称,是教育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模范学员。他身材高大,面容沉稳,此刻听到任命,脸上并无太多得意,只是沉稳地向前一步,立正敬礼,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他麾下的蓝军,不仅兵力齐装满员,还加强了一个机枪班和两门迫击炮(训练弹),装备优势明显。
王牒略微停顿,目光转向红军名单,继续念道:
“红军,尖刀连!连长——”
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邓枫!”
“什么?!”
“邓枫?他才第四期啊!”
“让一个新生指挥尖刀连对抗张启明学长?”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惊愕、质疑、难以置信的低语声如同潮水般涌起。这个任命太过出人意料!邓枫虽然近来在各项科目中表现抢眼,但毕竟资历尚浅,让他直接指挥一个连,对抗高年级的佼佼者张启明,这简直是……
邓枫自己也愣住了。他感觉到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自己身上,有惊诧,有怀疑,有审视,甚至还有几分等着看笑话的意味。他看到了胡宗南眼中一闪而过的讶异与深思,陈赓冲他挤眉弄眼地竖了下大拇指,贺衷寒则微微蹙眉,眼神复杂。李文斌紧张地看着他,而罗友胜,依旧沉默,但那目光似乎在他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压力,如同实质般的山峦,骤然压在了邓枫年轻的肩膀上。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挺直胸膛,向前迈出一步,用尽可能平稳的声音应道:“到!”
王牒教育盯着他,眼神锐利如鹰,声音不带任何感情:“邓枫,尖刀连就交给你了。你的任务,是抵御蓝军进攻,守住既定防线。张连长是你的学长,经验丰富,兵力占优。你有什么要说的?”
邓枫迎视着王牒的目光,又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同窗,最后看了一眼对面沉稳自信的张启明。他知道,此刻任何退缩或犹豫都是失败。他朗声回答,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报告教育!学生邓枫,奉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期望!张学长经验丰富,学生正好借此良机,虚心学习,认真领教!”
他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决心,也保持了谦逊。
张启明在对面闻言,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那是一种属于强者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也带着一丝学长对学弟的天然优越感。
任命仪式结束,学员们各自散去,准备即将开始的演习。邓枫立刻被几个红军的班长围住,他们大多是资深学员或行伍出身,脸上写满了不信任。
“邓连长,这仗……您打算怎么打?”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一班长语气生硬地问道,显然对这位“空降”的年轻指挥官缺乏信心。
“张启明可不是善茬,他肯定会稳扎稳打,用兵力优势碾压我们。”另一个班长忧心忡忡。
邓枫看着眼前这些未来将与自己并肩作战的袍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激起了他骨子里的那份冷静与斗志。他知道,这一仗,不仅仅是一场演习,更是他证明自己指挥能力、赢得真正尊重的关键一战。
他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沉声道:“召集所有排长、班长,半小时后,连部开会。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地图和敌情。”
他转身走向临时划定的红军指挥部,背影在炙热的阳光下,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质疑的目光如芒在背,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将这压力转化为动力。临危受命,是危机,也是机遇。他这条“孤星”之路,将在这真实的硝烟(虽然是演习)中,迎来第一次真正的淬炼。
喜欢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