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零年一月二十八日,拂晓,中路军,山门城前线。
寒冷的风刮过枯黄的山岭,山门城日军据点像一颗钉子,扼守着通往山阴的道路。据点外围的铁丝网、壕沟、明碉暗堡在晨曦中显出狰狞的轮廓。驻守此处的是日军第9旅团一个加强大队,配属一个炮兵中队,兵力约一千一百人,火力不弱。
中路军临时指挥部设在距离前线约三公里的一处山坳里。宋兴华站在观察口,无需望远镜,脑海中的全景地图已经将敌人阵地细节放大。他冷静地对身旁的通信参谋胡志远下令:“命令,观测气球升空。渡边凉介旅(同7旅),按第一号炮击方案,目标,敌军前沿机枪阵地A1至A7,土木结构工事,计算承伤,75炮两发试射,105炮一发摧毁。五分钟准备。”
“是!”
很快,两个巨大的观测气球缓缓升空,吊篮里的观测兵手持炮队镜,仔细校对着下方清晰得不可思议的地图标注。这份由司令亲自提供的“绝密地图”,其精确程度让他们叹为观止。
日军阵地上,士兵们刚刚开始活动,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毁灭一无所知。
时间一到,宋兴华沉声命令:“开火!”
霎时间,天地变色!中路军集中起来的98门火炮——包括渡边凉介旅(同7旅)的60门105mm和122mm榴弹炮,以及李云龙旅(独24旅)、冈田旅加强过来的炮兵营——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
“咻——咻——咻——!”
“轰!轰!轰!轰!”
首先是试射的炮弹精准地落在预定目标附近,扬起小股烟尘。观测气球立刻通过无线电修正参数。
“全营一号装药,方向向左0-03,加50,放!”
“全连,三发急速射,放!”
真正的钢铁风暴降临了!成排的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狠狠砸向日军的机枪阵地、炮兵位、指挥所和屯兵点。土木结构的工事在105mm榴弹的直接命中下如同纸糊般碎裂,沙袋、木料和残缺的肢体被抛向空中。日军的火炮刚来得及打出几发零星的还击,就被更猛烈的炮火覆盖、摧毁。
李云龙在己方阵地上用望远镜看着这壮观的场面,咧开大嘴笑道:“他娘的,过瘾!真过瘾!老子以前打鬼子,哪见过这阵仗!都是抠抠搜搜几发炮弹!还是跟着宋司令干痛快!”他转头对政委刘建军说,“老刘,看见没?这才是打仗!咱们以前那叫拼命!”
刘建军也感慨道:“是啊,司令一直强调,要用火力代替人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冲锋和刺刀见红。这理念,看着这炮火,我算是彻底服了。”
炮击持续了整整三十分钟。日军前沿阵地几乎被犁了一遍。幸存的日军士兵被这前所未有的猛烈炮火炸懵了,很多人耳朵流血,神情呆滞。
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宋兴华命令:“冈田旅,第一步兵大队,出击!注意火力掩护,逐点清除,不要冒进!”
“哈依!”冈田翔太旅长拔出指挥刀,向前一挥,“第一大队,突击!”
穿着八路军军服,但主要由日共党员和反战士兵组成的冈田旅士兵,跃出进攻阵地,以散兵线交替掩护,向残破的日军阵地冲去。他们的战术动作明显带着日军的烙印,但更加注重利用地形和火力协同。
残存的日军从废墟中钻出来,企图用步枪和轻机枪阻击。但立刻遭到了后方120mm迫击炮和重机枪的精准火力压制。冈田旅的士兵们熟练地使用冲锋枪、轻机枪和手榴弹清理战壕,遇到坚固的火力点,便呼叫随行的pak40反坦克炮或者82mm迫击炮进行直瞄打击。
战斗激烈而残酷。在一个被炸塌了半边的暗堡前,冈田旅一名叫小林觉的班长,带领全班试图迂回接近时,被侧翼一挺隐蔽的九二式重机枪扫射,两名战士当场牺牲。小林觉红了眼,抓起一捆手榴弹就要冲,被副班长死死拉住。
“机枪组掩护!反坦克炮!给我敲掉那个角落!”带队的中队长声嘶力竭地喊道。
一门pak40反坦克炮被迅速推上前,炮手冷静瞄准,“轰”的一声,75mm高速穿甲弹(此时换用高爆弹效果亦佳)瞬间洞穿了暗堡的沙包和砖石结构,将其彻底摧毁。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清剿,山门城据点被攻克。日军大队长在指挥部被炮火直接命中,尸骨无存。此战,冈田旅以伤亡不足百人的代价,全歼日军一个加强大队,俘获三十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同一时间,东路军,团城口。
王信庭政委坐镇指挥,赵福生旅(独21旅)和孔捷旅(独25旅)在张铁柱旅(炮二旅)的86门重炮支援下,向据守团城口的新编第25师团一个联队发起了猛攻。
炮击同样精准而猛烈。得益于观测气球和“神秘地图”的指引,日军精心构筑的防线在炮火中支离破碎。战斗风格上,赵福生旅和孔捷旅虽然也继承了八路军敢打敢拼的传统,但在宋兴华的反复强调和装备支持下,表现得更为沉稳和老练。
他们绝不轻易发动集团冲锋,而是充分利用配属到连排的60mm、82mm迫击炮、重机枪和pak40反坦克炮,一点点敲碎日军的抵抗节点。步兵则分散成战斗小组,交替跃进,用强大的自动火力和手榴弹解决残敌。
在攻击一处关键高地时,孔捷旅(独25旅)一团三连遭遇了日军一个中队的顽强阻击。日军利用岩洞和反斜面工事,给进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连长牺牲,指导员负伤。
关键时刻,三连长牺牲前指定的代理指挥——一排长王根生,红着眼睛,但没有蛮干。他通过步话机,直接呼叫团属迫击炮营。
“山鹰,山鹰!我是猎犬三号!请求炮火支援,坐标N-37,E-125,日军反斜面阵地,疑似中队指挥部!重复,坐标N-37,E-125!”
几分钟后,密集的120mm迫击炮火覆盖了那片区域,日军的抵抗瞬间减弱。王根生带领战士们一举冲上高地,全歼了残敌。他在冲锋中被流弹击中大腿,血流如注,却坚持到战斗结束才被抬下火线。他的冷静和正确的火力呼叫,避免了更多战士的牺牲。
西路军,阳方口-朔县方向。
熊德诚参谋长指挥的西路军的战斗同样顺利。丁伟旅(独23旅)的装甲营首次亮相,二十四辆索玛S35坦克引导着伴随步兵,在炮一旅的猛烈炮火准备后,向阳方口日军第9旅团一个大队的阵地发起了突击。
坦克的出现完全出乎日军意料。日军的反坦克枪和集束手榴弹对S35的正面装甲效果有限。坦克上的47mm主炮和同轴机枪,如同死神的镰刀,逐一清除着日军的火力点。sd.kfz221装甲车也四处游弋,用机关炮支援步兵清剿。
丁伟看着自己的坦克部队碾压日军阵地的场景,激动地直拍大腿:“好!好啊!咱们二纵也有坦克了!小鬼子,让你也尝尝铁王八的厉害!”
突破阳方口后,西路军马不停蹄,直扑朔县。朔县守军为新编37师团一个联队,依托城墙和城防工事固守。炮一旅集中包括丁伟旅(独23旅)、王振国旅(独26旅)加强过来的炮兵在内的86门火炮,对朔县城墙和城内重点目标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精确炮击。数段城墙被轰塌,城内燃起大火。
总攻时,王振国旅(独26旅)一团二营营长周二勇,在带领突击队攻打一个坚固街垒时,被暗堡射出的子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他牺牲前,死死指着暗堡的方向。愤怒的战士们用120mm迫击炮连续发射了六发炮弹,将那个暗堡连同里面的日军一起炸上了天。
攻城战持续到傍晚,朔县光复。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亮剑:横扫晋察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