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肉是香,可日子不能光靠肉顶着。
陈放坐在吱嘎作响的床板上,倒了倒手里的布袋子,几粒灰尘簌簌落下,一粒盐都没有了。
灶台边,最后一个火柴盒里,孤零零地躺着三根火柴梗。
身上这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手肘处已经磨穿,凉风一灌,激起一片鸡皮疙瘩。
肉能填饱肚子,能让狗崽们飞速成长,却换不来盐,换不来火柴,更换不来这个年代比命还珍贵的布票。
这些,都得用钱和票去供销社换。
陈放的目光越过破窗,投向远处那片墨绿如海的连绵群山。
在这座巨大的宝库里,真正能换来硬通货的,是那些在村民眼中不起眼的山货。
他脑中,一幅立体的山脉地图在意识中展开,无数光点在上面闪烁。
榛蘑、元蘑、猴头菇……
黄芪、柴胡、五味子……
每一种植物的图像、生长环境、采摘时节、炮制手法,以及,在这个一九七六年的时间点,在几十里外的抚松县药材收购站,它们的大概收购价格,都清晰地罗列出来。
去县城。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在他心里扎了根。
计划一定,陈放第二天就行动起来。
他没和任何人说,只背了个大背篓,带着五只已经快长到他膝盖高的小狗,一头扎进了更深的山林。
“哎,陈放又上山了?”
“去呗,王书记都给他记着工分,人家上山就跟咱们上班一样。”
“你们说,他今天能搞回个啥?小野猪?”
“拉倒吧,就他那小身板,不被野猪拱死就算烧高香了。”
赵卫东靠在门框上,听着院里几个知青的议论,嘴角撇出一个讥讽的弧度。
他巴不得陈放碰上黑瞎子,把他那几条看着就讨厌的土狗全拍死,看他还怎么神气。
然而,傍晚时分,陈放回来了。
背篓装得满满当当,可里面却不是什么猎物,而是一堆……蘑菇和草根?
知青们全都看傻了。
李建军凑过来,扒拉着背篓里的东西,满脸不解:“陈放,你搞这些干啥?”
“这玩意儿,咱们后山坡上不有的是?又不顶饿。”
陈放没解释,只是把背篓里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倒在院里铺好的草席上。
他将那些蘑菇分成了两堆。
一堆是榛蘑,每一朵都伞盖肥厚,菌杆粗壮,品相极佳。
另一堆是元蘑,个头匀称,被他整整齐齐码好。
陈放用一块瓦片,极其耐心地刮掉根上的泥土,露出里面黄色的内芯。
然后按照粗细、长短,分成不同的小捆,用草绳扎好。
那手法,那熟练度,那认真的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不是在收拾草根,而是在整理金条。
“我算是看明白了。”
赵卫东抱起胳膊,阴阳怪气地开口,“这是打猎打不着,改行当采药农了?”
“就这破玩意儿,能值几个钱?”
一个岁数稍大的知青也开口了,语气里带着“过来人”的劝诫:“陈放,我劝你省省心吧。”
“你想拿这些去县城卖钱?别做梦了。”
“就是!”
赵卫东立刻找到了共鸣点,声音都高了八度,“几十里山路,你走过吗?”
“半道上窜出个狼,都能把你小子腿都给咬断!”
他指着陈放手里的黄芪根,嗤笑道:“再说了,就算你真走到县城,收购站那些人是吃素的?”
“我可听村里人说了,他们鼻子比狗都灵,专坑咱们这些外地人!”
“你这几根破草根,人能给你三毛五毛的,都算你祖上积德!”
院子里,嘲弄的、看好戏的、真心劝阻的目光,全都落在了陈放身上。
去县城卖山货,这事儿村里人也干,但都是攒了很久,由村里几个胆大的老爷们结伴去。
饶是如此,每次回来也都是一肚子气,没少骂收购站的人心黑手狠。
陈放一个半大孩子,单枪匹马就想去闯关?
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陈放依旧没说话。
他只是把分拣好的药材和菌菇,用不同的布袋装好。
黄芪是黄芪,柴胡是柴胡。
榛蘑晾干,元蘑保鲜。
所有东西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新手,倒像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山把头”。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平静地说道:“我明天一早就走。”
赵卫东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这番话,非但没劝住,反而还让他下了决心。
“你……”
他指着陈放,“你他妈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行!你去!我等着你哭着回来!”
陈放没理他,转身回屋。
他把那条狍子腿剩下的肉都煮熟,切成大块,给五个正在长身体的家伙来了顿超级加餐。
看着它们吃得满嘴流油,陈放挨个揉了揉它们的脑袋。
黑煞的体型已经彻底长开,肩高腿长,一身黑毛油光发亮,站在那里,像一头小号的黑熊。
幽灵还是一副瘦长的样子,但肌肉线条愈发明显,像一张拉满的弓。
雷达的大耳朵更灵敏了,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探查。
踏雪的耐力最好,跟着陈放跑一天山路都不带喘的。
而追风,它只是安静地蹲在陈放脚边,用那双冷静的眼睛看着他,眼神里已经有了成年犬的沉稳。
“明天,要出趟远门。”
陈放对着它轻声说道。
“算是你们的第一次长途拉练,也是第一次实战演习。”
追风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用头蹭了蹭陈放的裤腿,仿佛在说:明白。
喜欢重生七零,这长白山我说了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七零,这长白山我说了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