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站在河西区街道办的办公室窗前,手里轻轻摩挲着那枚铜钱。林辰站在河西区街道办的办公室窗前,摩挲着铜钱,思绪转到赵明辉送来的报告上。
昨晚,他已通过刘伟查到了“云庭”会所的背景,也摸清了那家名为“华远建设”的公司与赵明辉之间的资金往来。这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条,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但此刻,他更需要的是来自基层的第一手信息。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完全亮透,林辰换上一身朴素的衣服,戴上一顶压低帽檐的旧帽子,独自走出街道办大楼。他没有通知任何人。
他心里清楚,有些真相,只有亲自去探寻,才能看得真切。
菜市场门口已经热闹起来,摊贩们支起棚子,吆喝声此起彼伏。林辰找了个角落,摆了个简易小摊,卖些旧手机配件。他故意把价格标得很低,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
“老板,你这是从外地来的吧?”一个中年妇女边挑边问。
林辰笑了笑:“是啊,听说这边活儿多,想找个地方落脚。”
“哎哟,那你可来错地儿了。”她撇了撇嘴,“这边工厂倒是不少,就是那味儿呛得人难受,住久了人都喘不过气来。”
旁边一位老人插话:“可不是嘛,尤其是晚上,那味儿熏得人睡不着觉。”
林辰顺势接话:“哦?哪家厂?”
“还能有谁,就是你们进村时看见的那个大铁门后面。”老人低声说,“他们白天排废气,晚上偷偷排污,我们早就举报过,可环保局的人来了几次,啥都没改。”
“不是没人管,是没人敢管。”另一个摊主悄悄补充了一句,“听说那厂子背后有人撑腰,举报多了,轻则被威胁,重则……”
他没说完,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林辰一眼。
林辰点点头,继续和他们闲聊,慢慢套出更多细节。他记下了一些关键信息,也留意到墙角一张模糊的传单,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环保局不管事”。
他不动声色地拍下了照片,收好证据。
傍晚时分,林辰来到那家化工厂附近。他绕了几圈,发现厂区周围确实设有红外监控和人脸识别摄像头,围墙高耸,戒备森严。
但他明白,真正的漏洞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他提前联系了刘伟,借来一辆街道办的保洁车,并穿上环卫工人的制服,混进了厂区后巷。
夜色渐浓,四周安静下来。他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沿着排水沟一路排查,终于在一片荒草丛中找到了一处隐蔽的排污口。
他掏出手机,迅速拍下几张照片,并记录下金属牌上的编号:“hJ - 2015”。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一道脚步声传来。
林辰迅速蹲下,躲在一堵矮墙后。一名保安拿着手电,四处张望。
“谁在那儿?”对方喊了一声。
林辰屏住呼吸,等那人走了几步,才悄然绕开,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上午,他在一家茶馆里再次现身。
这家茶馆位于社区中心,生意不错,气氛轻松。但林辰知道,它背后另有隐情。昨晚他查到这条街上有几起治安事件,都与这里的人员有关。
他点了一壶龙井,装作随意地和老板搭话:“老板,我是外地人,想在这边做点小生意,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讲究,眼神却格外警觉:“做生意?做什么生意?”
“比如开个便利店,或者修车店之类的。”林辰笑着说,“我听说这边有人罩着,我想问问怎么打交道。”
老板眼神一沉,没有立刻回答。
林辰又加了一句:“听朋友说,这里有个王主任挺懂这些事的。”
这句话像是触到了什么敏感点,老板脸色变了变,随即恢复平静:“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但林辰已经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慌乱。
他没有再追问,而是起身结账离开。
走出茶馆,他回头看了看门口站着的一个男子。那人目光冷峻,似乎一直在盯着他。
林辰没有停留,径直走向公交站。
回到街道办,已是傍晚。
他坐在办公桌前,将今天收集到的所有信息整理成一份简要报告。每一条线索、每一个细节,都被他用红笔标注出来。
他打开电脑,登录内部系统,调出王建军分管的业务范围。果然,在环保审批和企业监管方面,王志刚拥有不小的权限。
而那家化工厂的注册信息中,负责审批的正是王志刚签批的文件。
林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今天那些居民的脸。他们的眼神中,有愤怒,也有无奈;有期待,也有恐惧。
他意识到,河西区街道办的水比想象的要深,光靠自己调查实在有些不方便,刘伟还在发改委,自己也不能老是找他,必须再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帮手。
他也知道,自己已经踩进了这个圈子的核心地带。
但他更清楚,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
他必须等,等到证据足够扎实,等到时机成熟。
窗外,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晖洒在那枚铜钱上。
正面是“乾隆通宝”,背面刻着“慎独”二字。
林辰轻轻拿起铜钱,在指间缓缓转动。
而接下来的路,注定充满挑战。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