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了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朔县、山门城和团城口。零星的枪声还在响起,那是部队在肃清残敌。
在朔县东门外临时建立的战地医院里,程欣和周大姐、小刘正在采访医护人员和伤员。摇曳的马灯下,程欣看着那些浑身是血却咬牙坚持的年轻战士,看着因为药品短缺而焦急的医生,眼眶湿润。她仔细记录着伤员们的话语,记录着医护人员的奉献。周大姐的相机快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捕捉着那些坚毅、痛苦和希望交织的面孔。
在李云龙旅(独24旅)的阵地上,战士们围着篝火,检查武器,分享着缴获的罐头。李云龙大大咧咧地坐在一个弹药箱上,对政委刘建军说:“老刘,今天这一仗,咱们伤亡不到五十?我的老天爷,搁以前,打这种硬骨头,一个团填进去都不一定够!宋司令这打法,真他娘的神了!”
刘建军点头:“是啊,火力准备充分,战术对头,战士们的命就保住了。不过,也不能大意,大同还在前面呢。”
在冈田旅的营地,气氛则有些不同。他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代价。士兵们围坐在一起,沉默地吃着饭。一些原日军士兵看着缴获的日制武器,神情复杂。旅长冈田翔太逐一巡视营地,用日语和中文鼓励士兵,强调他们是为了解放日本人民、结束法西斯战争而战,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
繁峙,二纵前进指挥部。
深夜,指挥部里灯火通明。通信参谋胡志远、后勤参谋林兆祥、军械参谋孙文斌等人不断接收着各路的战报,汇总后交给坐镇中央的宋兴华。
“报告中路军战果:攻克山门城,歼敌第9旅团一个加强大队约1100人,缴获……我军伤亡97人,其中阵亡31人……”
“报告西路军战果:攻克阳方口、朔县,歼敌第9旅团一个大队、新编37师团一个联队大部,约2800人,缴获……我军伤亡241人,其中阵亡89人,包括王振国旅(独26旅)营长周大勇……”
“报告东路军战果:攻克团城口,歼敌新编25师团一个联队约1800人,缴获……我军伤亡186人,其中阵亡63人,孔捷旅(独25旅)连长牺牲一名,排长伤亡数名……”
“孔名臣旅(独22旅)报告,茹越口方向击退日军新编25师团一个大队的试探性进攻,毙伤敌百余……”
“石川旅报告,神池方向无异常。”
“冯瑞年旅(独28旅)、陈大海旅(独27旅)报告,已抵达应县外围预定位置,工兵旅正在抢修道路……”
宋兴华看着伤亡数字,沉默了片刻。虽然相比取得的战果,这点伤亡堪称奇迹,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深吸一口气,对参谋们说:“给各部队发电:祝贺他们取得辉煌胜利!牺牲的同志,妥善安葬,记录功绩。伤员全力救治。各部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弹药,巩固阵地。第二阶段战斗即将开始,日军的反扑会更加凶猛,切不可懈怠!”
“是!”
参谋们领命而去。宋兴华独自走到院中,仰望星空。脑海中的全景地图上,代表第一阶段目标的朔县、山阴、灵丘(东路军在入夜前也成功光复灵丘)已经变为蓝色。但更多的红色箭头,正从大同、怀仁、浑源方向缓缓移动。他知道,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他的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军功值】:1亿8千6百万+ → 1亿9千7百万+
看着飞速增长的军功值,宋兴华知道,他又有足够的资本,为接下来的恶战,兑换更多需要的物资了。
之后几天,三路大军一面巩固新占领的朔县、山阴、灵丘等要地,一面按照计划,向下一阶段目标挺进。
西路军在熊德诚指挥下,丁伟旅(独23旅)和王振国旅(独26旅)互为犄角,清扫朔县周边据点,兵锋直指左云。
中路军在宋兴华直接指挥下,李云龙旅(独24旅)和冈田旅作为矛头,在渡边凉介旅(同7旅)炮火支援下,迅猛扑向山阴。山阴守军为新编第41师团一个联队,试图依托城防顽抗。但在绝对优势的炮火和步坦协同面前,抵抗只持续了大半天即告崩溃。中路军的快速突破,极大地震撼了日军。
与此同时,作为第二梯队的冯瑞年旅(独28旅)和陈大海旅(独27旅),在工兵旅抢修道路保障下,从两翼快速迂回,完成了对应县的包围。应县守军为第9旅团一个大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东路军在王信庭政委指挥下,赵福生旅(独21旅)和孔捷旅(独25旅)稳步推进,一面清剿灵丘残敌,一面构筑防线,准备阻击可能从浑源、广灵方向来的日军援军。孔名臣旅(独22旅)在茹越口顶住了日军新编25师团多次营连级别的反扑,稳如磐石。
战斗并非一帆风顺。日军的顽固和临死反扑同样惊人。
一月三十日,在攻击山阴县城一处街垒时,李云龙旅(独24旅)装甲营一辆索玛S35坦克,在引导步兵冲击时,过于突前,被日军潜伏的“肉弹”(身上捆绑炸药的士兵)接近并引爆。剧烈的爆炸将坦克履带炸断,车内乘员一死两伤。伴随步兵连长马俊眼疾手快,指挥战士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击毙了后续冲来的几名“肉弹”,并组织人员将伤员抢出。这是二纵装甲部队成军以来首次战损,给一路高歌猛进的部队提了个醒。
一月三十一日,在应县外围的阻击阵地上,陈大海旅(独27旅)摩步二营负责防守一个无名高地,阻击从怀仁方向来的日军新编37师团一个联队的增援。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发动了数次大队级别的集团冲锋。
二营营长王景臣沉着指挥,利用装备的mG34通用机枪、120mm迫击炮和pak40反坦克炮构筑了密集的火网。日军在阵地前留下了层层叠叠的尸体。但在一次最猛烈的攻击中,日军一度突破了阵地左翼。负责左翼防守的二连连长,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在连续刺倒两名日军后,被一名日军曹长用刺刀刺中腹部,壮烈牺牲。指导员立即组织营属火力连的迫击炮和重机枪进行火力覆盖,同时带领预备队一个排发起反冲击,终于将突入的日军消灭,稳住了阵地。孙同的牺牲,体现了即使是在强调火力的二纵,到了关键时刻,刺刀见红的战斗依然不可或缺。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亮剑:横扫晋察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