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静,街道办的办公楼里只剩几盏孤灯。林辰坐在办公桌前,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表格出神。几天前他在走访过程中记录下的那些问题,此刻正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在他眼前。
“医保报销流程平均耗时17.3天”、“独居老人占比上升至21.6%”、“社区养老服务投诉量同比增长43%”……这些原本零散的信息,在他的整理下开始显现出某种规律。
陈雪发来的信息还在手机里躺着:“明天要不要一起去城东那边看看?听说那边有个孤寡老人,没人照顾。”
他没急着回复,而是将这条消息归档进待处理事项列表。
第二天一早,林辰便和陈雪一起去城东看望了孤寡老人。
回来后,林辰便向刘伟交代任务:“帮我把近五年的辖区人口变动、就业率变化和居民投诉数据都调出来。”
刘伟有些惊讶:“林哥,你要做数据分析?”
“嗯,是时候了。”林辰点头,“我们不能只靠走访了解情况,得用数据说话。”
刘伟虽然不太明白具体用途,但还是立刻行动起来。接下来的两天,他跑遍了档案室、民政科、劳动保障所,甚至翻出了尘封在角落里的纸质报表。
林辰则一头扎进了数据堆里。他一边对照着不同年份的资料,一边在笔记本上勾画趋势线。随着数据越来越多,一个清晰的趋势逐渐浮出水面——老年人口正在快速增长,而与之配套的社区养老服务却严重滞后。
“这不是偶然现象。”林辰在笔记本上写下结论,“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必须提前布局。”
他开始着手撰写分析报告。为了确保逻辑严密、数据准确,他反复核对每一个统计口径,甚至连某些年份因系统升级导致的数据空缺也做了标注说明。
第三天下午,李建国走进办公室时,正看到林辰在调整图表格式。
“你在忙什么?”李建国问。
林辰抬头笑了笑:“一份关于辖区未来几年人口结构变化和社区服务需求的预测报告。”
李建国皱眉:“你不是负责综合事务吗?这种宏观分析不该是你做的。”
“但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林辰指着图表解释道,“我们辖区的独居老人数量在五年内增长了将近一半,可社区养老服务点几乎没有增加。这意味着,如果不提前规划,未来几年会有大量老年人得不到及时照护。”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拿起报告翻了几页,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写得不错。”他点头,“这份报告我会上交区里,让分管领导也看看。”
林辰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接下来的一周,他继续完善报告内容,并协助李建国进行修改,使其更符合上级部门的阅读习惯。
报告提交后的第二天,李建国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区里很重视,分管副区长张明远专门批示要研究对策。他们还打算组织一次专题会议,让你列席汇报。”
林辰只是淡淡一笑:“只要能推动实质性进展,我就没白做这件事。”
与此同时,他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点:三年前辖区人口迁入数突然激增,远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这个数据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他私下问刘伟。
刘伟挠头想了想:“好像是那年有几个新楼盘开盘,可能有关系吧。”
林辰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但他已经在心里记下了这个疑点,准备找时间深入调查。
几天后,李建国通知林辰去参加区里的专题会议。林辰准备充分,带着完整的ppt和详实的数据资料前往会场。
会上,他条理清晰地展示了辖区老龄化趋势,并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增设社区养老服务点;二是建立志愿者结对帮扶机制;三是推动智慧养老平台建设。
分管副区长张明远听得频频点头:“年轻人能有这样的前瞻性思维,很难得。”张明远在区里分管民生领域多年,经验丰富,对基层情况也十分了解,他深知这份报告的价值。
会后,一位区民政局的干部主动找到林辰:“你的报告我们都看了,能不能再详细讲讲那个智慧养老平台的设想?”这位干部名叫赵宇,是区民政局社区服务科的科长,一直致力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发展。
林辰不慌不忙地拿出补充材料:“这是初步构想,包括远程医疗、紧急呼叫、生活照料等功能模块。如果可以试点,我会牵头推进。”
赵宇露出欣赏的神色:“好,回头我们联系你。”
回到街道办那天,林辰站在办公楼门口,仰头看着被晚霞染红的天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雪发来的信息:“今天区里会议上,有人提到你了,说你是‘年轻干部中的实干派’。”
他嘴角微扬,回了一句:“谢谢夸奖。”
然后他收起手机,转身走进大楼。
夜幕降临,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林辰坐在电脑前,打开了一份新的文件夹,标题写着:“辖区产业与人口结构联动分析”。
他轻轻敲击鼠标,拉开了下一阶段工作的序幕。
就在他准备继续深入分析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安静。
“林哥!”刘伟冲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区里打来电话,说要你下周去参加一个项目评审会!”
林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来,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带来初夏的第一缕凉意。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